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生活|燕叫声里忆旧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6 11:59 1

摘要:经过一家口腔门诊所,忽然听到燕子的低语声。好亲切、好可爱的叫声!我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眯起眼睛望向门诊所门口的广告牌。只见一对黑背白腹的小家伙正站在屋檐下一块贴墙的铜牌上,窃窃私语。

潮新闻客户端 陈春玲

(一)

落日的余晖还没褪尽,店铺门前的霓虹灯已经开始闪烁。

晚饭后,我和伴侣步出老旧小区,与往常一样去附近公园散步。

经过一家口腔门诊所,忽然听到燕子的低语声。好亲切、好可爱的叫声!我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眯起眼睛望向门诊所门口的广告牌。只见一对黑背白腹的小家伙正站在屋檐下一块贴墙的铜牌上,窃窃私语。

我让伴侣赶紧拍照。拍完后,我们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依旧站在原地,抬头听它俩说话。

“它们在说什么?”我问伴侣。

铜牌上,一双燕子正说悄悄话。

“雄燕在向雌燕求婚呢!”伴侣捋捋额前的白发,显得很肯定。

“求婚?不可能。如果是,雄燕也该捉条虫子献献殷勤吧!它们那亲热的样子好像已经是夫妻了!”我辩驳着。

“你说得对!雌燕快做妈妈了。它们好像看中了那个宝地,想要做窝。”伴侣附和着。

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测,此后,我和伴侣每晚散步都特意到这里来看看。果不出所料,铜牌一角渐渐筑起了一个燕子窝。好聪明的燕子,它们选择铜牌与灯箱的一个夹角来筑巢,这里四面有遮挡,实在是难得的一处宝地啊!

据说,筑造一个巢穴,需要成双的燕子共同努力十余天。在这段时间里,雄燕主要负责采集材料筑巢材料,如湿泥、草根等,而雌燕则参与巢穴的垒砌和内部装饰。昨日,我们又对着燕子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里面只有一个燕子,它静静地蹲在巢中,似乎正在等待伴侣的到来。

就在这时,另一只燕子衔着一根枯草,轻盈地飞来了。

“快看,快看!”我像孩子一样兴奋。

“很多年没见过燕子筑巢了。”我的爱人一向不喜欢回忆童年,却意外地向我讲述了一段往事。

聪明的燕子选择四面有遮挡的地方筑巢。

1971年,我们居住在江东区的一个城乡结合部。清晨,一阵啾啾声将我从梦中唤醒,我揉了揉眼睛,看见父亲正站在堂屋中央,仰头凝视着房梁。

“爸爸,你看啥呢?”我光脚跑过去。

爸爸微笑着回答:“看,燕子来我们家做客了。”

这时,我才注意到,房梁上已经筑起了一小圈泥巴,两只燕子正忙碌地飞来飞去。我兴奋地拍手:“是燕子!老师说燕子是益鸟,吃害虫的!”

“没错,所以我们要欢迎它们。”父亲从书桌上拿起一个用旧报纸折成的浅盒子,又找了两根细绳,“来,帮爸爸把这个盒子挂到燕子窝下面。”

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要挂盒子?”

“为了接住燕子宝宝的粪便啊。”父亲耐心解释,“不然掉在地上多不卫生。”

我爬上梯子,把纸盒子稳稳地挂在了燕子窝下方。

那天晚上,父亲还特意给我讲了“燕居堂上”的典故,告诉我自古以来,人们都把燕子来家里筑巢视为吉祥。

为了方便燕子夫妇的进出,我父母甚至专门为燕子开了一扇窗。

此时,广告牌上那对燕子又飞走了,它们似乎在寻找更多的建筑材料。

爱人轻声叹气:“如今的燕子,只能在广告牌上筑巢了。城里的老房子越来越少,它们找不到合适的梁木。”

“是啊!我们对此也无能为力啊!”我同样带着无奈的语气叹息道。

那天夜里,我注意到爱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可能在怀念去世五六年的父亲吧?

在我记忆中,公公总是温和而充满智慧。他热爱花草,所养的每一盆都能茁壮成长。即便是小鸡,他也尽力养大,不让它们夭折。爱人回忆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们在桌子下养了3只小鸡。有一次,其中一只鸡感冒了,“啃啃”打喷嚏。公公将人吃的消炎药掰开来,喂给小鸡吃。小鸡活过来了,却留下了走路一瘸一拐的后遗症。即便如此,它后来拼命地下蛋,仿佛用这种方式报答公公的救命之恩。

今天,燕子又回来了。只是这次,它们栖息的是冰冷的广告牌,而不是温暖的房梁。

“亲爱的,我们要不要也给这对燕子做一个厕所?”伴侣问,“我想亲手做,就像父亲当年那样。”

“你糊涂了!你把它挂在哪儿?挂在铜牌下面?诊所的人能同意吗?”我笑笑说。

那对燕子似乎习惯了我们的关注,它们依旧忙忙碌碌进行着筑巢活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