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友深陷舆论风波!卤鹅哥爆红,草根的胜利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21 00:16 1

摘要:甲亢哥中国行的活动在长沙结束了,但热度和人气还是特别高。当地的文旅部门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借助甲亢哥的镜头来展示一下长沙的市井文化和美食风景。

文旅局“翻车”求甲亢哥删视频

以前最会玩流量的那个品牌,这几天却被流量给反咬了一口。

甲亢哥中国行的活动在长沙结束了,但热度和人气还是特别高。当地的文旅部门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借助甲亢哥的镜头来展示一下长沙的市井文化和美食风景。

这个想法嘛,其实挺正常的,没什么问题。

文和友创始人秀存在感翻车

长沙餐饮界的“扛把子”网红品牌文和友,自然成了当地文旅的首选。特别是文和友长沙海信广场店,还成功被选为甲亢哥长沙行的必经之地。

本来这对文和友和当地的文旅宣传来说,都是个难得的机会,结果却被一个人给搞砸了。

后来大家发现这个人当时穿了一身绿衣服,于是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绿色哥布林”。

不过后来大家也扒出了他的身份,他就是文和友的联合创始人翁东华。

不知道是因为太久没接触流量,还是太想表现自己,翁东华的这一波操作直接把文和友多年积累的好人缘毁得差不多了,连普通路人都对他没什么好感了。

不得不说,在甲亢哥去文和友的直播里,翁东华的表现真是槽点满满。

甲亢哥的车刚停在文和友门口,翁东华就拿着个大喇叭在那里喊,情绪激动得比甲亢哥还夸张。

卤鹅哥抢占甲亢哥旁边座位

一群人进了文和友之后,翁东华本来想坐到“甲亢哥”旁边的位子上。结果呢,“卤鹅哥”这个跟甲亢哥关系密切的网红直接一屁股坐下了。

当然啦,了解过甲亢哥行程的人,还有那些八卦过“卤鹅哥”千里追着甲亢哥跑的人都明白,这八成是甲亢哥自己安排好的。

潮汕翁东华不懂得礼让客人

按理说啊,当主人的懂得礼让客人,这不就是最起码的待客之道嘛。可这个翁东华呢,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不知道他是背负着涨粉丝量的任务指标呢,还是咋地,反正他就直接对着“卤鹅哥”说话了:

“卤鹅哥”听到这话,完全是一头雾水,但是也没多说什么,站起来就把座位让出去了。

长沙文和友又被骂惨了

这一幕被直播出来之后,文和友的形象直接崩了。翁东华那强势又带着威胁的态度,把网友们给惹毛了。

网上各种骂声铺天盖地,“太爱出风头”、“吃相太难看”、“一点不尊重人”,甚至还有人说他搞砸了长沙的形象。网友们说得没错。

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卤鹅哥在直播间里就说,他本来要去长沙见甲亢哥的时候,有人给他发消息说,要是敢去见甲亢哥,以后就有好果子吃。意思就是后果自负。

再看看当时的直播画面,翁某华不仅硬要卤鹅哥让座,还为了跟甲亢哥拍照,直接挡在卤鹅哥前面。这操作确实有点过分。

文和友陷舆论风波

就算是为了让卤鹅哥让个座,说他们都是搞餐饮的,其实人家根本不是。

更气人的是,后来还有网友发现,这个卤鹅哥原来是个热心的助农主播,这下大家对翁某华的举动更不满啦。

事情可不止是在评论区里骂几句那么简单了,已经变成好多人在某个平台上给文和友打0.5分的差评,客服还说接到了不少人身攻击的电话。文和友这次真的是被自己人给坑了。

更让人无语的是,文和友看到事情闹这么大,居然只是简单地表示“不予回应”,就应付过去了。

后来,网友们又挖出了翁东华在文和友的经历。他曾在5家跟文和友有关系的企业里当董事或者监事之类的职位,还持有几家公司的股份呢。

有意思的是,翁东华在文和友发展的时候,确实帮了不少忙。根据界面新闻报道,当时文和友成了网红店,吸引了资本的关注,但需要有自己的网红标志。于是,翁东华作为主要设计师,带着团队用从社区搜集来的几十万件老建筑物件和生活用品,打造了那个很有文化氛围的餐饮商业场所——“长沙超级文和友”。

文和友:靠网红综艺打卡还是味道?

这个地方啊,就像是一个迷你版的长沙,各种小吃摊、特色建筑,全浓缩在这里了。来这里玩的游客,不用到处跑就能感受到长沙的市井烟火气。

说实话,我觉得文和友这种模式吧,更像是把餐厅做成了一个文旅项目,看起来花里胡哨的,形式感特别强,其实吃小龙虾只是个幌子,卖情怀才是重点。

这话也不是我说的没依据的,想想文和友能火到今天,不就是靠蹭网红经济的热度嘛!

