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中国外贸“晴雨表”的义乌,这个日均客流量超22万人次、年出口额近6000亿元的“世界超市”,自然成为焦点。
2025年4月,美国对华商品加征125%关税的“核弹级”政策落地,全球贸易链剧烈震荡。
作为中国外贸“晴雨表”的义乌,这个日均客流量超22万人次、年出口额近6000亿元的“世界超市”,自然成为焦点。
但令人意外的是,当外界以为义乌会“风雨飘摇”时,市场里的老板娘们依旧忙着接单、打包,中东客商挤在圣诞用品区讨价还价,非洲采购团对着新款蓝牙音箱拍视频直播……
这座城市的“抗压密码”,藏在市场多元化的布局、供应链的极致弹性,以及中国制造的底层韧性里。
“美国订单?我们早就不靠它吃饭了!”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五金工具的汪楠,一边给沙特客户打包样品,一边对记者说。
她的店铺对美出口占比从2018年的70%降到如今的15%,而中东订单三年翻了五倍。
这背后是义乌商户的集体选择:“一带一路”国家、东盟、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已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数据显示,2024年义乌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达4133.4亿元,占总贸易额的61.8%。其中,拉美市场增长24.4%,非洲增长16.4%,东盟增长26.2%。
就连最“美国化”的圣诞用品产业,也把重心转向东南亚——2024年,义乌圣诞用品对美订单占比从28%降至15%,但东南亚市场填补了62%的缺口。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早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初期,义乌政府就牵头组织商户“全球拓荒”。
如今,义乌已在全球布局46个“Yiwu Selection”品牌集合店,覆盖韩国、迪拜、厄瓜多尔等地,2024年意向订单超10亿元。
更“聪明”的是,部分商品通过墨西哥、智利等中转进入美国市场,绕开关税壁垒。
一位经营万圣节面具的老板娘直言:“美国人以为加关税能逼我们降价?我们的货柜从墨西哥上岸后,终端售价反而涨了20%。”
在义乌商贸城三区,一款“会唱歌”的智能圣诞树让欧洲客商挪不开眼——蓝牙传感器控制灯光变化、手机APP调节音乐曲目,售价是传统产品的3倍,却依然供不应求。
这是义乌商户应对关税的“杀手锏”:用技术创新和功能升级,把“薄利多销”变成“厚利少销”。
玩具厂商的转型最具代表性。过去生产塑料公仔的工厂,如今用3D打印机快速切换生产线,推出磁吸关节机器人、编程积木等产品,价格翻倍仍被抢购。
雨伞品牌RST甚至玩起“黑科技”,推出紫外线感应自动开合的防晒伞,在欧美市场售价高达39美元,是普通雨伞的4倍。
一位老板娘笑道:“老外愿意为‘中国智造’买单,关税加再多也不怕。”
这种升级离不开供应链的极致弹性。
义乌拥有210万种SKU(商品品类),4000台3D打印机能在数小时内切换产品线,而“小单快反”模式让工厂接100件订单也能当天出货。
例如,一家原本依赖美国市场的圣诞灯厂,三天内转产中东风格的LED挂饰,成功拿下迪拜客户的紧急订单。
在义乌江北下朱电商村,95后创业者小李正用AI工具生成西班牙语产品视频。
他开发的智能宠物喂食器,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卖到墨西哥,全程用Yiwu Pay人民币结算,“省去美元汇率波动风险,利润反而更高”。
这正是义乌应对关税的“数字化武器”:用技术打通全球贸易链路,让“中国标准”成为新规则。
当然,并非所有商户都能轻松过关。
在义乌福田街道,一家圣诞用品厂的仓库堆满滞销的南瓜灯,聂老板苦笑道:“美国客户突然取消订单,这批货价值300万,只能转内销做万圣节主题咖啡馆装饰。”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义乌对美直接出口下降23%,约3%的商户(100余家)陷入停工。
但更多人在危机中找到新出路。
经营帽子的龚老板娘,把对美出口占比从70%压到50%,同时学习西班牙语开拓南美市场,甚至在小红书开账号卖国潮设计款,“内销订单涨了3倍,比外贸利润更高”。
而玻璃制品企业则组团到坦桑尼亚建厂,利用当地原材料和免税政策,产品直销东非。
“关税就像季风,只能吹动表层浪花,撼动不了海底的洋流。”一位义乌商家的比喻,道出了这座城市的生存哲学。
义乌的韧性,本质是中国制造的三个底层优势:
首先是供应链不可替代性:整合长三角20万家配套企业,83个海外仓、17条国际班列形成“链式生存”网络。
其次是极致成本控制:通过自动化改造、原料配方优化,义乌小商品离岸价常是终端售价的1/10,即便加征125%关税,到岸成本仍低于海外同类产品。
最后是市场敏感度:从发现抖音爆款到量产上架只需3天,比ZARA“快时尚”还快。
站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顶楼俯瞰,满载货物的卡车川流不息,不同肤色的采购商穿梭于7.5万个商铺之间。
这里没有悲情叙事,只有务实的生存智慧: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义乌老板娘们选择早起学西班牙语、熬夜调试AI工具、把生产线搬到非洲……
这种“打不死的小强”精神,或许才是中国制造最可怕的竞争力。
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义乌的突围不是奇迹,而是把‘全球化’拆解成210万种商品、480万次AI匹配、100条物流路线后的必然。”
当世界还在争论“脱钩”与“封锁”,义乌早已用行动证明:真正的贸易,从来不怕关税壁垒。
来源:一乙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