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站在2025年的商业十字路口,消费市场的矛盾与张力愈发鲜明。一边是舆论阵地叫苦不迭,“XXX被年轻抛弃了”的词条下,热搜成了晴雨表。另一边是各品牌生意风生水起,财报上的销量、营收、利润成了最强佐证。
● 作者 | 李东阳 来源 | 首席营销官
站在2025年的商业十字路口,消费市场的矛盾与张力愈发鲜明。一边是舆论阵地叫苦不迭,“XXX被年轻抛弃了”的词条下,热搜成了晴雨表。另一边是各品牌生意风生水起,财报上的销量、营收、利润成了最强佐证。
比如在零食界,唱衰“年轻人不爱吃辣条了”,就是最大的误判。
最近,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了《2024年中国辣条行业发展趋势报告》,2024年辣条市场规模615.1亿元,预计在2029年增长至733.8亿元。辣味零食的增速甚至快于整个休闲零食行业——2024-2029年,休闲零食复合增速为0.8%,辣味零食复合增速为2.7%。
很明显,年轻人也依旧爱辣味零食尤其辣条这一品类,也一直是消费的主力军。
不过引人注意的是,这份报告还特别针对整个辣条行业的规范化以及辣条产品的健康化,给出了未来辣条行业将以正宗化、口味化、健康化为主要方向的客观论证。另外,通过这份报告的发布,也看到了麻辣王子近年来凭借差异化定位、健康化升级,成功从区域品牌逆袭为行业黑马。
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报告发布 孕育出一个头部品牌
辣条是吃甜辣,还是麻辣,总归来说都是看个人口味。
2022-2023年间,一场围绕辣条口味的南北之争在B站、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迅速发酵,将 “辣条该辣还是该甜” 的话题推向舆论中心。在这场讨论中,行业龙头卫龙因旗下产品甜感过重、辣度不足,被网友戏称为“甜条”。而主打正宗麻辣味的南派辣条代表麻辣王子,则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风向,借势实现品牌快速崛起。
追溯辣条起源,1998年诞生于湖南平江的辣条,最初便是深受当地人喜爱的麻辣风味。随着市场发展,辣条将低龄人群作为核心目标人群,通过甜味“中和”辣味的调味策略,成功打开北方市场。这种甜辣口味的巧妙设计,正是卫龙得以在辣条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关键因素。
然而,过度的甜味也带来味觉疲劳问题,促使消费者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寻找 “不甜的辣条”。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辣条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麻辣口味已成为辣条市场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占比达49.3%,成为消费者首选口味。
这一趋势表明,消费者对于辣条口味的需求正在回归本真,对正宗麻辣风味的追求愈发强烈。
这也能解释麻辣王子能与卫龙一争高下的原因之一。麻辣王子通过在辣条最初的味道——麻辣味上下功夫,让其获得了一批专注麻辣的拥趸。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2024年麻辣王子是麻辣辣条全国销量第一,其中在长沙、深圳、广州、武汉、合肥、南昌以及东莞是辣条销量第一。
卫龙之后
麻辣王子为何
能重新丈量行业的可能性?
大行业凭借广阔的市场空间,往往催生出实力强劲的大公司。反之,当行业版图被巨擘划定,众多其他品牌在其阴影之下寻求突破,此时,品牌的做大做强,很大程度上与自身的格局、远见与担当密不可分。对麻辣王子来说,同样如此。
在麻辣王子没出名之前,卫龙几乎统治了全国辣条。2019年中国辣条十大品牌之首是卫龙,其次是麻辣王子、飞旺、君仔等品牌。当年,卫龙年销售额突破49亿,而第二名的麻辣王子年营收还不足6亿。
对全行业来说,卫龙作为强势品牌,甚至可以用卫龙及其他辣条来概括当时盛景。
不过,2022年聚焦正宗麻辣味的麻辣王子以差异化定位掀起全网声浪,凭借对传统风味的坚守与健康化革新,在辣条市场辟出独特赛道,其崛起之势如破竹,以至于卫龙不得已跟随,以“麻辣”为灵感原点,推出全新产品“麻辣麻辣”,并同步开启高密度内容营销攻势和麻辣王子相对抗。
从籍籍无名到能被业内业外以至消费者拿出来和卫龙比较,麻辣王子无疑是成功的。
归根到底,麻辣王子的突围之道,本质上是一套精密设计的 "战略组合拳":一是,通过口味差异化定位撕开市场缺口,聚焦正宗麻辣口味,以鲜明的味觉记忆点形成品牌认知;二是运用年轻化思维持续激活品牌生命力,借助潮流营销、跨界联名等方式,深度融入Z世代社交语境,为品牌持续注入新鲜活力;三是以健康化升级构建长期竞争壁垒,从原料甄选到工艺革新,全方位推动产品向更健康、更安全的方向迭代,成功实现从区域品牌到行业劲旅的蜕变。
第一,传承正宗辣条正宗麻辣味,切割市场蛋糕。
在市场定位上,麻辣王子精准锚定“正宗麻辣辣条”赛道,与主打甜辣味的卫龙形成鲜明区隔。基于辣条发源地湖南平江的“麻辣”传统,品牌以“辣条一出生就是麻辣味” 为核心主张,抢占品类心智制高点,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而在产品打造上,麻辣王子以品质与文化为双轮驱动构建信任体系。品牌邀请三位辣条发明人及川菜掌门人成都肖见明联合研发,夯实专业背书;同时对产品包装进行视觉升级,将醒目的红色、皇冠logo与品牌名称深度融合,向消费者持续传递“正宗麻辣”与“开心愉悦”的双重价值,成功赢得了麻辣味爱好者的青睐。
