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优衣库逛一圈只买了一打袜子,在无印良品拿起锅铲猜价格,吃饭先翻直播间薅羊毛,电影票全靠代拍,这届年轻人把"抠抠搜搜"玩成行为艺术。
在优衣库逛一圈只买了一打袜子,在无印良品拿起锅铲猜价格,吃饭先翻直播间薅羊毛,电影票全靠代拍,这届年轻人把"抠抠搜搜"玩成行为艺术。
但你路过亮黄色招牌的泡泡玛特,却发现平时拼好饭的年轻人正在激情消费,他们把盒子放在耳边反复摇晃,端盒摇盒手法专业得像是赌石专家,有人甚至直接清空整个货架。
你只知道泡泡玛特让人手痒难耐,却不知道这个靠“拆盒子”买玩具的中国公司,野心是打造世界级的潮玩帝国。
盲盒,泡泡玛特初代“印钞机”
泡泡玛特火起来,是因为盲盒。
“再买一个盲盒就收手”,或许是年轻人氪金前最常用来自我安慰的谎言。泡泡玛特招股书中的数据显示,约70%的潮流玩具消费者会为抽到心仪的款式反复购买三次以上[1]。
2015年至2019年,盲盒系列产品销量狂奔领先,平均每年增长2.4倍,让同期潮玩品类望尘莫及[1]。即使在2020年疫情的阴霾下,盲盒销量依然凶猛,单季度的销量就破了千万[1]。
商场扶梯旁不起眼的盲盒贩卖机,也展现出惊人的吸金能力。泡泡玛特2024年度财报披露,
泡泡玛特的机器人商店在一年内的营销收入接近7亿元[2],相当于全国近40个乡镇一整年的财政收入总和[3]。无数个“赌徒”走过路过随手抽个盲盒,钱就乖乖溜进了泡泡玛特的口袋里。泡泡玛特的每个盲盒系列都有独特的主题,一般一组12个,其中包括一款特殊设计的“隐藏款” / Wikimedia Commons
你不理解为什么年轻人消费降级,平均售价在50元左右的盲盒却买得起[1]。他们叽里咕噜说什么,集齐全系列就“毕业”、抽到最难看的“雷款”、一口气“端盒”的土豪,你一句也听不懂。像你一样,很多人都觉得泡泡玛特的产品太过于“小众”,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不被看好的潮玩品牌,在资本市场上成了现象级赢家[2]。
今年4月,泡泡玛特交出的财报不仅让人怀疑:大家节衣缩食过日子,是不是忘了通知泡泡玛特?
当商场里实体门店举步维艰时,泡泡玛特却越开越多,2024年,泡泡玛特在内地逆势新增38家门店[2]。入坑泡泡玛特的人同样只增不减。2022年的会员总数为2600万,截至2024年底,会员总数已突破4600万。两年内就翻了一番[4],相当于平均每天都有一万多人成为泡泡玛特的会员。
而且一旦入坑,很多人就没打算出来。
将近一半的会员会选择回购,他们贡献了公司超过九成的销售额[2],堪称泡泡玛特的“衣食父母”。在整体疲软的消费背景下,泡泡玛特2024年的净利润相比去年翻倍 / Pexels
泡泡玛特还成为年轻人的新型理财产品,甚至被称为新一代的“塑料茅台”。发售价仅为99元的LABUBU第三代上线后即被疯抢,在闲鱼上溢价极大,隐藏款甚至是高达2799元[5],比演唱会黄牛还要疯狂。有人为了一只抽中概率仅1/144的隐藏款[6],豪掷千金抽空整盒仍不肯罢休。
泡泡玛特董事长兼CEO王宁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这是我们历史上业绩最好的一年”[7]。
这句话的底气,来自130.4亿的营收[2],这一天文数字让即使背靠名创优品的同行TOP TOY,年收入都够不上它的十分之一[8]。别不相信,仔细看看周围,说不定你身边同事工位上就摆着泡泡玛特的玩具。
两个关键IP,拯救泡泡玛特
在靠盲盒火出圈之前,泡泡玛特一度找不到自己的赛道。
2010年,创始人王宁在北京中关村欧美汇(现为领展购物中心)地下一层创办了名为“泡泡玛特”的零售店[1][9]。抱着填补市场空白的野心,打造“潮流创意”的独特风格,泡泡玛特却开成了文具、化妆品都有的杂货店[10]。
相比起锅碗瓢盆,这些商品不够实用;要论流行时尚,又被商场大牌包围得毫不起眼。虽然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创意商品,泡泡玛特却不掌握独家货源,只能从别人家进货摆在自家店内,赚取中间的批发差价[11]。单家店的盈利微薄,只能靠开连锁赚钱,到2014年,泡泡玛特拥有了8家门店,其中的7家都在倒贴钱[12]。
而且,商场里各式各样的杂货铺也越开越多,做这类生意的不只有泡泡玛特一个。中国潮玩行业出现许多竞争对手,例如以长草颜团子IP著名的十二栋文化、获得罗小黑授权的酷乐潮玩等[12]。
这种不温不火的状态只能苟且存活,并非长久之计。如果不寻找新的出路,泡泡玛特很可能在这一轮浪潮中被拍在沙滩上。
乐高作为全球积木玩具巨头,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劲,中国本土潮玩品牌则凭借盲盒、手办等潮流玩具迅速崛起 / Wikimedia Commons
