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得那一次,吉尔吉斯斯坦边境的三匹马跑到咱们这边,发现情况后我骑着马到乡政府请示处置。等到两边协商好,把马送回去,已经是一个星期之后了……”77岁的老护边员江巴依•阿拉普回忆起二十年前在中吉边境巡逻的日子,感慨万分:“现在的护边员可幸福多了,上传下达用手机轻
“记得那一次,吉尔吉斯斯坦边境的三匹马跑到咱们这边,发现情况后我骑着马到乡政府请示处置。等到两边协商好,把马送回去,已经是一个星期之后了……”77岁的老护边员江巴依•阿拉普回忆起二十年前在中吉边境巡逻的日子,感慨万分:“现在的护边员可幸福多了,上传下达用手机轻松搞定,拍照、视频看得很清楚,驻扎在执勤点也不无聊了!”
新疆乌恰县斯木哈纳村地处帕米尔高原,接壤吉尔吉斯斯坦,是我国地理的“西极”。世世代代生长在这里的江巴依•阿拉普老人怎么也没想到一部小小的手机不仅能让护边队高效巡边,还能帮助村里的乡亲们开民宿、卖特产、放牛羊。
江巴依•阿拉普老人高兴地讲述网络新生活
在祖国最后一缕阳光落下的地方,信息通信的暖心服务并没有落下,斯木哈纳村是电信普遍服务在新疆最生动的写照。电信普遍服务开展十年来,中国移动在天山南北建成4G/5G基站2809个(含864个边境基站),光缆8686.57公里,覆盖1846个行政村及4369公里边境线,实现全疆行政村光纤与4G网络全覆盖,5G网络加速向乡村延伸。电波飞跃天山、穿透沙海,浸润出固边、兴业、惠民——壮美新疆的新底色。
固边:“一生只做一件事”
这里是地理的终极处,也是故事的新起点。
30岁的柯尔克孜族青年马纳斯拜克·喀斯木也是中吉边境的一名护边员。现在他不用遛着马在驻守的12公里边境线上来回踱步,骑着摩托带着手机,就能快速将一线情况高效传回。在执勤点休息的时候也能刷抖音消遣,与家人视频连线,甚至他还利用闲暇时间做起了生意——村里经营着两家民宿,口岸有一家餐馆。
天山与昆仑山在此相拥,藏在帕米尔高原褶皱里的最晚落日,让斯木哈纳村及其所在的吉根乡成为人们眼中的“诗和远方”。慕名前来的游客高峰期能达每天上千人,直接带动当地老百姓灵活就业500多人,2025年群众旅游收入已过千万元。马纳斯拜克·喀斯木这样世代守边放牧的牧民在家门口搭上旅游“快车”,吃上旅游“快餐”,信息服务功不可没。
“我现在每月有20G流量,民宿里有300M宽带。游客通过网络下单,来到这里,很多时候询问的第一件事就是有没有WiFi,他们要随时发视频、刷朋友圈。有了网络生意好多了,我哪儿也不想去,就扎根在家乡了。”
不远处,“西部第一关”伊尔克什坦口岸,37岁的居马拜克·托合图荪是一名边贸货车司机,同时与妻子经营着一家边境商店。“现在的生活离不开网络了,沟通业务、报关通关、路上联系家人都方便得很!”除了开车,他还和妻子一道帮助来往客商办理号卡业务,“边境口岸上两国来往的商人、司机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31岁的阿依娜古丽·阿克木阿力是斯木哈纳村的村支书,谈起网络带来的变迁她同样感触良多,“村民居住分散,而且有的出门放牧,有的去乡里打工,以前信号不好的时候通知事情特别麻烦,挨家挨户上门还常常找不到人。现在方便多了,通过微信群就能把村里的近期情况和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告诉大家,村民有事了也可以第一时间在群里反映。”正说着,她的手机响起,最新的天气预报显示,晚上预计有大风,她第一时间通知大家注意防范。阿依娜古丽说:“守着祖国的西大门,感到很荣幸。虽然辛苦,但觉得挺值的,也挺幸福。”
