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逝(二)(小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21 07:49 1

摘要:医院的走廊长得仿佛没有尽头。卢亚奇捏着诊断书,纸张在他汗湿的手心里发出轻微的脆响。白纸黑字写着:"中度抑郁发作伴焦虑症状,建议药物治疗配合心理咨询。"

春逝(二)

医院的走廊长得仿佛没有尽头。卢亚奇捏着诊断书,纸张在他汗湿的手心里发出轻微的脆响。白纸黑字写着:"中度抑郁发作伴焦虑症状,建议药物治疗配合心理咨询。"

他的视线在"中度抑郁"四个字上停留了太久,以至于它们开始扭曲变形,像一群黑色的蚂蚁在纸上爬行。

"下一位,卢亚奇。"心理咨询室的门开了,一位穿着白大褂的中年女性探头出来。

卢亚奇站起身,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他扶住墙壁,深呼吸了几次。走进咨询室时,他的余光瞥见等候区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专注地读着一本书——《教育的本质》。

五十分钟后,卢亚奇从咨询室出来,眼眶发红。他机械地走向药房,脑海中回响着心理咨询师的话:"你需要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取完药,卢亚奇在医院门口的长椅上坐下。三月的阳光毫无温度,他盯着手中那盒抗抑郁药,说明书上列出的副作用足有二十多项。

"年轻人,这个位置有人吗?"

卢亚奇抬头,看见刚才等候区的那位老人站在面前,手里还拿着那本书。他摇摇头,往旁边挪了挪。

老人坐下后,并没有立刻打开书,而是侧头看了看卢亚奇手中的药盒:"SSRI类药物,起效需要两周左右。"

卢亚奇惊讶地看向他。

"抱歉,职业病。"老人微笑着伸出手,"我是齐明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

"卢亚奇,中学语文老师。"他下意识地回答,然后才意识到自己透露了什么。

齐教授的目光变得柔和:"第一次来心理门诊?"

卢亚奇点点头,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这个陌生老人的眼神中有种他许久未见的东西——理解。

"最难的是第一步,承认自己需要帮助。"齐教授的声音很轻,像在自言自语,"教师这个职业,常常把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却忘了自己也是血肉之躯。"

卢亚奇握紧了药盒,塑料包装发出刺耳的声响。他想说些什么,喉咙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如果你需要聊聊,"齐教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我每周三下午在社区心理咨询中心做志愿者。"

卢亚奇接过名片,上面除了联系方式,还用钢笔手写着一行小字:"教育者先要学会善待自己。"

回家的公交车上,卢亚奇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第一次注意到这座城市有这么多医院和药店。原来痛苦如此普遍,只是人们都学会了隐藏。

手机震动起来,是年级组长刘老师的消息:"卢老师,听说你请病假了?期中考试卷还没出完,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卢亚奇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方,迟迟打不出回复。车窗映出他苍白的脸,眼下的青黑像是被人打过两拳。

回到家,卢亚奇按照医嘱服下第一片药,然后瘫在沙发上。天花板上有道裂缝,他盯着它看了很久,直到眼睛发酸。手机又响了,这次是母亲。

"亚奇,你爸说你今天没去上班?怎么回事?"

"我...生病了。"卢亚奇听见自己的声音干涩得像沙漠。

"什么病这么严重?马上就要评职称了,这种关键时刻怎么能请假?你知不知道你张叔叔的儿子..."

"妈!"卢亚奇突然提高了声音,"我得了抑郁症,医生说的。"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什么抑郁症,就是太矫情了。"母亲的声音突然变得尖锐,"我们那个年代谁不是这么过来的?你现在工作稳定,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卢亚奇把手机从耳边拿开,母亲的声音变成模糊的嗡嗡声。他想起齐教授的名言还放在口袋里,那张纸片此刻像烙铁一样灼烧着他的大腿。

"妈,我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他最终只说了这一句,然后挂断了电话。

接下来的三天,卢亚奇把自己关在公寓里。药物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恶心、头晕、失眠。第四天早晨,他站在浴室镜子前,看着里面那个胡子拉碴、眼窝深陷的男人,突然感到一阵陌生。

手机上有十七条未读消息和三个未接来电,全部来自学校。卢亚奇一条也没看,只是机械地洗漱、换衣服,然后出门走向公交站。

周三下午,社区心理咨询中心。

卢亚奇在门口徘徊了十分钟才推门进去。前台接待员抬头看了他一眼:"有预约吗?"

"我...找齐教授。他说..."

"卢老师!"齐明远的声音从走廊尽头传来,"很高兴你来了。"

咨询室比医院的简陋许多,但阳光充足。齐教授给他倒了杯水:"药物适应得怎么样?"

"像宿醉加上流感。"卢亚奇苦笑,"但比之前那种...空荡荡的感觉好一些。"

齐教授点点头:"身体需要时间调整。说说看,是什么让你最终决定寻求帮助?"