喜欢看湖南卫视综艺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文和友真正火起来,还得从2013年那档《天天向上》说起。那时候的文和友不过就是街边一家不起眼的小餐馆,虽然客人不少,生意也还可以,但远远谈不上爆火。

直到有一天,《天天向上》请来了文和友的创始人之一文宾。他在节目里端出一盘香得冒油的小龙虾,还笑着说:“长沙人吃虾啊,不讲究环境,靠的就是一股江湖气。”

从龙虾馆到超级文和友

从那以后,文和友就在网上火得不得了。

《天天向上》的粉丝们特别喜欢文和友,成了第一批去尝鲜的人。

文和友也第一次尝到了网络经济带来的好处,订座电话被打得快炸了,甚至还有一堆人专门坐飞机过来打卡呢。

没多久,第二年的时候,文和友的老长沙龙虾馆就开了第二家分店,一家店一年赚的钱就超过了2000万。

再过三年,文和友旗下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50家了,一年能赚3个亿。

文和友不仅享受到了网红经济的好处,还慢慢找到了“场景+情怀”这种能长久发展的路子。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有了后来的“长沙超级文和友”、“广州超级文和友”、“深圳超级文和友”。

你想想,这些店可都是给文和友总部贡献了不少销售额呢。

长沙超级文和友刚开业的时候,就让当地的食客们热情高涨,一天能翻台8次,一年接待顾客超过一千万人次。最厉害的是有一天竟然排了两万桌,直接上了热搜,把文和友的名气从长沙传遍了全国。

广州超级文和友就在广州CBD的太古汇,有三层楼那么高,面积大概有5000平方米。里面的装修特别用心,把上世纪80、90年代广州的老建筑原汁原味地重现了出来。

深圳文和友的繁华与隐忧

就拿试营业来说吧,一天发号都超过了2000个,正式开业的时候更夸张,“排队3000桌”的场面直接火遍全网。短视频平台上关于它的讨论量直接突破了10亿!有人开玩笑说:“要是没在深圳文和友排过队,那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来过深圳CBD。”

深圳这家超级文和友开在罗湖东门老街,那是深圳最早的商业区之一,光是营业面积就有2万平方米,相当于广州文和友的4倍!里面可热闹了,收了几十万件老物件儿,把90年代深圳的街景全都复原出来了,特别怀旧。但同时呢,又用上了高科技和多媒体技术,搞得整个地方既有复古风又有未来感,两种风格放一块儿对比特别带劲。

开业那天啊,直接排到了6万多个号,这事儿又上了热搜不说,连附近的酒店房价和租房价格都被它带起来了。

可是谁能想到呢?眼看着它这么风光,结果现在却开始走下坡路了。

最近听说广州店和深圳店都遇到麻烦了:广州店因为租约到期不再续约,深圳店呢,好多铺面空着,连主打的龙虾馆都关门大吉了。看来文和友是已经过了靠流量红利混日子的那个阶段了。

接下来,它得好好想想怎么靠真本事站稳脚跟,在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才行。

所以啊,这次的事情表面上看是文和友联合创始人一时失误,但实际上反映了这个曾经靠着网红经济赚了不少好处的公司这几年的焦虑。他们太想再来一次流量狂欢,重新把自己包装成网红打卡地了。

可惜的是,这次文和友使了蛮劲儿,却没有接住当初那么多的流量。

文和友,你飘了这么多年,该好好反思下了

你知道吗,当年文和友特别牛气哄哄地喊出了“要做餐饮界的迪士尼”。但其实呢,人家迪士尼真正的杀手锏是啥?是不断推出新内容、打造有生命力的IP啊。

再说了,什么酷炫新鲜的餐厅装修环境,顶多能让顾客一时觉得新鲜。真正能让顾客一直惦记你的,还是口味和服务啊!

结果这次突然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文和友完全没招儿,简直就像站得太高了,压根就没想过会有这一天。要不凭它在中国餐饮圈也算有点地位的,怎么连句像样的道歉或者解释都没发出来呢?最后就剩在评论区疯狂删差评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儿了。

新茶饮 vs 长期主义

其实啊,跟这次甲亢哥中国行里走红的卤鹅哥比起来,就能看出文和友为什么会翻车了。卤鹅哥能火,真不是因为他有多厉害,而是给大家好好上了一课,什么叫真正的“长期主义”。

外媒:中国改变国际形象靠卤鹅广场舞

就连外国媒体都忍不住说:“中国现在靠卤鹅和广场舞,而不是导弹和卫星,来改变国际上的形象。”这话听着有点夸张,不过网友们的话才是最实在的:

之前那些笑话他“蹭热度”的人,最后也服气了,给了一句“草根真牛”。

卤鹅哥的笨拙智慧

卤鹅哥就靠一盒卤鹅证明了一个道理:最厉害的宣传从来不是事先想好的,而是像老卤汁那样,慢慢熬出来的。

这世界上不缺那些精于算计、只顾自己的人,缺的是那种明明知道可能会输得很惨,却还是豁出去拼一把的“愣头青”。

来源:坦荡的青山O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