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2014至今,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已走过十一年不平凡的春秋。2024年9月,学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这一殊荣,不仅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激励全体师生砥砺奋进的精神动力。十一年来,“陕西省特殊教育先进学校”“陕西
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张伟
从2014至今,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已走过十一年不平凡的春秋。2024年9月,学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这一殊荣,不仅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激励全体师生砥砺奋进的精神动力。十一年来,“陕西省特殊教育先进学校”“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渭南市文明校园”等诸多项荣誉称号,见证了学校蓬勃发展与师生的茁壮成长,让我们前行的步伐愈发坚定。
2024年9月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称号
截至今年,我已有三十年教龄,其中前二十五年在普通学校任教。2019年9月,初到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时,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难以适应。往昔面对的学生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相较之下,特殊儿童显得那般无助,令人揪心。有的孩子无法长久站立,升旗时需要老师搀扶;有的孩子上课时大喊大叫,情绪与行为不受控制;表演节目时,有的孩子东张西望,甚至冲下舞台。那时,我心底竟冒出一个不切实际的念头:要是有一种神奇魔力,能让孩子们都健康起来,让特教学校不再有存在的必要,那该多好啊!当然,我深知这是不可能的,转而坚定的认为,必须实实在在地为孩子们做些事情。那一刻,我也深刻地意识到,培养特殊孩子,需要有契合他们特点、区别于普通学校的新方法与新路径。对这些孩子而言,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联合渭南市骨科医院对学生进行康复训练
为此,我们首先秉持特色的育人理念,打造适配特殊儿童的校本课程,重点研发并开设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学生自理能力与适应能力的特色课程,如情景医院、情景银行、情景超市,以及家政课程、感统课程、冰壶课程、手鼓课程、语言训练课程、狐独症个训课程等。这些特色课程,能帮助残疾儿童提高自理能力,为他们走向社会筑牢根基,使其能最大程度的适应社会生活。其次,坚持医教结合模式,满足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经我们积极争取,渭南市第一医院将学校确定为康复指导定点学校,每年挑选10名特殊儿童前往到医院免费就诊,参与学生在认知、思维、语言与行走等方面,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再次,坚持五育并举方针,促进特殊儿童多元发展。常态化开展体育与艺术训练,推动学生各项技能的康复与提升。学校成立了小葵花艺术团,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全省残疾人艺术节演出及全市少儿春晚;制定“冠军养成计划”,组建旱地冰壶队,在全省特奥运动会上屡创佳绩。最后,坚持开放办学思路,持续提升特教办学质量。我们积极与佛山市启智学校、镇江市特教中心以及大荔县、澄城县特教学校建立合作共建关系或缔结为友好学校,在师资培养、教学教研、送教上门、资源共享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办学影响力,提升办学品质。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妈妈们走进特校和孩子们在一起
对于一批虽在籍却无法到校,需要送教上门的学生,自2017年春季起,我们以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主导,联合15个共同体核心校,组建了“百人送教队”,面向全区重度特殊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在送教过程中,主要围绕知识感知、康复按摩、精细及粗大动作训练、生活自理等方面对儿童实施多样化教学,让特殊儿童即便在家,也能学习知识、促进康复、锻炼技能,朝着自理、自立、自强的方向成长,重新点燃特殊儿童家庭对生活的希望。爱心医院与爱心志愿者也踊跃参与其中,进一步扩大了送教上门工作的覆盖面与影响力。
如今,我来到特教学校已5年有余。在我眼中,孩子们就像一张张纯洁无暇的卡纸,又如一汪汪清澈明净的山泉;似一只只自由高飞的小鸟,又似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他们单纯、快乐、天然,想说就说,无拘无束。其实,他们并非一无所长,有的孩子在专注力、想象力、艺术表现力以及运动协调性等方面,甚至优于普通儿童,这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发现与培养。
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特殊儿童时常会给人带来感动。2019年秋季学期,我初到特教学校,在迎接学生入学的第一天,一个男孩在爷爷的陪伴下来到学校。男孩低着头喃喃自语,听不清在说什么,突然,他抬起头清晰的叫了一声“爷爷”,随后又低下头,重复着相同的动作与话语。我向其他老师询问这个孩子的情况,得知他一直由爷爷陪读,平日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妈妈离异,爸爸常年在外务工,很少与孩子见面。那一刻,男孩的举动深深温暖了我的心。特殊孩子的情感或许并不丰富,但他们能凭借最直观的感受,分辨出最亲近的人。
旱地冰壶训练课
还有一次,两年前,我带领几个孩子前往西安参加全省特奥运动会旱地冰壶邀请赛。我们入住赛场旁的酒店,早上享用自助餐,一个叫小宋的同学在给自己拿水果的时,也特意为我拿了一块,他一字一句地说:“老—师,这—块—苹—果—给—你—吃……”看着他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的内心涌起一股别样的温暖与感动。要知道,这个孩子平时极少说话。下楼乘坐电梯时,他还会主动伸手挡住电梯门,让其他同学先下。这种的举动普通孩子做出来或许不足为奇,但出自特殊儿童之手,却带给我们别样的欣慰与感动。在正式比赛中,孩子们奋力拼搏,最终我们荣获A组冠军。那一刻,孩子们欢欣雀跃,激动地与教练员和我紧紧相拥,我真切的感受到,我们是如此幸福,孩子平日的付出与汗水没有白费。
我始终认为,我们能通过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孩子们的感知认知、技能方法与情感体验,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多元,而孩子们给予我们的启示与教育则更为深刻。他们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促使我们以更积极的态度拥抱生活;让我们的人性得到升华,引导我们用更宽广的胸怀拥抱生命;让我们的精神例愈发丰沛,教会我们以更温情的体验慰藉心灵。特教领域的师生是相互成就的,怀惴着这份情感,才能真正做好特教工作,服务好好特殊儿童。
受残疾类型与程度的不同影响,残疾儿童未来的人生必然各不相同。有的可能需要家长长期陪伴,有的或许要在他人的协助照料下生活,也有的可能组建家庭,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过上幸福生活。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这些孩子一生平安、快乐!也希望社会大众能以平常心、同理心对待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与理解。我坚信,随着社会的为断发展与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特殊儿童定能在美丽的蓝天下,快乐幸福地生活,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中。
来源:渭南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