泡泡玛特所代理的一个日本潮玩商品,却在迷茫之中给了它命运的指引。
这款商品就是Sonny Angel系列产品[11],8厘米的身高却拥有上百种形象,套上了外面的纸盒看不到具体的样貌[13],能否抽到心仪的款式纯靠手气。抽了一只还想知道下一只是什么样,拆到不喜欢的就想拆到喜欢为止,这样简单的销售规则让人欲罢不能。
原本以为只是货架上普通的一款,没想到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这款商品迅速爆红。销售量飙升至一个月六万多个,而且很多限量款往往一到货就被抢购一空,门店也甚至出现来抢购排队的疯狂粉丝[11],公司因此实现了第一轮业绩增长[14]。
泡泡玛特没被“泼天的富贵”砸懵,而是第一次看清了方向,发现这类潮流玩具盲盒背后的巨大商机。王宁想将上天的眷顾变成可复刻的商业经验,于是把杂七杂八的产品清出店内,瞄准潮玩市场集中发力[15]。
但是,过去代理经销的模式既要分一杯羹给供货商,也无法与背后的客户建立联系[12],打造自主盲盒产品的想法开始生长。
2016年,泡泡玛特通过微博留言征集网友们喜欢的潮玩样式,发现香港艺术家王信明的粉丝众多[16]。而这位设计师,就是创造Molly而且让这家公司逆风翻盘的重要人物。
Molly作为泡泡玛特首个现象级IP,凭借标志性大眼萌系形象和盲盒模式引爆市场 / Pxhere
这个嘟着嘴唇、有着湖蓝色大眼睛的可爱小女孩[16],早在潮玩圈拥有了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但由于成本和机遇的限制,一直是“圈地自萌”的状态[16][1]。泡泡玛特的出现,接过了将Molly商业化的这一棒。
不想再走受人牵制的代理老路,泡泡玛特直接拿下了Molly的独家IP授权[1],这意味着它可以基于Molly的形象进行开发和销售。
Molly也没有辜负泡泡玛特的期待,2016年8月首次亮相的星座系列就大获成功,直接验证了精确赛道的选择并没有错。2017年,泡泡玛特总收益的89%[1],都来自于基于Molly形象的产品。受益于此,
本来只是个年营收1亿出头的小公司,结果到2019年,就把收入拉到了十几亿的体量[1],涨幅堪比坐火箭。动作迅速的泡泡玛特紧紧抓住这棵“摇钱树”,没有止步于代理合作。而是于2019年4月先取得了Molly在国内的知识产权,同年年底进一步拿下其全球知识产权[1],Molly正式从“别人家的娃”变成“自家亲闺女”。
“一战封神”的Molly ,是真正意义上的爆款IP,也让泡泡玛特终于找到赶超同行的专属赛道。
IP流水线,国际“硬通货”
泡泡玛特很清楚,盲盒只是手段,IP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从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在IP上赚取的利润逐步攀升,毛利率从 47.6% 飙升到近 65%,净利润从160万直接飙升到4亿多[1]。2021年,泡泡玛特便不再将盲盒的收益单独列在财报中[14]。
泡泡玛特真正卖出的不是玩具,而是用户反复买单的视觉符号,这为2020年在港交所上市,铺了一条不断变现的商业化道路。
财报披露,Molly为公司的业绩贡献了很大一部分收益,因此任何销量的减少都可能对公司收益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想要走得更远,泡泡玛特显然得告别“靠一个娃养活全家”的日子。
从2020年起,Molly的在总营销额中的占比不断下降,到2024年收入占比仅为16.1%[1][2],这背后其实是泡泡玛特制造IP的熟练化。
2020年在香港上市,泡泡玛特拿到了57亿港元的融资,
其中的五分之一都被用于扩大IP库,包括物色艺术家、组织内部设计团队,和收购火热IP三个部分[2]。泡泡玛特多次参加海外潮玩展,与海外艺术家和品牌联名,针对不同市场推出定制款 / Pexels
截止到2024年年底,泡泡玛特一共往IP身上砸了3亿元[2],虽然听起来不少,但背后的暴利让同行羡慕得眼红。仅2024年,艺术家IP就为公司创下了111.2亿元的营收,3亿的投入撬动了百亿的收入,这笔买卖泡泡玛特赢麻了[2]。
这条IP流水线,在国外也同样奏效。
2018年,泡泡玛特就将手伸向了海外,至今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全渠道入驻[17]。
去年港澳台及海外收入达到50.66亿元人民币,超过总收入的三分之一[2]。泡泡玛特的国际化,从最初的“浅浅试水”迈入了“突飞猛进”的新阶段。海外翻红不是偶然,同样也是IP出圈的结果。
