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接诊近百例手足口病患者!十堰医生提醒,此病进入高发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14:38 2

摘要:9月22日,十堰市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候诊大厅内人头攒动。32岁的李女士抱着3岁的儿子来回踱步。孩子脸颊泛红,不时哭闹着用小手抓挠口腔。“孩子昨天开始发烧,嘴里长溃疡,今天手心脚心都起了红疹子,医生说是手足口病。”李女士眼圈泛红,声音带着疲惫,“孩子疼得吃不下

本文转自【十堰晚报】;

发烧、嘴里出现溃疡

手心脚心起红疹……

最近

儿童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

进入高发期

9月22日

记者从十堰市太和医院获悉

该院近段时间

每天接诊手足口病患者近百例

医生提醒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

极易在儿童间传播

家长需高度警惕

秋季开学后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9月22日,十堰市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候诊大厅内人头攒动。32岁的李女士抱着3岁的儿子来回踱步。孩子脸颊泛红,不时哭闹着用小手抓挠口腔。“孩子昨天开始发烧,嘴里长溃疡,今天手心脚心都起了红疹子,医生说是手足口病。”李女士眼圈泛红,声音带着疲惫,“孩子疼得吃不下东西,只能喝点牛奶。”

“每年秋季开学后一至两周是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近期门诊每天接诊手足口病患者近百例。”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主任医师潘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手足口病高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肠道病毒在湿热环境中更易生存繁殖,秋季气候条件适宜病毒传播;

2.开学后儿童聚集,通过密切接触增加了交叉感染风险;

3.低龄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尤其3岁以下幼儿更易感染。

潘军表示,很多家长不了解,成人也可能成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针对“为何手足口病年年防年年有”的疑问,他解释:首先,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种类繁多,不同年份流行毒株可能不同,导致重复感染;其次,感染后产生的抗体维持时间有限,无法提供长期保护;最关键的是,病毒传播途径广泛,可通过粪口、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儿童聚集场所极易扩散。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潘军介绍,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其典型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和溃疡。多数轻症患儿可在一周内痊愈,少数会进展为重症。

轻症病例主要表现:

发热(体温37.5-39℃)、口腔疱疹(多见于舌面、颊黏膜)、手足皮疹(斑丘疹或疱疹,周围有红晕),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典型皮疹不疼不痒,5-7天后自行消退不留疤痕,但口腔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会导致患儿疼痛拒食。

重症病例的早期信号:

重症病例多由EV71感染引起,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

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9℃且退烧药效果不佳)、呼吸急促、心率增快、四肢发凉等症状,可能进展为心肺功能衰竭,需立即就医,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尽早接种疫苗

养好良好卫生习惯

潘军建议,家长应尽早为6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虽然该疫苗不能预防所有类型的手足口病,但可有效降低EV71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风险。

针对“接种疫苗后为何仍会感染”的疑问,潘军解释:目前疫苗仅针对EV71病毒,对柯萨奇等其他肠道病毒无预防作用。因此,即使接种了疫苗,仍应做好以下防护:

1.注意个人卫生:

家长要教育孩子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至少20秒;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环境消毒:

经常清洁、消毒孩子的玩具、餐具和生活用品,对门把手、楼梯扶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每日擦拭消毒。特别注意:75%酒精对肠道病毒无效,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

3.减少暴露:

避免带孩子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不接触患病儿童;成人外出归来应更衣洗手后再接触孩子。

4.增强免疫力:

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当运动。

文|记者 叶楚榕

来源:环球网社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