疾风骤起,西极山顶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山坡上印刻的中国版图下清晰可见“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一行遒劲的大字。一辈又一辈的守边人,将对祖国的忠诚用实际行动镌刻在这片辽阔土地,而现在,信息化作下了最新的注脚。
兴业:“最后的沙漠部落”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乡村旺。
在南疆,从和田地区于田县城出发向北一路蜿蜒,伸入“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245公里,便是“最后的沙漠部落”——达里雅布依村。在克里雅河滋养的这片神奇绿洲,达里雅布依人生生不息。2017年,政府开始在村子以南100多公里处新建扶贫搬迁安置点。2019年新村实现了路、水、电、气、网畅通,村民们整体搬迁,实现“一步千年”。
达里雅布依乡党委副书记焦思鹏扎根沙漠深处已经六、七个年头,历经整个搬迁过程,他说,移动网络给当地带来的变化真是巨大,“通过远程课堂,我们给村民开展普通话培训,交流障碍少了,宣传渠道广了,游客多了,带动村民收入也多了。”
图荪古丽·艾合买提与家人围坐观看IPTV
操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30岁村民图荪古丽·艾合买提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小卖部,她高兴地说:“旅游高峰时,一天纯利润就能有900~1200元,小卖部一年的收入能到6万元左右”。哥哥在乌鲁木齐工作,嫂子在村里放羊,自己开了商店,图荪古丽一家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70多岁的妈妈在家里颐养天年,她不仅是网剧的忠实粉丝,也是音乐“发烧友”,打开IPTV,听到兴起时还原地起舞,不亦乐乎。
在5G助力下,艾力法提·吐尔迪(左)将直播开到了沙漠里
除了旅游,种植业也是达里雅布依新村的支柱产业。沙漠绿洲,特别适合肉苁蓉生长,全村种植规模达2万亩。26岁的艾力法提·吐尔迪是村民的“代言人”,他从事电商直播已有4年,和小伙伴们收购村民种植的肉苁蓉后在抖音等平台直播卖货。“以前直播时网络很卡,现在有5G信号,网络不卡了,跟做梦一样,沙漠里都能直播,我一会儿去直播挖新鲜的大芸!”艾力法提·吐尔迪说着便来到不远处的沙漠种植区,奋力刨出一颗新鲜的肉苁蓉:“现场采摘大家都爱看,也更能体现产品的源头品质,我们卖上好价钱,给村民的收购价也就提高了!”直播火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在北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萨尔托海乡别斯铁热克村,牧民木拉提·毕木拉现在养骆驼特别省心:“点一点手机,就能看到骆驼的位置,不再担心跑丢了”。一峰骆驼大概能卖3万元,养了80多峰的木拉提现在因为智能项圈减少了很多骆驼丢失的损失。这得益于中国移动在阿勒泰地区打造的“AI+智慧畜牧平台”,利用北斗+基站定位技术,通过牲畜佩戴的智能项圈实现精准定位。
吉木乃县牧民为骆驼佩戴的“5G智慧项圈”点赞
从“马背放牧”到“云端代牧”的,还有牧民巴特,他满脸笑意地说:“不仅能在手机上看清楚羊的位置,一键导航去找羊,我坐在家里还能掌握羊的基本信息,羊多大了、身体咋样,羊圈里的情况,都清清楚楚的,省时省心又省力啊!”