第二,营销破圈:从传统的接地气到焕新的弄潮儿。
差异化定位是麻辣王子“翻身”的第一步,如何“翻过身”来,更是重点。
近年,随着趣味、潮流成为辣条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主要消费群体年轻人来说,辣条已然成为新的社交货币。品牌想要脱颖而出,就得以顺应年轻人消费语境的产品、创意和营销,在适当的时间节点进行品牌焕新,持续打造品牌价值。
麻辣王子深知年轻人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这几年,麻辣王子赞助了草莓音乐节、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电竞战队,与猪猪侠IP联名,重投户外广告等,创新各类传播形式,在年轻人群中留下深刻记忆点。品牌还推出了“闯关王”5.2米超长辣条,满足婚庆接亲场景的需求,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不仅如此,品牌“创二代”张子龙目前担任线上营销负责人,负责达人对接和品牌直播间运营。作为00后,他凭借对年轻人的消费偏好洞察,在直播间策划过多个话题活动。例如现场做辣条、辣条时装秀、厂长在直播间洗头等话题活动,在线人数和销售额屡创历史新高。
第三,持续进行健康化升级,撕掉“垃圾食品”标签。
在当代年轻人的饮食记忆里,辣条是跨越时空界限的独特存在。但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觉醒,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正呈现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辣条行业新规正式落地,对油脂、盐分、添加剂等关键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确倡导 "减油减盐" 的生产理念,推动行业向 "健康辣条" 方向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辣条产业的健康化升级不仅势在必行,更是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
为了一改刻板“多盐多油多添加剂”的认知,从2012年起,麻辣王子在传承正宗辣条麻辣味的基础上,不断健康升级,牵头申请制定绿色食品标准,成立健康辣条研发中心,选用无添加剂的天然面粉、非转基因菜籽油等原料,不添加辣椒精、色素、甜蜜素等多种添加剂,引领辣条行业不断升级,实现产业蝶变,逐渐撕掉“不干净”“不健康”的标签。
如今在车间看到,员工身着白色工服,从头到脚全副武装,在现代化的流水线车间忙碌着。辣条从和面、挤压熟化、调味拌料、再到装包检测,全过程一览无余。目前工厂有超过2000位员工,远超曾经企业的高峰期。
从深圳向全国进击的战略布局
勾画出一条长期主义的价值弧线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显示,随着麻辣味辣条逐渐成为消费市场新趋势,加速布局该细分赛道已成为抢占市场的关键路径。这一洞察不仅为辣条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更印证了麻辣王子在全国战略布局上的前瞻性与正确性——以深圳为支点,品牌正稳步推进从区域龙头向全国性品牌的跨越。
前不久,麻辣王子在深圳春茧体育馆隆重举办 "破15亿庆功会暨深圳市场发布会"。活动现场星光熠熠,麻辣王子公司高层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经销商、供应商代表、优秀合作伙伴、行业专家、领导、媒体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麻辣王子单品“破15亿”的高光时刻。
这场盛会不仅是对过往成绩的庆贺,还有一点值得关注:麻辣王子宣布进军深圳市场。这意味着麻辣王子继23年宣布从区域品牌走向全国后的又一个大动作。
据悉,麻辣王子此前主要聚焦在样板市场的打造,其销售区域主要聚焦在湖南、湖北、江西等16个省的省会城市以及42个地级市,至今已取得超15亿的销售额。麻辣王子计划2025年覆盖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并开拓更多地级市,同时借助线上渠道的加速度,在积累品牌声誉的同时也完成了销量暴增,为逐步推进全国化扩张做准备。
很大程度来讲,这场发布会既是麻辣王子品牌升级之路的一个阶段性终点,也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展现了一个行业头部品牌的野心,让品牌在更广阔的市场拥抱更广泛的消费者。
实际上深究背后,可以发现麻辣王子走出了一条迥异于行业其他品牌的发展之路。与当下一切都在求快的时代与追求快速变现的商业模式不同,麻辣王子选择了一条“慢”的长期主义路线,坚守先区域再全国的市场战略布局,保持着品牌自我的格调与姿态。
在国货崛起当下,麻辣王子以渠道深耕为根基,不断突破区域边界,更容易打破大众对辣条的固有印象,也在追逐短期利益网红品牌遍地的爆款时代,构筑了品牌自身的“长坡厚雪”。
沿袭这一品牌发展逻辑,即便面对休闲零食赛道的浪潮涌动,在未来零食细分化、场景化的大趋势下,麻辣王子也已牢牢握住了破浪前行的核心密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迈向新征程。
来源:首席营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