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京是数朝古都,而武汉却很难成为都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6 11:31 3

摘要:在古代,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说的是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朝,其实,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还应该包括这几个时期,即五代的南唐,明朝前期和民国。

武汉和南京,就现在城市发展水平而言,综合实力应该差不多。

在古代,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说的是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朝,其实,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还应该包括这几个时期,即五代的南唐,明朝前期和民国。

相对来说,武汉(武昌)作为都城的历史很短暂,东吴前期,孙权在武昌称帝,但很快就迁往南京。元末,徐寿辉的天完政权曾短暂以汉阳为都城,这种小规模的短命政权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就历史地位而言,两者差距巨大,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结合当时的条件来分析一下。

夏商周,中华文明的中心在黄河流域,古都古城密集,南方仅有吴、越、楚等少数几个诸侯国。

一直到唐朝,中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依然是黄河流域。只要是大一统的政权,都城都会选择在北方,尤其是地形险要的“四塞之地”关中盆地,其次就是河洛地区。只有割据南方的政权才不得已在南方建都。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政权都城的首选是南京,而不是武汉?

首先,我们从防御上考虑。

南京是“虎踞龙盘”之地,虽不如关中盆地的地形好,但也是东有钟山(紫金山),西有石头城,南有秦淮河与丘陵,不至于一马平川。尤其是长江,古代被视为天险。在三国两晋南北差时期,自镇江和扬州以下,长江还是一个巨型喇叭口,一片汪洋,宽度在今天的20倍左右,正面渡长江是非常困难的。

相比之下,武汉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敌人可以从四面八方发起攻击,非常不利于防守。

其次,从经济发展程度上来讲,江汉平原长期远远落后于江南地区。

春秋时期,长江下游的的吴越两国经济就比较发达,还一度北上与中原诸侯争霸。而此时的江汉平原,还是云梦泽,基本上湖面和水草沼泽地。

当时的楚国也比较发达,但是都城郢却在今天的湖北荆州。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即使在湖北省内,荆州和襄阳的地位也高于武汉。例如,西汉时期,荆州是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末年,襄阳为荆州治所,武汉还只是一个县级的鄂县,江夏郡的治所在西陵县(治所在今武汉西陵区西部)。三国时期。孙权在鄂州称帝,并改名“武昌”,其地位才显著提升。东汉和三国时期,云梦泽的水慢慢退去,江汉平原才得以渐渐发展,但发展的势头一直很缓慢。

自东晋到南北朝,南方政权之间内部权利斗争,也是两个核心,东面的建康,和西面的荆州,此时的郢州(治所夏口城)地位还很一般。

唐朝时期,荆州是长江中游最大商业城市,而襄阳则是南北交流的关键点,鄂州地位远不及前两者。宋朝的时候,荆州为荆州府,襄阳为襄阳府,而鄂州只是一个州,同一时期,南京为江宁府,几个地方在重视程度上就差别很大。

自唐朝起,江南逐渐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南京紧邻太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粮食、丝绸、盐业资源丰富,足以支撑都城庞大的官僚与军队。而且,无论是唐宋还是明清,南京始终在大运河的节点上,可以保持常年不衰。

武汉周边地区的繁荣,是从南宋时期才开始的,明清时期,武昌渐渐成为“九省通衢”,汉口成为四大名镇之一,但与南京相比仍有相当差距。即使是在明朝初期,湖广布政使司的人口仍然不到江西的一半,一直到明朝中后期,湖北才渐渐和江西、江浙等省缩小的差距。

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政治的延续和世家大族的影响。

江南的世家大族,都是以江浙太湖周边地区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南迁的世家大族也是先在江浙一带扎根。这种情况下,南下的汉人政权不得不依靠他们才能立足,因此,对南方政权来说,定都南京才能取得他们的支持。

自东晋起,南方政权定都南京似乎成了一个习惯,能彰显政权合法性。只有南宋的赵构,实在是胆小如鼠,才把都城定到离长江更远的临安。

综上所述,南京作为多朝古,而武汉在历史没有存在感,是有深厚的原因的。

来源:沙鸥说一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