5G+物联网技术不仅推动智能项圈产品实现云端融合,让牧民省时省力,还将中国移动OneNet作为平台基座,接入惠农网、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让牧民多赚钱。目前项目已辐射阿勒泰地区8个县市,覆盖8000余户牧民,带动区域畜牧业经济增幅14%以上,产生直接产值达300万元,间接产值1000余万元。
惠民:“让数据多跑路”
民生无小事,点滴暖人心。
为解决养老、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群众关切问题,新疆坚持每年将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国资央企,中国移动亦积极投身援疆建设,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为和田地区洛浦县的医疗、教育、民生等领域注入新活力,让高质量发展的红利惠及各族人民。
洛浦县高级技工学校的同学在VR教室上动物解剖课
“同学们,下面我们开始对犬只的腿骨进行解剖,请拿起你们的手柄准备操作!”随着阿迪莱·阿布拉江老师一声令下,洛浦县高级技工学校2025级畜牧兽医班的同学们戴上VR眼镜,双手拿起“手术刀”开始对“动物”进行解剖。360度全景视频和全景图片动静混拨、实时切换,动物全身骨骼及器官组织清晰可见,让人完全处于真实的手术过程。人人都能亲手“操刀”,提升的不仅是教学效率,每一步骤都会被自动记录、点评、回溯,以及大量优质在线教学资源的接入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年轻的孩子们天然对“虚拟游戏”感兴趣,这也激发起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精神。阿迪莱·阿布拉江说:“2023级的孩子们是首批VR教学的受益者,他们现在已经在实习岗位上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畜牧防疫站、宠物店、兽医所、药店,甚至自己创业,就业前景都很好!”
在洛浦县高级技工学校,党建VR室、直播电商实训基地、校园电视台等一批信息化教学项目建成投用,受益师生达2000余人。而中国移动投建的洛浦县“医共体”项目则让全县近30万人口都能获益。
洛浦县人民医院建成的超声远程会诊中心
洛浦县人民医院心电诊断中心主任热比耶姆·伊敏告诉记者,心电诊断中心远程信息系统,实现了乡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做心电检查的愿望。中心建成以来,已完成了77万例远程心电图分析,对发现的危重患者均已启动胸痛单元绿色通道、派出120急救直通车,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除了心电,中国移动还帮助洛浦县医共体建成了影像、会诊、检验诊断中心,同步落地医共体专线网络、5G救护车、智慧门诊、审方中心等系统。截至今年7月,医院远程影像累计诊断超84万例、远程会诊超1.1万例、审方超130万例。一张覆盖9个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服务中心和247个村卫生室的远程诊疗网络,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偏远地区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护航:“沙漠里的明灯”
守土有责,护土有方。
每一次经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K608路段时,油罐车司机哈买提亚森·巴拉提都会对着一座通信铁塔鸣笛致意,笛声混着风沙,在戈壁上荡出老远。
回想起去年秋天的那段“生死”经历,他至今仍感慨万分。那一天,沙尘暴把太阳拧成一团模糊的光晕。行至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K608段时,他的油罐车陷进了沙坑。车斗里装着中石化油田急需的压裂设备,延误交付将影响整个区块的采油进度。他在流沙里跌撞着找信号,就在绝望要吞掉最后一丝力气时,中国移动的信号标突然像明灯一样亮起。
“K608,车陷了,拉着中石化的设备……”他对着话筒吼,沙粒在齿间咯吱作响。旁边一座“太阳能+风能”双供电的移动基站将这一切清晰传递。这是移动团队为保障油田物资运输专线,顶着五十度高温在沙窝里浇筑的基站,如今成了救命稻草。
三小时后,油田救援车循着定位赶到。后来哈买提亚森·巴拉提总跟同行念叨:“那信号不光是救命的,更是咱们跑运输的底气——移动在这儿建基站,不只是通网络,是给咱石油运输线装了‘安全阀’啊!”
三纵一横,四条主要公路撑起了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的等级公路网骨干,畅通物流、人流;160多个移动4G/5G基站,串起近千公里流动沙漠上的信息流,护航国家重要能源通道和沿线生产生活。
中国移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开通的700MHz 5G超远覆盖基站
在新疆,无论是水草丰茂的牧区,还是高寒艰苦的极边,无论是广袤无垠的沙海,还是星罗棋布的绿洲,“汽车上的移动分公司”总能织起一张看不见的信息天网,让新疆各族人民与全国乃至全世界实实在在相连。
从“骑着毛驴上北京”的遥远边陲,到“坐着高铁搞外贸”的开放前沿,新疆正奋力续写悠久历史、迈向光明未来,这呼唤更广覆盖、更高质量、更深应用的信息通信网。乘风破浪、长歌奋进,通信人使命光荣、任重道远。
来源:中国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