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善美一早就和敏贤、Daigo、Baraka汇合,BBC摄影师、以及技术保障人员也都陆续到场。
554.伦敦BBC总部
09:10 AM
善美一早就和敏贤、Daigo、Baraka汇合,BBC摄影师、以及技术保障人员也都陆续到场。
整个纪录片小组不过六七个人,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几乎带着一种无声的默契在运转。
大家都明白,这不是一次寻常的外派拍摄,而是一段几乎贴近战地的任务。
“到布鲁塞尔后转机时间非常紧,所有设备必须逐一确认。”Daigo扫视一圈,声音平稳但语气紧凑,
“金沙萨落地后,第一站直奔驻地,24小时内完成前采通联。当地供电不稳定,备用电源和胶片全部单独装箱,不能出任何纰漏。”
善美穿着一件深卡其色工装风外套,内搭浅灰衬衫,搭配利落剪裁的工装长裤,方便行动。妆容干净极了,只简单遮了下眼下的浮肿和嘴角微微泛白的倦意。
她昨晚又哭了一阵,没法见人了,只好冰敷,但还是掩不住眼尾那点残存的红肿,时间都没来得及替她抚平情绪。
她的头发短了一大截——清早给姑姑的发型师好朋友打了电话,几乎是临时起意,拜托对方帮她剪掉了那点原本温柔的弧度。
那些线条曾经柔和、安稳,如今却显得多余。
她没多说,只留下一句:“尽量剪到最短吧。”
在非洲打理头发不容易,这是理由,也像是借口。
那把剪刀落下时,她其实有些发怔,像是默默为这趟行程、也为昨晚那场没能说完的争执,做出一份无声的回应。
Daigo、Baraka和敏贤正在就设备分装与现场联络流程做最后确认。善美站在一旁,认真倾听、偶尔点头回应。她看起来镇定,动作利落,像是指挥着一场行动前的集结。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份“气场”是被现实逼出来的。
这次,她既是主持人、又是策划执行,还要和敏贤一同承担后勤。Daigo留守伦敦,她必须挺住。
太多变数,太多不可预料的状况,她没有退路,也不能出错。
会议结束后,众人穿过BBC大楼,朝外面的停车场走去。
善美的脚步渐渐放慢,身边同事的谈话声被风一阵一阵吹远。
四月的伦敦清晨依旧寒冷,阳光斜斜地照在车窗和她侧脸上,像一道道极细的冰刃。
她打开手机,短信信箱依然空空如也。
昨晚,可以说是今天凌晨——那通电话还在她脑中盘旋。
他的声音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冷,他质问:“甄善美,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意味着什么?”
他说,如果遇到危险,她不肯撤回,他会亲自把她抓回来……
她低头,一边打字一边走向BBC那辆老式黑色商务车:
“学长,我们现在坐欧洲之星前往布鲁塞尔,然后转机去非洲。祝你谈判顺利。”
她犹豫了一下,删掉前半句,只留下:
“学长,祝你谈判顺利。”
发送。
盯着屏幕几秒钟,果然,算了,不用期待回复了。
学长他,现在应该正在会议室里。
走吧!抬起头,深吸一口气,善美拉开那辆老式黑色BBC商务车的车门坐了进去。
车子发动,驶向滑铁卢车站的方向。
巴黎 · 10:30 AM
谈判正式开始。
会议室宽敞明亮,落地窗外,是春季尚未褪寒的灰蓝色巴黎街景。阳光并不热烈,倒像一块磨得极细的砂纸,拂在人身上,钝钝的,有点刺。
文荣重工的谈判代表团一字排开,翔泽坐在正中,神情冷峻,沉着安稳。
对面是法国技术转让方的代表,以及战略合作银行派来的谈判顾问。几张面孔他在资料里早已见过,如今不过隔着一张桌,正式对垒。
开场照例是姿态的较量、立场的博弈。
言辞克制又精密,既有谈笑风生的寒暄,也有意有所指的锋芒。
真正的角力尚未开始,却已经有人在笔记本上飞快修改边角条款,为下一回合做准备。
翔泽一边静静听着翻译,一边在脑中迅速复盘关键节点与各方底线。他并不急于发言,而是在等待那个精准的落点——
他要在最适合的时机,像投下一颗石子那样,打破眼下的平静,改变谈判的重心。
这就是他的节奏。
要像一枚安静的钉子,不动声色地,将主导权一寸一寸钉进这间会议室。
他是来“谈”的,更是来“定”的。
来源:熊本一家人1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