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预测到 2100 年,气候变化将使全球四分之三区面临极度缺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17:21 1

摘要: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最新研究警告,气候变化正将全球推向史无前例的水资源危机。研究显示,到2100年,世界74%的干旱易发地区将面临严重且持续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这种被称为"零日干旱"的极端事件可能比此前预期来得更早、更频繁。

信息来源:https://gizmodo.com/scientists-predict-extreme-global-water-shortages-by-2100-2000662375

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最新研究警告,气候变化正将全球推向史无前例的水资源危机。研究显示,到2100年,世界74%的干旱易发地区将面临严重且持续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这种被称为"零日干旱"的极端事件可能比此前预期来得更早、更频繁。

韩国釜山IBS气候物理中心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大量气候模型数据发现,早在2030年,近35%的脆弱地区就可能遭遇严重缺水问题。这意味着全球超过7.5亿人口将直面极端水资源短缺的威胁,其中4.67亿人生活在城市地区。

复合压力源引发连锁危机

2014 年德克萨斯州罗普斯维尔的一片棉花田旱烧焦 NOAA/维基共享资源 ©

"零日"概念描述了一个地区或城市彻底断水的临界时刻。IBS气候物理中心教授Christian Franzke解释,这种极端事件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重压力源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降雨不足、河流流量锐减以及用水需求激增形成了完美风暴。

研究团队采用概率框架分析了涵盖所有这些压力源的气候模型模拟数据,结果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在高排放情景下,单次零日干旱事件之间的间隔时间可能比事件本身的持续时间更短,这将严重限制水资源系统的恢复能力,形成恶性循环。

全球变暖加剧了这一危机的紧迫性。当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1.5摄氏度时——这一阈值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突破——水资源压力将显著增加。研究表明,需求快速超越供应能力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西部、地中海沿岸、北非、南部非洲、印度、中国北部和澳大利亚南部。

地理分布揭示脆弱性热点

水资源危机并非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地。研究识别出的高风险区域恰好是世界上一些人口最密集、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美国西部长期面临干旱挑战,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已经历多轮严重水资源短缺。地中海地区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预计将经历更加频繁和严重的干旱事件。

中国北部和印度这两个人口大国的关键地区也被列为高风险区域,这对全球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具有深远影响。这些地区不仅人口稠密,还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水资源短缺将直接威胁粮食供应链。

澳大利亚南部和南部非洲的情况同样值得关注。澳大利亚已经经历过毁灭性的干旱和山火,而非洲南部地区的水资源脆弱性可能加剧当地的社会经济不稳定。

研究合著者、IBS中心博士生Vecchia P. Ravinandrasana强调,这些预测反映了气候变化对全球水循环的深刻影响。随着大气变暖,蒸发加剧,降水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原本就干旱的地区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决策制定面临时间窗口

东北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杰出教授Auroop Ganguly认为,这项研究为理解未来缺水风险提供了及时而全面的评估。他指出,虽然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全球性挑战,但应对措施往往需要因地制宜,在地方或区域层面实施。

研究提供的时间尺度和恢复时间数据可以为短期应急响应和长期政策规划提供重要参考。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需要基于这些科学预测,制定适应性强的水资源管理策略。

然而,Franzke强调这些是预测而非确定的预言。气候模型虽然能够提供重要洞察,但对未来气候变化及其后果的预测仍存在不确定性。尽管如此,研究团队对危机可能到来的速度感到惊讶,这凸显了采取紧急行动的必要性。

Ganguly同时提醒,当前的数据集仍有改进空间。未来的分析需要纳入更多气候模型数据以减少不确定性,同时应该考虑地下水作为抗旱缓冲的作用。他建议将这项研究视为理解水资源短缺风险紧迫性的路标,而非最终结论。

应对即将到来的水资源危机需要全球协调的努力,包括改进水资源管理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投资海水淡化和水回收设施,以及建立更有效的早期预警系统。时间窗口正在快速缩小,国际社会必须立即行动,为这场关乎人类未来的水资源保卫战做好准备。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