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听歌,你习惯了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21 22:04 1

摘要:在数字音乐时代,越来越多青年用户开始追求高品质的音乐体验,并逐渐认同为好内容买单的理念。据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对外公布的财报,早在2023年6月,其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量已突破亿级大关。经过十余年的披荆斩棘,如今中国音乐产业已经走上了正版化、规范化的新途。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5年第7期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为了音乐更有价值

文—本刊记者 张斯絮

付费听歌,你习惯了吗?

在数字音乐时代,越来越多青年用户开始追求高品质的音乐体验,并逐渐认同为好内容买单的理念。据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对外公布的财报,早在2023年6月,其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量已突破亿级大关。经过十余年的披荆斩棘,如今中国音乐产业已经走上了正版化、规范化的新途。

在这背后,有一个被网友称为“神秘”的组织功不可没——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以下简称“音著协”)。作为国家版权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唯一的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音著协目前签约会员总数达14064人(含自然人和出版公司会员),签约海外协会逾80家,管理音乐作品超过2300万首,仅2024年年度许可收入就达4.77亿元人民币。

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夕,《中国青年》记者走进音著协,目光所及,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谷建芬、赵季平、雷蕾的经典作品井然陈列,工作人员笑言这里是“词曲权利人的家”。如何通过保护音乐版权赋能词曲创作人,从而推动音乐事业蓬勃发展?《中国青年》记者与音著协副主席兼总干事刘平展开了对话。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副主席兼总干事刘平

展现尊重版权的大国形象

《中国青年》:请您先介绍一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如今广大青年虽具有音乐版权方面的意识,但对于音乐版权保护背后的组织并不十分了解。

2018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荣获“中国版权金奖”管理奖

刘平: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成立于1992年,是专门维护作曲者、作词者和其他音乐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非营利性机构。协会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0年颁布、1991年实施,应运而生。而后,《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于2004年颁布,2005年实施。我们是在这两个重要文件的规制下开展工作的。

成立30多年来,我们的工作主要包括:吸收音乐词曲作者以及其他音乐著作权人加入协会、向音乐使用者发放著作权许可并收取使用费、向音乐著作权人分配使用费、提起维权诉讼等。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与海外的集体管理同类组织签署了相互代表协议,一方面被赋予了相关海外作品的著作权,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中国音乐作品著作权的国际保护架构。也就是说,当我国内地的音乐作品在我国的港澳台地区以及欧美日韩等80多家海外协会的所在地被使用时,他们也会把相关使用费收转给我们,再由我们支付给会员。

实际上,这种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诞生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在18世纪的欧洲,戏剧非常流行。尽管剧场演出火爆,但处于市场弱势地位的广大剧作家们却很穷困。戏剧的商业价值大都装进了剧场老板的口袋,只有很少一部分给到作者。于是作者就团结起来,创立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推动建立了著作权集体管理法律制度,来解决广大原创作者的权益获酬、版权交易等实践难题。而后,这项制度迅速在全世界各个国家普及开来。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展现出愈发旺盛的生命力。其一,原创作者所面对的对象,从过去传统复制发行领域的强势使用者,变成了以资本为后盾的各大商业巨头,著作权人与使用者之间谈判交易的地位更加悬殊。其二,在互联网的加持下,一首音乐作品一旦被传播,它在全世界被使用的场景和方式浩如烟海,而且其中多数情形单位使用价值并不那么高,仅靠权利人个体不可能实现所有交易,交易成本也无法承受。其三,一首知名作品的权利流转过程往往比较复杂,使用者即便希望付酬有偿使用,却苦于找不到权利人,那么就需要中立和专业的第三方来进行鉴权。面对广大的音乐著作权人、海量的音乐使用者,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就可以搭建起促进交易达成且实现权益平衡的桥梁。

除服务好音乐著作权人、音乐使用者之外,多年来,我们音著协还承担起服务国家的职能。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宣传活动、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在党和国家的历次重大活动中,音著协均提供了可以比肩国际水平的音乐著作权保护,这充分展现了我国尊重知识产权的国家形象。

从0到1 ,蜕变之路

《中国青年》:曾经,我国数字音乐盗版丛生。而从2010年以来,我国音乐版权保护,从人们的不理解逐渐转变、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可谓成绩斐然。身处其中,您认为有哪些重要的经验值得总结?

