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暴跌“砸死”煤老板:从赚两亿,到赔五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21 14:45 1

摘要:2024年11月12日,《中国能源报》指出,今年国内煤炭价格继续下降,上半年煤炭市场呈现明显的“量价齐跌、业绩下滑”现象。

2024年11月12日,《中国能源报》指出,今年国内煤炭价格继续下降,上半年煤炭市场呈现明显的“量价齐跌、业绩下滑”现象。

这种现象早已持续多年,“煤老板”的春天还会回来吗?

“煤老板”,一度是国人对有钱人的指称,当然并非所有有钱人都是搞煤炭生产交易的。但恐怕没有哪个群体,能比煤老板更能体现暴富奇迹。

然而,随着国家寻求能源转型,煤老板正在经历从天堂跌落地狱的转变。

2021年,我国能源需求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前10个月,全国原煤产量33亿吨,同比增长4%,却依然远低于火电发电量增速。

在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煤炭的价格暴涨,一度涨至2600元/吨。这可让从事煤炭生意几十年的于振文欣喜若狂。

国庆节时,于振文曾清空过一批煤,赚了近2亿元,于是他趁势头大好,又投入几个亿的资金,希望大赚一笔。

每天早上从床上醒来,看着攀升的煤价,想象仓库里储存的50万吨煤,他觉得人生充满了盼头,毕竟这可是近13亿元!

但他并不急于卖出去,因为他知道,等到天气变冷,煤价肯定还得涨,他多等一天,说不定就能多挣一笔钱。

那个时候,他的电话24小时开机,每时每刻都有电话进来。找他买煤,抬价成了习惯,即便对方不愿意,他也不气馁,毕竟他等得起。

他天真地以为,用不了多久,煤炭就能上涨到3000元/吨。

于振文是那个时候的煤老板的缩影,他们不愁没客户买煤,却总嫌暴涨的价格依旧不够高。所以大量囤货,市场上的流通货因而更少,加剧了煤价高涨。

而这种现象,显然是不利于民生的。因而同年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告,指出将整顿煤炭市场价格。次日,各种煤炭暴跌,许多甚至封死跌停。

于振文不甘心,抱着煤价不久就会触底回弹的侥幸,依旧不肯把手里的煤卖出去。

然而,他的希望终究落空了,煤价一跌再跌,仅仅十几天,相比于最高点,煤价已经被“腰斩”。等到他决定出手,煤已经不好卖了。

最终把手里的煤清空后,于振文发现,他非但没有挣到钱,反而亏损超过5亿。这并非故事的结尾,而是开端。

此后煤价呈现长时间的整体下行趋势,绝大多数煤炭经销商利润暴跌,纷纷改行,“煤老板”们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时代的每一粒微尘,落在个体身上都是一座山。”

煤老板的事业起伏,与国家的能源发展方向息息相关。

2002年至2012年是我国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彼时中国制造业高速发展,经济列车飞驰向前,能源需求广泛。

尽管“调整能源结构,鼓励新能源发展”的号声已经吹响。

但受困于技术发展、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因素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依然主要依靠煤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第一代煤老板应运而生。

例如霍庆华的庆华集团,刚落地就赶上了快车,商业版图迅速扩大,旗下共有50多家全资及控股公司,资产规模一度达到686.4亿元。

而霍庆华,也因此成为内蒙古首富,登上福布斯富豪榜,与他并列的,是“英皇”老板杨受成、加多宝“凉茶之王”陈鸿道。

又比如曾因“豪掷7000万嫁女”而被各大媒体报道的山西煤老板邢利斌,他一手创立的联盛集团,2012年的总资产高达476.6亿元。

即便企业经营出现问题,他依然能请来周杰伦、宋祖英、朱军、周涛、陈佩斯、冯巩等大咖为女儿的婚礼表演,依然能包下丽思卡尔顿、万豪、希尔顿等全球顶级酒店。

难道他们在经营上有天大的本领吗?倒也不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当地的煤炭资源,很大程度上属于“老天赏饭吃”。

在讲述那个年代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煤老板的形象很少是精致的、儒雅的,他们往往大腹便便,一副“土大款”的样子。

在现实里,老一辈印象里的他们,也是“穿着皮尔卡丹吐痰,开着劳斯莱斯闯灯”“一次性团购悍马20辆”。

他们整体上并没有拥有匹配得上财富的学识和能力,而他们是大时代的幸运儿。

编剧汪海林曾回忆当时和煤老板打交道,说一个煤老板投资一部电影,就在夜总会跟导演编剧见面,一边搂着“小姐”,一边说:

“我们这戏一定要弘扬正能量!”

从汪海林的神态来看,他们这些“文化人”,对煤老板们是有些不屑的,但那又如何呢?

人家有钱,他们就得唯唯诺诺。一幅幅有些“幽默”的场景,构成了那个灰尘弥漫的特殊的时代,然而,命运的馈赠总是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2013年,就在我国原煤产量达到39.7亿吨的历史高点后,随着能源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放缓,煤炭市场从昔日的供不应求逐渐转变为供大于求。

煤炭行业的黄金年代慢慢落下帷幕,因时代而迅速崛起的煤老板们,也因时代而迅速衰落。

庆华集团资产收缩,霍庆华沦为“老赖”,被限制消费;联盛集团破产,邢利斌涉嫌犯罪被逮捕,销声匿迹十年后,在上海病逝。

在更多看不见的角落,大大小小的煤老板们失去了挥霍的资本,要么重新回到应有的水平,要么转行。

如果幸运的话,或许能成为于振文,碰上了煤价的短暂飙升,大赚一笔。

但也或许像于振文那样不幸,没有及时意识到形势,风来得来,去得也快,来不及脱身的他被席卷走了一切。

从2021年11月至今,煤价偶有回暖,但整体呈下行趋势。上个月,《中国能源报》报道指出,今年我国煤炭需求总体下降,煤炭价格继续回落,煤炭企业利润明显下降。

有趣的是,直到今年我国仍然坚持大量进口煤炭,旨在稳定国内煤价的同时,倒逼国内煤炭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

对于煤老板来说,这将是一场艰苦的“战争”,必然有很多人和企业倒在历史的车轮下,这是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

但总有人能扛过这些考验,彼时他们很可能将超越低端生产交易,从世人印象里土里土气的“煤老板”,成为真正的大亨。

来源:史小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