卢亚奇盯着杯中晃动的水面,突然想起班上那个总爱在课桌上画水波纹的女生。"我站在教室窗前,看着那棵樱花树,突然觉得...如果跳下去可能不会那么痛苦。"

话一出口,他自己都吓了一跳。这是确诊以来,他第一次如此直白地说出那个念头。

齐教授的表情没有变化,只是轻轻点头:"那时候你在想什么?"

"想结束这一切。想不再当老师,不再做儿子,不再...成为任何人的期待。"卢亚奇的声音越来越小,"但我不能。我的学生,我的父母..."

"你呢?卢亚奇自己想要什么?"齐教授的问题像一把小刀,精准地切入他最脆弱的部分。

卢亚奇愣住了。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这个问题太陌生了,陌生得可怕。

咨询结束前,齐教授给了他一个简单的练习:"下次我们再谈你想要什么。这周,试着记录每天三件让你情绪波动的事,无论大小。"

回家的路上,卢亚奇经过一家文具店,买了一本小小的笔记本。封面上印着一棵樱花树,让他想起学校那棵。

当晚,他写下第一条记录:

"1. 看到母亲发来的'别人家孩子'对比信息,胃部绞痛。

2. 路过学校门口,心跳加速,手心出汗。

3. 发现冰箱里最后一点牛奶变质了,哭了十分钟。"

写完这些,卢亚奇感到一种奇怪的释然,仿佛把毒素从体内排出了一部分。

第二天,父亲突然造访。卢亚奇打开门,看见父亲严肃的脸,胃部立刻缩成一团。

"你妈说你得了什么抑郁症?"父亲进门后直奔主题,"我看你就是太闲了。年轻人哪来这么多毛病?"

卢亚奇站在客厅中央,感到药物带来的轻微颤抖又开始了。他想起齐教授说的"界限",深吸一口气:"爸,这是真实存在的疾病,就像感冒发烧一样。"

"胡说!"父亲拍了下茶几,"我们单位老李的儿子也说自己抑郁,结果就是不想上班的借口!你知道现在教师编制多难考吗?你妈为了你这份工作求了多少人?"

卢亚奇突然注意到父亲的白发比上次见面多了许多,愤怒的话语卡在喉咙里。他转而问道:"爸,你还记得我为什么选择当老师吗?"

父亲愣了一下:"当然是因为稳定,有寒暑假,退休金高..."

"不,是因为初中时张老师改变了我。"卢亚奇轻声说,"我想成为他那样的人。"

父亲的表情软化了一瞬,但很快又板起脸:"那现在不是正好吗?你好好干,争取早点评上高级..."

谈话像往常一样陷入死胡同。父亲临走时留下两盒保健品:"按时吃,别老吃那些西药,伤肝。"

关上门,卢亚奇在笔记本上写下:"父亲来访。他说我的病是借口。愤怒后感到悲哀。"

一周后的咨询中,齐教授翻看卢亚奇的记录本,突然问道:"这些事件里,有哪一件让你感到积极的情绪波动吗?"

卢亚奇翻了几页,停在周三的记录上:"这个...班上有个学生发消息问我什么时候回去,说同学们想我了。"

"当时你什么感觉?"

"有点...温暖,但又很愧疚,因为我不想回去。"卢亚奇诚实地说。

齐教授点点头:"这是很正常的矛盾心理。卢老师,你能告诉我,当初那个改变你的张老师,他身上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卢亚奇闭上眼睛,记忆中的画面清晰如昨:"他看我们的眼神...就像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都有无限可能。他从不只关心成绩..."

"你觉得现在的你,能给学生那样的眼神吗?"

这个问题像一记重锤击中卢亚奇。他睁开眼,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不能...我连看他们的力气都没有了。"

"因为你把自己掏空了。"齐教授轻声说,"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影响生命,但如果一个生命本身已经枯竭..."

咨询结束后,卢亚奇没有立刻回家。他走进一家咖啡馆,点了一杯热巧克力——这是他学生时代最爱喝但工作后从不允许自己喝的"幼稚饮品"。

甜腻的味道在舌尖化开时,他突然想起大学室友的话:"亚奇,你当老师肯定会很棒,因为你真的在乎。"

而现在,他连自己在不在乎都不确定了。

手机震动,是学校人事处的正式邮件:关于病假期间工资扣除的通知。卢亚奇关掉屏幕,翻开笔记本,在新的一页上写道:

"也许我不再适合当老师了。这个念头让我既恐惧又解脱。"

窗外,三月的最后一场雨开始落下。卢亚奇望着雨中匆匆行走的路人,想起齐教授今天说的最后一句话:

"有时候,春天逝去不是结束,而是让我们学会在别的季节里也能生长。"

来源:荷叶村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