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海港与成都蓉城的对决,因主裁李海新的"温柔哨"演变成火药桶,而处在风暴眼的维吾尔族铁卫吾米提江,用教科书级的反面案例诠释了什么叫"行走的犯规教科书"。
当补时阶段的角球演变成三十人混战,2025赛季中超终于迎来最具争议的判罚之夜。
上海海港与成都蓉城的对决,因主裁李海新的"温柔哨"演变成火药桶,而处在风暴眼的维吾尔族铁卫吾米提江,用教科书级的反面案例诠释了什么叫"行走的犯规教科书"。
比赛第47分钟,转播镜头突然剧烈晃动——这不是摄像机故障,而是蓉城替补席集体冲入场内的真实写照。
冲突源头直指海港3号中卫,这位身高187cm的北疆硬汉先是在防守中亮出格斗式肘击,继而祭出双足离地的"剪刀脚",最后竟对着倒地球员做出国际通用挑衅手势。
令人咋舌的是,当值主裁李海新如同带着黄色滤镜,对这三个够得上直红的动作,最终只掏出张"温柔"黄牌。
"这相当于在火山口跳踢踏舞。"知名跟队记者刘闻超在社交媒体犀利点评,"按照新版《足球竞赛规则》,故意击打对方躯干应直接红牌,更别说后续的连续恶意犯规。"
数据不会说谎:本赛季中超前7轮,类似动作的平均红牌率达到83%,而李海新执法场次的红牌数却位列裁判榜倒数第三。
当值VAR裁判组的沉默更添疑云。资深国际级裁判张某某向笔者透露:"此类涉及身体要害的犯规,视频助理裁判必须介入。现在的情况,要么是设备故障,要么是..." 欲言又止的留白,恰似悬在足协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望着吾米提江指着对手骂骂咧咧退场的背影,多少老球迷想起2018赛季秦升踩踏案的翻版。不同的是,当年肇事者吃到的是红牌+停赛半年,而今的犯规者却还能继续镇守后防。当竞技体育的底线被橡皮擦反复涂抹,我们究竟是在宽容热血,还是纵容暴力?
据中超纪律委员会最新统计,本赛季因裁判漏判导致的赛后申诉同比激增40%。这场看似普通的联赛第8轮赛事,或许将成为中国足球裁判制度改革的关键转折点——毕竟,谁也不想让绿茵场变成"法外之地"。
来源:再现明星体育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