连泰国诈骗分子被警方缴获的赃物中,都有LABUBU的身影[18],看来骗子也知道当下什么最值钱。这只有着锯齿小牙的LABUBU,推动了The Monsters系列收入突破30亿,成为潮玩界的流量新星。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该系列IP的销售额已经赶超了Molly位居第一[2]。泰国皇家警察与网络警察联手,在曼谷逮捕两名诈骗犯,受害者被骗取的财物中包括LABUBU / [18]
这不只是LABUBU自己争气,而是泡泡玛特的IP策略仍在奏效。
与泡泡玛特签约的28名艺术家,其中超过半数来自中国香港地区和日韩泰英美等国家[1],手下IP本身就具有国际基因,赢得全球市场的青睐也并不奇怪。2024年新锐IP“Crybaby”,就是由一名泰国设计师创造的[1]。用无国界的IP符号加上精准的本土特征,泡泡玛特的玩偶可以在亚洲化身温顺可爱的萌系担当,到欧美切换成叛逆摇滚模式,在韩国与K-pop联动,在加拿大推出枫叶款手办[2][19]。对不同国家的精准投喂,泡泡玛特把IP玩成了世界语言。
崇拜钢铁侠要先了解宏大的漫威宇宙,听完迪士尼的童话故事才能熟悉其中人物,但喜欢泡泡玛特,不需要铺垫一大堆故事然后才能说服自己下单。
不理解泡泡玛特没关系,毕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商业世界充满魔力。
撰文 / 趁新鲜
图片编辑 / 小 羊
内容编辑 / 懒羊羊
审核编辑 / 三 二
“没有物质的爱情就像一盘沙”,钱一直是埋伏在无数情侣和夫妻间的大问题。
从饭钱要不要算零头,到房租水电费怎么分,每对情侣的心中都默默藏着一本“恋爱收支账”。有人坚持绝对 AA 到小数点,也有人直接包揽共同开支。
为感谢读者朋友们抽出精力填写问卷,在问卷停止回收后,我们将抽取 5 位读者,每人奖励 100 元约会基金。
请在问卷开头填写您的联系邮箱,中奖名单将在问卷停止回收后,和问卷结果推文在「网易数读」的公众号进行发布。
名单公布后,我们会通过邮件联系获奖的朋友,请注意查阅。
[1] 泡泡玛特.(2020).泡泡玛特招股书
[2] 泡泡玛特.(2024).泡泡玛特二零二四年年报
[3] 国家统计局. (2021). 各地区平均每个乡镇财务情况
[4] 泡泡玛特.(2023).泡泡玛特二零二三年年报
[5] 闲鱼.(2024).LABUBU前方高能搪胶毛绒挂件
[6] 姚雪. (2024). 泡泡玛特盲盒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硕士 学位论文, 吉林大学).
[7] 冉隆楠.(2025).成绩单亮眼泡泡玛特市值破2000亿港元,中国商报,004.
[8] 名创优品.(2024).2024年度报告
[9] 中国新闻周刊.(2025).王宁:向上生长
[10] 郑亚盼. (2022). 泡泡玛特公司盲盒的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硕士 学位论文, 东华大学).
[11] 张一弛 & 王小龙. (2021). 为何是王宁?为何是泡泡玛特?. 中国经济评论, (10), 80-84.
[12] 张尚洁. (2022). 泡泡玛特盈利模式研究 (硕士 学位论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3] 张柯欣. (2021). 盲盒文化中的消费快感研究 (硕士 学位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
[14] 金雨. (2023).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潮玩品牌IP营销策略研究 (硕士 学位论文, 上海大学).
[15] 江茜. (2022). 泡泡玛特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硕士 学位论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6] 崔胜达.(2022).IP经济推动下泡泡玛特的营销策略.中国外资,(06),96-99.
[17] 泡泡玛特官网.(2024).海外市场
[18] Ejan. (2024). ตะลึง! ตำรวจบุกจับขบวนการโกงเงิน พบตุ๊กตา LABUBU ซุกในห้องพัก.
[19] 民生证券.(2024).从产品出海到文化出海,泡泡玛特全球化启示.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来源:浪潮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