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四路明军崩溃的如此迅速,实际参战人数或许惨不忍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19:01 1

摘要:三月初一,西路军下属的总兵赵梦麟所部,在不到一个白天之内就全军覆没。经过当晚一夜激战,脱离西路军的杜松部也宣告崩盘,第一回合的萨尔浒战斗历时不足24小时。

从公元1619年三月初一迎战明军西路军开始,努尔哈赤统领的后金军在萨尔浒战场的表现犹如开挂一般。因为在短短5天之内,明军四路大军就全线崩溃。

三月初三,结束第二场战斗的后金军选择休整,三月初五,后金军只剩下打扫战场的任务。这也就是说,明清在这场战役中的实际交锋连四天都不到。

三月初一,西路军下属的总兵赵梦麟所部,在不到一个白天之内就全军覆没。经过当晚一夜激战,脱离西路军的杜松部也宣告崩盘,第一回合的萨尔浒战斗历时不足24小时。

三月初二,后金大军直扑位于尚间崖的明军北路军,双方于清晨激战,至傍晚时分,包含头一日未进入战场的西路军车营在内的北路军也宣告崩溃(申刻,至古尔本地方驻营)。

三月初四清晨,已击溃明军最强两路兵马的后金军回师阿布达里冈。一个白天之内东路军便遭击溃,前来助战的朝鲜军也在同一日被后金军歼灭。

《满文老档》中朝鲜军残余部队向后金投降的绘画

尽管开战前,号称47万的明军纯属夸大其词,但明军的账面人数仍有88000余人。由于战后有42000多明军逃回,通过账面和实际人数推断,萨尔浒之战明军的阵亡人数高达45870人。

4万多明军官兵在不到4天的时间就尽遭杀戮,同样丢弃在战场的,还有2万余件火器和28000多匹马骡等牲畜。也就是说,装备着众多火枪火炮且有成建制骑兵部队的4万多明军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后金军干掉。

究竟是后金军的战斗力实在太强?还是明朝调集的野战部队的战斗力实在太弱?

如果说这个问题实在让我们无法琢磨,在萨尔浒战役的尾端,也就是东路军全军覆没的前后,历史留给我们的痕迹却更让人感到疑惑。

而此路防守之贼(后金)不过数千,昨夜战败,死伤过半。

綎深入三百里,克十五寨,斩三千级。

1619年三月初一至初三,正当后金军对明军西路军和北路军展开碾压之际,已攻入后金版图纵深的东路军却对敌军大开杀戒。短短数日之间,四路征讨大军中兵力最少的这支明军部队就取得了斩杀3000余人的战绩。

当然,结合后金军的主力此时正在对付其他明军。东路军斩杀的3000余人恐怕也包含了一部分后金境内并无战斗力的百姓,但这样的战绩同样说明眼前的这支明军并非是鱼腩。

见浙兵数千,屯据山上,盖昨日溃卒也。

尤其在萨尔浒战役的最后一日,后金军在打扫战场时仍发现一批多达数千人的、在头一天的阿布达里冈战斗中未被消灭的东路军残余部队。在遭遇后金军主力且东路军仅有万余人的情况下,这支明军居然还能有数千人一度杀出重围。这支作为偏师且理论战斗力属于最差的一路明军,其生命力居然比西路军和北路军还要顽强,这究竟是为什么?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东路军能打出如此战斗力,西路军和北路军又为何崩溃的如此迅速?

唯一的解释,也只能是东路军的人马虽少,可其中具备战斗力的兵马却占到了极大比重。而西路军与北路军的兵马最多,但有战斗力的明军兵员却少之又少。我们甚至不排除,这两路兵马的实际人数与账面人数也是不对应的。

萨尔浒之战的阵亡人数,是根据战前的清点再去掉战后逃回的人数而得来。可战前的清点人数是否是一个权威的数字?结合明朝末年军事领域长期吃空饷的腐朽情况,我们也不难找到答案。甚至明军战后所声称的丢弃火器和马匹等牲畜的数字是否是实数,也同样是一笔糊涂账。

如果明军仅这一场战役中就丢失火枪火炮2万余件,后金为何直到皇太极时期才成建制的组建火器部队?这些武器究竟是战场丢弃的实数还是只停留在账面?

如果说这2万余件火器是否存在实在存疑,明军在此战中损失的28000余匹战马骡子等牲畜也同样存在疑问。

因为在此前长达9个月的战前调动中,各地长途跋涉带来的折损和严冬的损耗,明军马匹在决战前的损失就已相当惊人。根据记载,明军甚至在某一天之内就损耗战马高达249匹(营中一日倒毙马二百四十九匹),战后声称的损耗是否也包含了开战前的折损?

如果存在这部分的折损,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所投入的骑兵数量也没有后人想象的那么多。

火器是虚数、骑兵是虚数,甚至账面人数也存在疑问。这是否意味着,首先与后金军交手的明军西路军与北路军,其实际参战人数已达到惨不忍睹的状态?

至于人数最少的东路军为何打出了更强的战斗力?这也许与统帅刘綎所拥有的家丁数量有关。因为在萨尔浒之战爆发前,同样身为统帅的总兵杜松与马林,其手中很可能没有一支像样的家丁兵团。

西路军统帅杜松,1615年之前已赋闲在家多时,同年才被重新启用,随后4年杜松又经历了从河套调至辽东山海关。时间的仓促和长途的调动,杜松在四年之间很难积攒下足够的家丁。

相比较杜松,马林的履历则更为惨淡,其战前已赋闲近20年。开战前才被匆忙启用,短短数月之间,马林又如何寻求足够数量的死士?

西路军与北路军在战前看似强大,但其兵无实数,家丁数量亦同样有限。面对以逸待劳的后金大军,两路兵马在两天之内就接连崩溃,这个结果看似意外但也并不意外。而东路军统帅刘綎则幸运的多,作为明军四路统帅中战绩最丰富的人物,他的手中拥有数量惊人的家丁卫队。

东路只 有俺自己亲丁数千人,且有各将所领,要不出满万耳。

在刘綎战前与他人的谈话中,他提及自己麾下的兵马不过万人,其中家丁有数千人。这一数字显然有夸大之嫌,因为根据史料的记载,刘綎在坐镇西南平定播州之乱时期,其麾下的家丁数量仅有500人(将家丁五百习艺战场)。即便东路军的其他将领麾下亦有家丁卫队,其数量也很难超过刘綎。

尽管播州之役距离萨尔浒之战间隔许久,但参考刘綎的身份并未发生变化,在财力有限的背景下,他的家丁兵团很难大幅度的扩张,其在萨尔浒之战中的家丁数量很可能也同样只有几百人。可由于这数百人皆是战斗力极强的死士,其战斗力完全可以对抗满洲八旗最强的精锐,加之东路军其他明军军官麾下的家丁。阿布达里冈之战的关键时刻,与后金鏖战并掩护数千官兵突围的很可能也是这些家丁。

养子刘招孙者,最骁勇,突围,手格杀数人,亦死。

虽然各方史料中并没有记载这些家丁在此战中的表现,但对刘綎收纳的义子刘招孙,史料中却留下了这样的痕迹,最后时刻其单枪匹马连杀多名后金兵,相信剩余的家丁也在最后一战中打出了不俗的表现。

来源:辽宁资深球迷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