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毒不食子?帝王家:不,我们吃!这些皇帝,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21 01:22 1

摘要:一个冷知识:虎毒不食子,说的是雌虎。对于雄虎而言,信条一直是“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一个冷知识:虎毒不食子,说的是雌虎。对于雄虎而言,信条一直是“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虎毒不食子的温情只存在于资源充足的语境中,而绝对权力就像一片贫瘠的山林,只能容得下一只老虎的生存。

皇朝帝制时代,掌握绝对权力的皇帝担心继任者提前掌握权力,哪怕继任者是他的儿子。越是“英明神武”的皇帝就越担心这一点。

因为这个难以调和的矛盾,历史上有多位皇帝处死,或间接导致自己的儿子死亡,都有哪些呢?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立了他与皇后卫子夫生的嫡长子刘据为太子。

刘据有卫家、霍家两大家族支持,武帝晚年多疑,周围的宠臣江充等人构陷太子,引发父子反目的“巫蛊之乱”,太子被逼死。

随后朝中一些皇族和外戚打算立宠妃李夫人之子刘髅为太子,汉武帝不喜,诛杀了这一批高官,刘鹘虽然没有受到牵连,却死在了汉武帝的前面。史书上没有记载他是怎么死的,但死的时候很年轻。

最后,武帝只好传位给5岁的刘弗陵(汉昭帝),但又怕其母赵婕妤(钩弋夫人)将来专权,遂将其赐死。

好好一个家庭被他搞得破烂不堪。

唐太宗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亲手将大哥李建成射杀,他四弟李元吉被尉迟恭射杀。

李世民做了皇帝后,原本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但又宠爱四子李泰,让太子觉得储君之位不保,于是出现了诸子夺嫡的局面。

最终他的三子一弟(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五子李祐及七弟李元昌)因谋取帝位,或被杀,或被放逐。

《资治通鉴》载:承乾既废,上御两仪殿,群臣俱出,独留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劼、褚遂良,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

因自投于床,无忌等争前扶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刺,遂良夺刀以授晋王治。

此事令他心灰意冷,想要抹脖子自杀,后来立了李治为太子,导致皇后武则天废唐建周。

此外还有明成祖朱棣也值得一说。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抢了侄子的皇位。他做了皇帝之后五出漠北,三犁虏庭,经常亲征,留太子监国。

太子朱高炽六次监国,但他只能管理四品以下官员的任命,朱棣对此仍然不放心,留六科监督太子行政的一切细节。

如此还嫌不够,待朱棣回到南京之后,把这几个月时间里所有朱高炽干的事情,用了什么人,调动了什么人,用了什么钱,全部驳倒,全部推翻重来,是直接贴在午门上出文告,这是何等的羞辱。

朱棣起初喜欢二儿子朱高煦,便对二儿子说世子多疾,这样多次暗示,最终朱高煦被明宣宗朱瞻基,也就是朱高炽的儿子,装入鼎中用火烤死。

清圣祖康熙

太子胤礽,两立两废,被废黜并圈禁。虽未直接处死,但“九子夺嫡”却是因他而起。

雍正登基以后,他八弟胤禩被改名“阿其那”,囚禁至死;九弟胤禟改名“塞思黑”,折磨致死;十弟胤䄉、十四弟胤禵、三哥胤祉等也都被圈禁。

雍正的三子弘时,因为支持胤禩,被削除宗籍,24岁时突然去世(可能被赐死或抑郁而终)。

汉高祖刘邦

刘邦有八个儿子,待刘邦死后,他妻子吕后对这八个儿子那可真是“除恶务尽”啊。

长子刘肥,险被吕后毒杀,献地保命,善终。

次子刘盈(汉惠帝),是吕后的亲生儿子,因目睹戚夫人被做成人彘,精神受创,沉迷酒色,23岁早逝。

三子刘如意,刘邦曾想废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引发吕后怨恨,刘邦死后,吕后毒杀刘如意(年仅12岁)。

五子刘恢,吕后强迫他娶吕产之女,并毒杀其爱妾,刘恢悲愤自杀,吕后废其国。

六子刘友,吕后强迫他娶吕氏女,但他冷落吕女,被诬告谋反,被吕后幽禁饿死。

八子刘建,病逝,但其子被吕后派人杀害,除国。

在汉有吕后迫害刘邦诸子,在唐则是武则天杀李唐宗室。

开创帝国的一代帝王,死后儿子们落得这样下场,要是死后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唐玄宗李隆基

因武惠妃和驸马杨洎的诬告,唐玄宗一日内赐死三子,李瑛(太子)、李瑶、李琚,史称“三庶人之祸”。

后赵武帝石虎

石虎之子石邃、石宣,因石邃“意图弑父”将其全家处死。后又因石宣杀害弟弟石韬,将其酷刑处死并灭门。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的儿子鲁王朱檀,因服食丹药荒淫无度,被朱元璋施以“髡刑”(剃发羞辱),后不久病逝(虽非直接处死,但属严惩致死)。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疑似处死长子扶苏,通过赵高、李斯伪造遗诏,史学界对此存疑。但秦始皇不喜扶苏,喜欢胡亥,迟迟不立太子,最后才有了“沙丘之变”。

唐朝近半数皇子非正常死亡,汉朝吕后、霍光等外戚集团对皇子威胁极大。明清因制度完善(如明朝宗室圈禁、清朝秘密立储)稍好一些,但代价是僵化。

平均每3-4名皇子中,就有1人死于非命。帝王家的“富贵”,实在是刀尖上的幸存者游戏。

不止父杀子,子杀父的案例也很多。

隋文帝杨坚病重时发现杨广调戏其宠妃宣华夫人,大怒欲废太子,但不久后暴毙。

后梁太祖朱温晚年欲传位给养子朱友文,引发亲子朱友珪不满。朱友珪带兵入宫,亲手弑父,随后自立为帝。朱友珪在位仅半年,即被弟弟朱友贞所杀,后梁迅速衰败。

西夏景宗李元昊晚年荒淫,强夺太子宁令哥之妻,并废其母野利皇后。宁令哥持刀入宫砍伤李元昊,李元昊次日因伤重死亡。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欲废太子刘劭,刘劭得知后率兵夜闯皇宫,弑父夺位。三个月后又被弟弟刘骏(孝武帝)讨伐并诛杀。

不管是出于后妃、权臣的挑拨也好,或者是直接的因为皇位继承冲突造成的父子猜忌,总之,这是权力斗争的必然结果。

在帝王家,父慈子孝是奢侈品,在权力面前,儿子可以是工具,也可以是威胁,甚至……必须清除的敌人。

权力是一剂毒药,在绝对皇权体系下,什么关系都会被权力异化,它能让父子相残、兄弟阋墙,甚至让最理智的人变得疯狂。

来源:时光漫游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