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192国的面,特朗普说出肺腑之言,没曾想中国根本就不搭茬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14:27 1

摘要:在国际舞台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素来以特立独行著称,他最近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又一次印证了这一点。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板一眼的发言不同,特朗普的风格犹如一场个人秀。

当着192国的面,特朗普自认为说出一番肺腑之言,希望能得到支持,但要想对标中国,还是差太远了,更何况,我们根本就不搭他的茬。

在国际舞台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素来以特立独行著称,他最近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又一次印证了这一点。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板一眼的发言不同,特朗普的风格犹如一场个人秀。

他那花了57分钟的漫长讲话,已经打破了美国总统在联合国的发言时长纪录。尽管提词器出了问题,但特朗普依旧不缺讲话素材,把这一意外当作抨击联合国“无用”的佐证之一,着实让人不能理解。

特朗普这番演讲的核心是两个关键词:“捍卫主权,拒绝全球主义”。这是他执政思路的一贯体现。不过,在乌克兰、巴以冲突等国际热点问题上,他夸夸其谈地将停火功劳揽在自己身上,即便这些战火至今未见熄灭。

如此自我标榜,竟然还不忘希望大家为他提名诺贝尔和平奖。不少支持者更是为他摇旗呐喊,说他解决了“七场战争”。然而,很多政治观察家都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9月9日,第80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

事实上,特朗普在联合国的演讲背后,折射出一个更复杂的国际关系图景。自他再次入主白宫以来,美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愈发紧张,这不仅体现在外交辞令上,更是具体落实到经费问题上。目前,美国已经成为联合国会费的最大拖欠方,欠款总额超过30亿美元。这一切究竟是筹码运作还是故意拆台,或许只有特朗普心里最清楚。

从种种迹象来看,特朗普似乎有意在国际事务中树立“和平缔造者”的形象,尤其是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他急于证明自己能在全球事务中分一杯羹。

分析认为,特朗普之所以要吹嘘自己“结束了7场战争”,无外乎是想借此向中国炫耀一番,证明自己也是“和平的缔造者”,而不是“局势的破坏者”,但是纵观特朗普再次上台后的表现来看,他想和中国做比较,还是差的太远了。

尤其是他一边喊着“结束战争”的口号,另一边却在巴以问题上与部分西方国家唱反调,抨击其他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样的前后矛盾恐怕难以赢得广泛支持。

巴以冲突这个难题,自古以来都是国际社会的一块心病。特朗普一方面高呼和平,另一方面却对承认巴勒斯坦国和推行“两国方案”态度冷淡。这种反差也让他与法国、英国等多国政府产生了裂隙。法国总统马克龙不仅承认巴勒斯坦国,还强调这才是实现以色列和平的唯一解决方案。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的孤立姿态显得尤为刺眼。

显然,特朗普并不在乎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孤立境地,或者说,他可能认为这种立场,反而是对自己“美国优先”政策的最好注脚。然而,在追求和平的宣示和实际行动之间,他的表现显得颇为矛盾。有意思的是,他对中国的态度似乎成了一种暗示,在他想要展示自己影响力的时候,不时会带上一点“对标”的意味。

但特朗普的问题在于,他似乎没有意识到,每一种外交策略都有其因果链。单边主义和高调声明或许能在短期内博得眼球,但是长期而言,真正决定国家命运的,是那些看似不起眼但却至关重要的具体政策实施。如果他不能理解这个道理,那么他所谓的“和平倡议”就只会停留在口号阶段。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对待特朗普的这些举动,倒是可以保持一种淡然态度,我们自然也没有搭茬。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一直努力推动和平稳定的局势。这些年来,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政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倡导共赢理念。与特朗普的喧嚣相比,我们更愿意让成绩说话,而不是靠自吹自擂。

在当今国际社会上,但凡提到中国,只要有正确思维的人,都会夸赞我们对和平稳定局势所作出的努力。我们根本就不用像特朗普那样,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事实上,在如今的信息传播时代,公众的判断能力已大为提高。光靠夸张和悬念或许能吸引一时的注意力,但经不起推敲的内容终将被淘汰。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要求各国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需兼顾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综上所述,特朗普的这一系列动作看似活跃,但在真实的国际事务中,有多少能成为历史性的转折尚未可知。无论如何,未来的国际形势仍将充满变数,而每个国家都需要在不确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于特朗普而言,他必须明白,一个国家的成功,不只是靠强硬的言辞和自我宣传,而更是需要通过实际行动去赢得尊重和信任。

来源:曹兴教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