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没?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选择自己接送孩子了,不仅是为了安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21:26 1

摘要: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开学以来,一到中午和下午放学的时间,学校周围就密密麻麻的站满了接送孩子的家长。不仅仅是小学门前,就连初中门前也是站了数量相当可观的父母,看样子都是接送孩子的。

转眼间,孩子们开学已经快一个月了。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开学以来,一到中午和下午放学的时间,学校周围就密密麻麻的站满了接送孩子的家长。不仅仅是小学门前,就连初中门前也是站了数量相当可观的父母,看样子都是接送孩子的。

按理说,小学生们还小,家长害怕他们回家的路上发生危险,过来接送情有可原。但初中生已经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了,就算是自己回家也不会有太大的危险,但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家长去接送孩子呢?难道仅仅是不放心孩子,为了安全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不知道屏幕面前的大家是怎么想的,对于我自己来说,能让自己每天在校门口等着的动力,除了孩子的安全,更多的是想和孩子沟通的那颗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是越来越少了。

一回家,孩子就被催着放下书包,洗手准备吃饭;饭桌上偶尔能聊上几句,但更多的是爸爸妈妈对孩子一整天学习情况的“审问”,或者是赶快吃饭少说几句;饭后能稍微休息一下,不过孩子很快就得进入到学习的状态,或者是奋力写作业,或者是提前做一些预习什么的,等到这一切都做完后,就已经到了睡觉的时候了。

没有了经常性的聊天,就不能很好了解孩子的情况,不知道他们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和同学的关系怎么样以及心里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等等,自然也就对孩子的成长缺乏一个直观且清晰地认知。

而且,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他们开始逐渐的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开始变得不愿意什么话都和爸爸妈妈说了。特别是上了初中之后,孩子们步入到了青春期,更是开始变得叛逆,变得沉默,变得不爱说话了。

没有足够聊天时间的恶果还在不断的加深。

很多时候,我们是想和孩子聊天的,但那份努力,总是会被孩子“我回来了”“哦”“就那样”“我知道了”之类回答给打了回来,仿佛我们一肚子的关心,还没来得及出口,就被孩子直接挡了回去。

最后只能化作一句叹息,孩子大了不愿意和我们聊天了。

在这种情况下,接送孩子上学的那十几分钟,就成了很多爸爸妈妈“唯一”能够,真正和孩子聊一会的时间了。特别是放学回家的这段时间,孩子处于兴奋的状态,更能够和爸爸妈妈说一些平时不会说,或者很少说的话。

所以,表面上看是父母选择了自己接送孩子,实际上呢,却是当代父母开始主动融入到孩子生活,主动创造机会和孩子沟通的行为。

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聊天,说起孩子来,他一下子就变得唉声叹气了起来。

什么孩子变得沉默寡言,回家后就把自己关在了书房里面,除了吃饭上厕所,门是关得紧紧的;想和孩子聊几句,孩子总是以“哦”,或者“你们不知道,不和你们说了”来搪塞。

他说,不知道为什么,孩子越大和家长的代沟就越深了。

是代沟吗?是的。

但更多的却是与孩子的沟通导致的。

对于很多爸爸妈妈来说,回家后能和孩子聊的,无非是吃没吃饱喝没喝好,学习怎么样有没有完成作业之类的老生常谈。而在接送孩子的路上,能聊的就多了。

比如学习是不是有压力,和同学相处是不是有困惑,看到了什么情况自己有什么想法等,虽然也是和学校和学习有关,但孩子这时候的心情是放松的,是能够以一个第三者的角度来讲述的,虽然话题很杂,但却能够探寻到孩子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而这时候爸爸妈妈的倾听、陪伴以及指点,对孩子来说才是真正需要的东西。

真的,看似不经意的聊天,对孩子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陪伴,更是弥足珍贵的托举。虽然没有出钱出力那么明显,却在精神上给了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们选择接送孩子,可能有人会说这样太溺爱孩子了,但正是这种“溺爱”的陪伴,才能给到孩子更多的安全感,才能让亲子关系有了更加深层次的链接。

那么,您有接送孩子吗?路上都聊些什么呢?欢迎留言来互动!

文:开心爸爸的日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来源:开心爸爸的日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