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全力锻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07:47 1

摘要:“刚入行时,一道工序5个人围着设备转,干一天下来浑身是汗;现在智能化改造后,单人在空调房里就能轻松操作,省下的精力全用在了技术创新上。”近日,嘉兴中润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向诗文站在整洁明亮的生产车间里,指着运转有序的智能设备感慨道。

转自:嘉兴日报

■撰稿 蒋彧淼 朱亚忠

“刚入行时,一道工序5个人围着设备转,干一天下来浑身是汗;现在智能化改造后,单人在空调房里就能轻松操作,省下的精力全用在了技术创新上。”近日,嘉兴中润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向诗文站在整洁明亮的生产车间里,指着运转有序的智能设备感慨道。

这位从一线维修工成长起来的技术带头人,带领团队每年为企业创收超500万元,其经历正是嘉兴高新区、高照街道总工会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缩影。

“设备升级了,工人的能力必须跟着‘升级’。”向诗文说,智能化转型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对产业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不仅要会动手操作,更要会思考、能解决复杂问题。老员工得跟上技术迭代的节奏,年轻员工要快速积累实战经验,人才梯队建设一刻也不能停。”

如今,他牵头成立大师工作室,专注培养研发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拥抱新质生产力,对我们产业工人来说,就是从‘小我’融入‘大我’,既要练强技能,更要找到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向诗文说。

眼下,培育适配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工人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课题。在雅莹集团,产业工人的“成长密码”同样清晰可见。作为深耕制造业、见证中国制造业崛起的民营企业,雅莹正以科技创新与文化艺术融合为方向,争当新质生产力发展“排头兵”。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产业工人就是连接‘动力’与‘资源’的关键一环。”集团工会副主席钟英亮表示,企业始终围绕“思想有方向、成长有通道、发展有平台”培育产业工人,车间班组里,“学习强国打卡榜”“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等活动让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日常;“五大学院”(商品分院、创意设计分院等)与“五大训练营”(雏鹰、蓝鹰等)联动,为工人提供全周期、全领域技能培训;多维度人才发展通道更让工人既能向管理岗位进阶,也能深耕技术成为业务专家。

不仅如此,雅莹集团每年还开展技能大比武、评选“工匠之星”、推行师徒结对,通过宣传优秀工匠、提炼创新成果,在企业内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让产业工人在助力企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中实现价值。

推动产业工人队伍持续壮大,制度保障是“压舱石”。连日来,嘉兴高新区、高照街道总工会职工之家内,工会干部、委员、常委们围绕《关于健全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产业工人技能激励机制的建议(初稿)》展开热烈研讨。“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这就要求让技能真正成为硬通货。”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丁珏瑾提出,应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引导更多资源投入技能培养领域,破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的方向性、主动性、结构性问题,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

超1万名职工参与思想政治引领建设工程,28场“送教进企”活动让980名职工实现技能跃升,4场区域性技能竞赛点燃产业工人比拼热情,1人获评全国劳模、1人入选大国工匠浙江培育对象……今年上半年,嘉兴高新区、高照街道总工会的一系列扎实举措,不仅让产业工人队伍“强”起来,更让辖区企业深刻意识到,高素质产业工人正是撬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点”。

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嘉兴高新区相关负责人给出明确施策方向,将从政策精准倾斜与薪资挂钩技能两方面发力,充分激发工人队伍的技能学习积极性。

在政策制定层面,高新区将聚焦人才引进、培育、评选、奖励等全链条环节,注重兼顾不同岗位工人的实际特点,尤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专精特新”企业的优秀人才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以精准政策供给助力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与此同时,为打通工人技能提升的内生动力,嘉兴高新区还将发布行业技能人才市场工资价位及工资指导线,通过明确薪资水平与技能等级的挂钩机制,引导工人主动参与技能学习、投身能力提升,形成“学技能、涨本领、提收入”的良性循环。

“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公共资源倾斜力度,同时扩大公共租赁住房对产业工人的保障覆盖,让产业工人能安心扎根、潜心钻研,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筑牢坚实的人才根基。”该负责人表示。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