摘要:设计作品里最出名的是广东中山的岐江公园,把旧工厂改成了绿地,秦皇岛的红飘带公园也是他的手笔。这些项目后来成了国内景观设计的样板工程。最近刚拿了奥伯兰德奖,这个奖两年才评一次,是全球景观设计界的顶峰荣誉。
9月23日巴西时间,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在潘塔纳尔湿地乘小型飞机拍摄纪录片时遭遇空难,同行的巴西导演路易斯、鲁本斯和飞行员也全部遇难。
俞教授团队的坠机地点位于巴西南马托格罗索州,当地是全球最大湿地之一,他们原本计划记录这里的生态变化。
俞孔坚今年62岁,浙江人,曾在北京林业大学读研,后来去哈佛留学。回国后他创立了北大景观设计学院,开了个设计公司叫土人设计,还办过专业期刊。
他拿过好多奖,比如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的会士头衔,以及世界生态领域的最高奖项柯布奖。
设计作品里最出名的是广东中山的岐江公园,把旧工厂改成了绿地,秦皇岛的红飘带公园也是他的手笔。这些项目后来成了国内景观设计的样板工程。最近刚拿了奥伯兰德奖,这个奖两年才评一次,是全球景观设计界的顶峰荣誉。
空难发生时他正在拍纪录片《海绵星球》,讲的可能是湿地如何像海绵一样调节环境。同行的巴西导演路易斯以拍自然题材闻名,而坠毁飞机的型号是常见的轻型公务机,这种机型在偏远地区作业本就风险较高。
巴西方面已经启动调查,暂时停飞同类型通航航班。潘塔纳尔湿地近年来因气候变暖出现严重干旱,俞教授或许想记录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他的团队电脑和拍摄素材可能还留在坠机现场,具体原因要等黑匣子数据。
北京大学官网首页挂上了哀悼公告,同事说他最近还在指导学生做智慧城市课题。土人设计公司正在整理他未发表的手稿,其中有关海绵城市建设的方案可能影响未来城市规划政策。
巴西旅游局资料显示,潘塔纳尔地区去年接待游客量下降30%,但野外探险事故反而增加。俞教授团队选择雨季末期飞行,这个时段容易有突发强对流天气,能见度最低时飞行员不得不依靠地面导航。
国内景观设计圈开始自发组织安全培训,过去十年类似科考事故已造成9名研究人员死亡。俞孔坚生前推动的“反规划”理论主张保留自然肌理,现在成了学界重点研究对象。他的学生发朋友圈说,“老师总说设计要敬畏土地,这话现在太应景了”。
巴西军方找到了飞机残骸,但尚未确认黑匣子位置。那部未完成的《海绵星球》可能再也没法播出,而俞孔坚办公室窗户正对着未名湖,桌上还摆着奥伯兰德奖杯的缩小版纪念品。
来源: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