刘平:2011年以前,网络使用音乐是全民免费的时代。从黑胶唱盘、卡带、CD发展到网上传播MP3音乐的这个阶段,传统复制发行领域的盗版侵权问题逐渐演变到了网上,这就导致音乐著作权人的作品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音乐价值无法被兑现。在这种形势下,2008年到2010年,我们音著协在我国代表音乐权利人取得了第一起以搜索引擎为表现方式的音乐传播行为的胜诉判例。2011年4月,我代表音著协与百度公司签约,这是我国的网络音乐平台首次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就付费使用音乐作品达成战略合作,此举可以说是中国网络音乐正版化的一个发端。

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发布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版权令”的《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通过行政查处这种效率非常高的执法行动,曾经铺天盖地的网络盗版音乐被荡涤。由此,音乐版权的价值逐渐凸显,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各大平台纷纷以高价竞相角逐版权,导致权利高度集中的网络音乐版权独家授权模式出现。2017年,国家版权局约谈头部网络音乐平台,要求全面授权、广泛传播音乐作品,停止独家授权模式。近年来,通过国家版权主管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综合治理,包括我们权利人组织的维权,我国网络音乐在版权保护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

《中国青年》:音著协的会员人数逐年上升,在您与相关词曲作者交流交往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令您难忘的故事?

刘平:在这里,我们首先要表达对以著名音乐家王立平先生为代表的众多中国老一辈知名音乐家们的感谢。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正是因为他们的远见卓识、奔走呼号和积极维权,才让我们国家的著作权法增添了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从2001年著作权法第一次全面修订增加广播权等相关规定,到2009年国务院出台《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再到2010年音著协与中央电视台签约,开启了广播电台电视台对音乐创作者付酬的历史元年,可以说我们这个组织从诞生到发展的每一步,都与这些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们的倾情奉献密不可分。

2025年3月28日,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签署音乐版权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知识产权保护与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度合作

多年来,广大会员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支持,而我们也通过实实在在的业绩给予了他们回报。一些会员动情地说,协会替他做了他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例如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协会为了保证会员能够正常获得使用费分配,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保证了分配工作的如期落实。之后我们收到了许多会员短信、微信的感谢,协会上下都深切感受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中国音乐的价值依然被低估?

《中国青年》: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为“知识产权和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节拍”,可见知识产权赋能音乐产业发展的意义已被全世界公认。那么就中国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的现状而言,您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

刘平:我国著作权法制度的一个显著优势是拥有行政执法这一执法措施。每年我国版权主管部门都会开展剑网行动,这是面向全社会培育正版化网络经营环境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行政执法行动。

2010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与央视签约,开启我国广播电视音乐版权付酬历史元年

不足之处是,著作权保护起步较晚,社会版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升,特别是在使用者层面,整体的音乐版权许可覆盖面也有待进一步拓展。音乐的实际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兑现,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音乐著作权许可收费标准还普遍偏低。

举个例子,世界著名正版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Spotify拥有超过2亿付费用户,目前依然没有实现盈利。而国内同类网络音乐平台,付费用户数少一半,却早已实现巨额盈利。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版权成本不同,即支付给音乐著作权人的费用占比不同。

《中国青年》:您如何看待短视频平台二次创作、AI翻唱、AI生成音乐等新兴形式,它们是否会为音乐版权保护带来新的挑战?

刘平:技术无论以何种新形式呈现,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对音乐作品的使用。既然是使用,就必须依法建立起版权法律制度下的权利义务关系。实践中,对于解决各类海量使用情景的音乐版权问题,著作权集体管理是有制度优势的。从以往音著协同各行业的合作中也可看出,我们的许可模式具有多样化、灵活性、与时俱进的特点。我们会根据使用行为对音乐依赖程度的高低等多种考量因素来制定不同的使用费标准。

针对AI技术发展,我们认为它只是为创作提供了一种新工具。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只能是自然人,因此机器不能成为著作权人,它只是制作音乐的一种技术手段。AI可能会使未来音乐创作市场的竞争更激烈,为音乐产业发展方向带来新的变化。

在这里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关于生成式AI训练使用数据资源的著作权问题。如果你在大模型的制作过程中,你在对AI的训练“投喂”过程中使用了他人既有的版权作品,这显然与著作权法中行使复制权的内容相吻合,那么你就应该征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并支付相应费用。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此方面还属于空白,还没有相关大模型的开发应用平台真正认识到自己要履行著作权法的相关责任义务。

我们呼吁,我国应该在现行法和制度框架下,积极推动生成式AI产业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之间尽早建立对话协商机制,尽早达成合作,尽早走出真正符合各方利益和社会规律的著作权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务实之路、智慧之路。

《中国青年》:对于青年一代,您有怎样的建议和寄语?

刘平:青年朋友,作为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应该在法律层面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不论你是否成为创作者,你大概率都会成为某件作品的使用者,关于著作权法的常识应是当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一个国家的文化要发展繁荣,著作权法就是其中的根基。所以保护著作权,就是在尊重创作、保护创新,守护一个国家的文化之魂。

来源:中国青年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