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种地!”退役小伙儿的“现代农耕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21 15:20 1

摘要:清晨,自贡市贡井区莲花镇葛麻村笼罩在一片薄雾中。胡国庆扛着锄头,踩着露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埂上。远处,土地在晨光中舒展开来,一旁的李子花已悄然绽放,雪白花蕊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

王凡

清晨,自贡市贡井区莲花镇葛麻村笼罩在一片薄雾中。胡国庆扛着锄头,踩着露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埂上。远处,土地在晨光中舒展开来,一旁的李子花已悄然绽放,雪白花蕊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

胡国庆护理李子花。自贡市贡井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从迷彩服到锄头把

“这两天忙得很,花生、生姜、南瓜、四季豆都该播种了。”胡国庆蹲下身,先用锄头挖出深浅一致的土坑,然后用粗糙的手指轻轻拨开泥土,洒下种子。谁能想到,几年前,这双手从未沾过泥土。

2013年,21岁的胡国庆退役后选择了从事服装行业,虽然生活四平八稳,但他心里总觉得差点什么。2016年的一天,胡国庆回家探望家人,走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曾经金灿灿的油菜花田被齐腰高的荒草淹没,儿时捉泥鳅的田地积满枯枝败叶。当了多年村支书的父亲半开玩笑地揶揄道:“村里壮劳力都进城了,最年轻的庄稼把式都五十有二。”

那天夜里,退伍时班长“到哪儿都要站好岗”的叮嘱在耳边回响。天一亮,胡国庆就敲开父亲房门:“爸,要不,我回家种地!”“想好了?种地可不是穿军装走队列。”父亲胡志言担忧道。

第一年,胡国庆承包了100亩地种土豆,他以为种地只要肯吃苦就能成。结果,第一茬土豆就给了他当头一棒。霜冻天气加上不懂技术管理,100亩地几乎颗粒无收,亏损40多万元。村里老把式罗付明看着蔫儿了的土豆苗直摇头:“娃娃哎,种植也要靠天吃饭,不关注天气哪能行?”胡国庆蹲在地头,后背汗湿了大片。

胡国庆与村民共同劳作。自贡市贡井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土里刨出金疙瘩

“那时候真是愁得睡不着觉。”胡国庆回忆道,“晚上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烂在地里的土豆。”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就抱着农业技术书籍啃,还到处去拜师学艺。

为了掌握如何精准施肥,他跑遍周边向种植大户取经;为了防治病虫害,他去广西、内蒙古、陕西等地学习;为了提高效率,他购置了开沟机、打土机等现代化农机具。葛麻村的老辈人都说胡家小子“魔怔”了,天不亮就骑着摩托车翻山越岭,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不同果蔬的种植技术。为了摸透生姜习性,他“三顾茅庐”向五宝镇人称“姜王”的杨大哥拜师学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胡国庆的土豆喜获丰收,亩产达到7000斤。不仅回了本,还小赚了一笔。他趁热打铁,栽种了花生、玉米、小米辣、生姜等经济作物,采用“土豆+花生”“玉米+四季豆”等轮作模式,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他还把从外地学习到的覆膜、施肥技术毫不保留地分享给村民,教会大家如何节省成本和科学施肥,让经济效益直接提高了20%。外地客商来看货,他随手指向一块田地,便是满目葱翠。他带着村民把肥料深翻进土中间,再在两边栽种农作物,收获时土豆个个“体态圆润”,玉米棒子甜得能掐出蜜来。

通过胡国庆的努力,他种植的农产品还打开了北京、成都、重庆等大城市的市场。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

“国庆,你这土豆咋种得这么好?”村民罗成龙好奇地问。

“罗大哥,现在种地要讲究科学。”胡国庆耐心解释,“要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还要注意病虫害防治。”

“国庆哥,我也想加入专合社。”隔壁五宝镇小伙儿明远东找到胡国庆。

“没问题!”胡国庆高兴地说,“现在种地不一样了,得懂技术、懂市场。我们一起干,肯定能闯出一片天地。”

……

尝到甜头的胡国庆没有止步,他成立了裕焕专业合作社,为村民提供种苗、技术、销售一条龙服务。“现在我们的农产品根本不愁卖,都是订单种植。”胡国庆的语气中透着自豪。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百余人解决了就业,其中不少是和他一样的返乡青年。

暮色四合时,胡国庆常站在山顶眺望。重峦叠翠间,沟壑纵横的田埂串起千亩菜畦,仿佛飘落在地上的银河。他记得多年前那个月夜做的决定,如今荒坡变沃野,空巢村又有了炊烟袅袅。

山风掠过山岗,送来远处机器的轰鸣。夕阳西下,胡国庆和工人们结束了一天劳作从田野间走来,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株株深深扎根在这片红土地上的树苗。

这个90后“新农人”的现代农耕故事,还将继续书写。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