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迄今为止,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智界、享界、尊界等“四界”产品,定价全部在20万元以上。而在其它合作模式中,阿维塔、岚图、猛士、深蓝等品牌,也大多将华为的智能化技术与高溢价绑定,让鸿蒙座舱和ADS高阶智驾始终被视为中高端的象征。
9月23日,超强台风“桦加沙”绕过菲律宾,以极为刁钻的轨迹直扑珠三角。
风雨之中,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高铁、自驾接力赶赴深圳,最终准时出现在鸿蒙智行秋季发布会的现场。
当晚,上汽与华为联手打造的尚界品牌首款车型——尚界H5正式上市。起售价15.98万元,仅用1小时,大定订单就突破一万。
面对尚界H5,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是鸿蒙智行体系里最亲民的一款车。
迄今为止,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智界、享界、尊界等“四界”产品,定价全部在20万元以上。而在其它合作模式中,阿维塔、岚图、猛士、深蓝等品牌,也大多将华为的智能化技术与高溢价绑定,让鸿蒙座舱和ADS高阶智驾始终被视为中高端的象征。
如今,尚界H5首次将华为ADS 4.0智能驾驶下探至15万—20万元区间,直接进入主流SUV市场的核心价格带。更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鸿蒙智行迄今最亲民的一款车型,恰恰由上汽来完成?
华为的智能化技术无疑足够吸睛,但真正决定这些技术能否在大众市场落地的,并不仅仅是研发本身,而是上汽在体系化成本管控、供应链协同和规模制造上的综合能力。
此前有行业专家指出,价格战往往对体量较大的企业更有利。管理效率、规模效应和供应链整合能力,都会在低价竞争中转化为优势。能够在压低价格的同时保持不亏本,本身就需要相当的体系水平。
他认为,尚界H5把成本压到这个水平,要让供应链协同高效,要在大规模量产中保证质量一致性,这些都需要厚实的制造根基。
上汽几十年构建的工程体系、规模化工厂和供应链资源,才是华为ADS 4.0能够以这样价格装车的前提。
从这个角度看,史上最便宜的鸿蒙智行,并不仅仅是一个标签,而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智能化走向普及,最大挑战并不是“有”还是“无”,而是能否“稳”与“透”。豪华车上能用的系统,真正进入主流市场后,才会接受最严苛的考验——价格敏感、用户广泛、场景复杂。上汽愿意承担这个考验,本身就意味着它在制造和成本控制上有足够信心。
但如果把尚界H5仅仅当作一台新车来解读,显然是低估了它的意义。它至少还代表了上汽对过去几年市场惶恐的一次回应。
过去几年,中国汽车产业经历巨变。新能源全面替代燃油成为主流,智能化趋势迅猛推进,新势力以及新兴品牌不断加快节奏,传统车企普遍面临困境。作为曾经的国内销量冠军,“行业老大哥”的光环似乎摇摇欲坠。
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大型汽车集团都有一种前所未有惶恐:惶恐于未来,惶恐于转型,惶恐于能否保持价值感。
但惶恐不能带来答案,今天的尚界H5,就是上汽交出的明确回应——它不仅不惶恐,还要在风浪中起舞。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新汽车时代的智能高地。尚界H5选择在深圳亮相,不必直说“踢馆”,姿态已经足够鲜明。这不仅仅是一场发布会,更像是一场象征性的考试:敢不敢在对手最熟悉的主场交出自己的答卷?敢不敢在延长线上等着对手?上汽选择了“是”。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信心的体现。
而这种信心,并非凭空而来。过去一年,上汽进行了深度的体系重组,成立“大乘用车板块”,整合了乘用车、国际业务和研发总院等核心资源,打破了内部条线分散的局面。
在自主品牌上,荣威D7 DMH凭借超级混动技术打开市场,智己L6切入高端新能源赛道,MG4则成为7万元以内首款装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在海外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合资品牌也在新能源领域开始反弹,上汽通用8月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近九成,上汽奥迪也推出了全新的AUDI品牌,重新试图赢得消费者关注。
尚界的出现,是这个体系改革的又一成果。
作为鸿蒙智行的“第五界”,它既是上汽与华为合作的第一个果实,也是双方磨合之后的落地检验。余承东在第一次看到上汽团队拿出的方案时,曾直言“不够惊艳”,要求全面推翻重来。
最终,经过数月的调整,尚界H5才成型。这一过程不仅展现了上汽的“接受批评,重头再来”的执行力,也表明它有能力在智能化的语境里重新找到节奏。
要追求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就不仅仅谈一个销量问题,而是技术突破、产业链掌控、全球市场拓展。
上汽显然不是只满足于短期销量排名的企业,它的选择,是在更长的时间线上重新确立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它的战略语言里,常常有“星辰大海”这样的比喻。目标不是在后面追,而是在未来的路口等待。
今天的格局远未到定论的时刻。全球电动化的趋势才刚刚展开,智能化的竞争才刚刚开始。电池、芯片、智驾、出海,每一个维度都还在剧烈变化。今天的领先,不等于明天的稳固;今天的落后,也不意味着没有机会。上汽过去一年销量连续八个月同比增长,自主品牌占比大幅提升,这说明它正在重回主流赛道。
当黄浦江的厚重与零丁洋的风浪交汇,人们看到的不只是一款尚界H5,而是一种态度。
尚界H5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开始。它证明,面对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巨浪,上汽没有选择退缩,而是把惶恐转化为行动,在深圳的舞台上见真章。
来源:Auto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