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火灾致17名中国公民遇难!一审宣判→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22:01 3

摘要:2024年6月24日,位于韩国京畿道华城市一座电池制造工厂发生火灾,造成23人遇难,其中包括17名中国公民。韩国警方、雇佣劳动部组成的“华城电池厂火灾”事故调查组去年8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该电池厂一直采用调包等方式通过质量检查,生产过程粗制滥造,最终导致不良

2024年6月24日,位于韩国京畿道华城市一座电池制造工厂发生火灾,造成23人遇难,其中包括17名中国公民。韩国警方、雇佣劳动部组成的“华城电池厂火灾”事故调查组去年8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该电池厂一直采用调包等方式通过质量检查,生产过程粗制滥造,最终导致不良电池产品起火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据新华社消息,韩国水原地方法院9月23日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华城电池厂火灾”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涉事企业代表朴淳瓘(音)有期徒刑15年

韩国水原地方法院当天以违反《重大灾害处罚法》、违反《产业安全保健法》等罪名,对朴淳瓘作出上述判决。韩联社的报道说,这是自2022年韩国实施《重大灾害处罚法》以来,相关案件中判处的最高刑期。

法院认定,朴淳瓘违反保持紧急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的义务,未能履行确保安全保健的责任,与员工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韩国媒体报道称,法院认为“此次火灾事故导致23人死亡,情节极其严重,因此需要与之相称的严厉惩罚”。

当天,法院还以违反《产业安全保健法》、业务过失致人死伤等罪名,判处朴淳瓘之子、涉事企业总括本部长朴重彦(音)有期徒刑15年、罚款100万韩元。

相关案例

01

广东珠海

2024年1月14日,广东珠海金湾区平沙镇一工厂发生火灾。所幸消防救援人员很快到场,将火扑灭。现场无人被困。经初步了解,起火建筑为四层厂房,主要用于生产电池。着火部位为该建筑三层西侧,着火物质为已完成生产的电子烟锂电池。火势正处于猛烈燃烧状态,浓烟滚滚,所幸现场无人员被困。

02

广东东莞

2023年5月11日,广东东莞石排镇向西村沿河路北21号广东嘉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火灾。指挥中心立即调派周边消防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处置。据了解:起火建筑为一栋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燃烧物为聚合物锂电池及原材料,所幸扑救及时,无人员伤亡。

阿消提醒

锂电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手机、移动电源等设备

都要用到它

而锂电池一旦起火

就会发生剧烈燃烧

产生大量有毒烟气

此类火灾有哪些特征?

需要采取什么扑救措施?

???

常见安全隐患

一般来说,锂离子电池出现安全问题表现为燃烧甚至爆炸。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电池内部的热失控,此外,锂离子电池还可能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发生安全问题,如过充、火源、挤压、穿刺、短路等。

火灾特征

气体逸出是锂离子电池失控的主要表现之一。锂离子电池起火,会急速喷出大量的白色烟雾, 其主要成分为锂电池电解液的蒸气或分解产物。在起火初期, 烟雾颜色差异是区分锂电池起火和常见火灾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后,分解出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锂电池喷射出的高温颗粒,在局部空间会发生爆燃,导致起火初期经常伴有爆炸声响。

扑救方法

目前,锂离子电池火灾扑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将灭火效果较好的灭火剂与降温效果较好的灭火剂相结合。如使用全氟己酮和细水雾先后进行灭火,利用全氟己酮优良的灭火作用熄灭电池火焰,随后利用细水雾的降温作用,及时降低热失控电池温度和环境温度,防止电池发生复燃和热失控传播。

2. 通过间歇喷射灭火剂的方式进行高效灭火降温。以全氟己酮作为灭火剂,发生火灾时,首先喷射大量的全氟己酮进行灭火,降低模组中可燃气体的浓度。随后根据温度变化,多次少量的间歇喷射全氟己酮,进行有效降温和维持模组中全氟己酮的灭火浓度,防止电池发生复燃。

3. 将火灾抑制胶囊置于电池内部也可以抑制电池热失控,熄灭明火。抑制胶囊由全氟己酮、磷酸三甲酯和五氟丙烷组成。其中,全氟己酮为灭火剂,磷酸三甲酯为阻燃剂,五氟丙烷为驱动剂。电池热失控时,胶囊受热破裂,驱动剂将抑制剂推向电池内部,在短时间内熄灭电池火,并抑制电池内部反应,进而抑制热失控的进一步扩展,防止发生热失控传播、火灾蔓延等事故。值得注意的是,灭火后要及时排气泄压。电池热失控时,产生大量的可燃易爆气体,当电池火焰被熄灭后,这些可燃易爆气体仍积聚在电池模组或者预制舱内,因此需要在电池灭火后及时将这些可燃易爆气体排出,降低模组或预制舱内的压力和浓度。

工厂企业人员密集

环境复杂、安全隐患大

一个疏忽大意

极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