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这样“鼓励”孩子了!90%家长都在犯错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21 09:29 1

摘要:你以为的鼓励,真的能给孩子带来力量吗?其实,有些脱口而出的“鼓励”,可能正在悄悄撕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快来看看你中招了没!一、聚会中的困惑:孩子为何不领情?前几天朋友聚会,我看到了这样一幕:5岁的小女孩正专心致志地堆积木,可一不小心,积木全倒了。妈妈立刻上前,

你以为的鼓励,真的能给孩子带来力量吗?其实,有些脱口而出的“鼓励”,可能正在悄悄撕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快来看看你中招了没!

一、聚会中的困惑:孩子为何不领情?

前几天朋友聚会,我看到了这样一幕:5岁的小女孩正专心致志地堆积木,可一不小心,积木全倒了。妈妈立刻上前,温柔地说:“宝宝最聪明了,再搭一次肯定更好。”

可没想到,孩子不仅不领情,反而突然大哭起来,还推倒了所有积木。这让在场的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本是一句充满爱意的鼓励,为何换来孩子的抗拒?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的鼓励方式,可能并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

二、8种“廉价式鼓励”,正在悄悄伤害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鼓励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方式不对,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下面这8种常见的“鼓励”方式,家长们可要注意了哦!

01

“你真聪明!”

(You're so smart!)

很多家长喜欢夸孩子聪明,认为这样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但实际上,将成功单纯归因于天赋,会让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维”。

当他们遇到真正困难的挑战时,反而会因为害怕暴露自己“不够聪明”而选择逃避。

正确做法是具体强调孩子的努力过程,比如:“妈妈看到你刚才搭积木时,尝试了三种不同的底座对吗?这种不断调整的方式特别棒!”

02

"没关系,反正你也不喜欢画画"

(It's okay, you didn't like drawing anyway.)

当孩子比赛失利或者遭遇挫折时,有些家长会这样安慰:“没关系,反正你也不喜欢画画”。

这种看似安慰的话语,实则是否定了孩子的真实感受。长期被这样“鼓励”的孩子,很容易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

更好的回应是共情孩子的感受,再进行正向引导:“这次没拿到名次,你心里很难过吧?妈妈小时候参加朗诵比赛忘词时也这样...要聊聊你的画作哪里最让你骄傲吗?”

03

“你是全班最棒的!”

(You're the best in the class!)

空洞的赞美虽然听起来很美好,但哈佛大学的追踪研究发现,长期接受这类赞美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出现“自我认知失调”的概率是普通孩子的3倍,他们常常会陷入“我配不上赞美”的焦虑中。

我们不妨将赞美与具体行为和成果关联起来,例如:“今天听写全对,是你坚持每天复习10分钟的结果,这种自律让妈妈特别佩服!”

04

"随便做做就行,不用太认真"

(Just do it casually, no need to be too serious.)

这句话传递出的潜台词是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教育心理学显示,这类“鼓励”会让孩子潜意识认为自己不值得投入精力,从而逐渐失去对事情的热情和专注度。

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实际的支持,比如:“这个模型组装看起来有点复杂,需要我帮你找参考视频吗?或者我们可以先完成50%?”

05

"别哭了,这点小事算什么"

(Don't cry, it's such a small thing.)

当孩子因为难过而哭泣时,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他们的情绪。

神经科学证实,当情绪被持续否定,孩子大脑的情绪调节功能会出现发展迟滞,成年后抑郁症发病率也会提升。

我们应该先命名孩子的情绪,给予理解,再用一些有仪式感的方式帮助他们疗愈,比如:“小乌龟死了你很难过对不对?它陪伴了你整个夏天呢...要给它办个告别仪式吗?”

06

“别人都能做到,你怎么不行?”

(Everyone else can do it, why can't you?)

比较式的鼓励往往会让孩子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之中。加州大学的实验证明,长期处于比较中的孩子,前额叶皮层活跃度降低,直接影响问题解决能力。

我们不妨纵向对比孩子自身的进步,给予正向激励:“上周你还不敢独自攀岩,今天已经能爬到黄色标志区了!能和我分享你的突破秘诀吗?”

07

"我早就知道你能行!"

(I always knew you could do it!)

看似肯定的话语,背后却是结果导向的思维定式。孩子会为了维持父母的“预言”而过度焦虑,心理压力增大。

我们可以将反馈聚焦在孩子的努力和学习方法上,比如:“这次听写全对,是你坚持每天复习的结果,你的学习方法越来越高效了!”

08

"快点做完,别磨蹭"

(Hurry up and finish, don't dawdle.)

频繁地催促不仅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还会让他们变得紧张和焦虑。儿童时间管理研究显示,被频繁催促的孩子,做事出错率反而增加。

我们可以尝试用游戏化的方式帮助孩子分解任务,比如:“数学作业有5道题,需要妈妈帮你拆分成‘三个小勇士’和‘两个大BOSS’吗?”

三、真正的鼓励,是看见孩子的每一次努力

真正有效的鼓励,不是简单的几句夸奖,而是要看见孩子每一次努力挣扎的瞬间,教会他们把挫折转化为策略的智慧,让孩子在接纳不完美中长出铠甲。

在这里,再分享给大家一个小彩蛋:当孩子说“我做不到”时,试试黄金三问。

黄金三问

第一问:“你已经在做的部分有哪些?”这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已经付出的努力,增强自我认同感。

第二问:“卡住你的具体是哪一步?”帮助孩子准确定位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三问:“我们需要召唤哪些‘超级装备’?”引导孩子整合资源,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各位家长朋友们,教育孩子是一场漫长的旅程,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正确地鼓励孩子,用爱和智慧陪伴他们健康成长吧!

我是春风姐姐,感谢您的认真阅读 😄

我们始终相信: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赞+分享!我们一起传递育儿正能量,为更多的爸爸妈妈们加油打气!(有更好的育儿建议也可以留言区分享给大家哦!)

京成明月【大橙小月】建设好我们的“小家”,传递真善美,以小家温暖社会大家!点亮儿童成长之路,赋能幸福美丽家庭!🏡大家一起抱团取暖,互相鼓劲,交流学习,一起成为更优秀的爸爸妈妈。

来源:有知有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