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苋菜当心这些“假苋菜”鱼目混珠,怎么精准识别?看这些地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06:03 1

摘要:“野苋菜”很多人爱吃,不仅仅对它“颜值”的青睐,更多的是在乎于野苋菜的风味与口感比较独特。与人工专业种植出来的“野苋菜”相比,似乎风味与口感更胜一筹。

“野苋菜”很多人爱吃,不仅仅对它“颜值”的青睐,更多的是在乎于野苋菜的风味与口感比较独特。与人工专业种植出来的“野苋菜”相比,似乎风味与口感更胜一筹。

但是,我们在村头地里看到的“野苋菜”是一个“笼统”的称呼,是“苋科”中65属850多种“苋菜”的“总汇”。

图片01):人工种植出来的苋菜

根据各种苋菜的外观株型特征,野生苋菜有很多种类。也许我们钟爱“打野”的野生苋菜,还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野苋菜。

下边,我们就来分享一下这些不同的“野苋菜”长啥样?如何对它们进行精准识别?

“皱果苋”(绿苋菜)在田间的植株高度约为20㎝~30㎝,地上茎直立。

常由基部散射出3~5个分枝。它的叶片是卵形或者卵状椭圆形,先端渐尖(有一小芒尖)微凹,叶面上常有“V”字形白斑,背面为淡绿色。

花穗比较小单一,着生在茎叶顶端。不同的小穗再在顶端形成较大的“圆锥花序”。

图片02):野生绿苋菜地上植株

“皱果苋”绿苋的胞果扁圆形。以种子繁殖为主(繁殖量比较大,一穗种籽约有2万颗,亦即可以形成新的植株约2万株)。

一般情况下,苗期在3~4月份于田间出土齐苗(天气已经暖和),在6~10月份为营养与生殖生长重叠交叉期(可多代生长发育),7月份种籽成熟。

在乡野之中,常被乡邻朋友们采摘来吃的“野苋菜”其书面语称之为“反枝苋”,有的地方又称为“人苋菜”“西风谷”。是一年生种籽繁殖的草本植物。

“野苋菜”(反枝苋)在田间的植株高度约为20㎝~80㎝,全植株植体上有短柔毛,苞片顶端有针刺状。

地上植株茎直立,不分枝或者少有分枝。

“野苋菜”(反枝苋)的叶片“菱状卵形”或者椭圆状卵形(叶片较之前者稍有差异)。先端锐尖或者微凹,基部为楔形,全缘(全缘的情况多一点)或者波状缘。

图片03):反枝苋(野苋菜)(常采摘)

“野苋菜”(反枝苋)花序为“圆锥状花序”,比较粗壮,有顶生花序也有腋生花序(前者“绿苋菜”只有顶生花序)。

“野苋菜”(反枝苋)胞果扁卵形至扁圆形。以种子繁殖育苗为主。每株野苋菜可产生新种籽几万粒,且有广适性,生命力强大。一般情况下,脱落的种籽分布在土层2㎝以内,但深埋的种籽也有比较高的萌芽能力。有资料显示,野苋菜(反枝苋)的种籽,即使深埋土层10年,照样可以生出健壮的幼苗植株,可见其生命力的顽强程度。

“野苋菜”(反枝苋)幼苗植株的出土时间,一般情况下在3月底4月初,4月中旬和5月上旬是“野苋菜”(反枝苋)在田间齐苗的高峰期,花期在7月~8月,果期在8~9月,边成熟也脱落,只要温湿条件达到要求,又可以萌发出一批新的幼苗植株。

“刺苋菜”也是“苋菜”中的一种,不过人们称它为“假苋菜”,是针对“野苋菜”(反枝苋)的不同株型特征而言的。

图片04):刺苋菜地上植株(野生植株)

“刺苋菜”与“野苋菜”一样,通身都有花序和果穗,但不同的是它的果穗很有区别。它的花序有“雄花”与“雌花”之分。雌花序簇生于叶腋,雄花序集生于顶端(圆锥花序),这就是它们之间的最大区别点。

此外,刺苋菜(假苋菜)的地上直立茎多分枝,叶片较野苋菜,绿苋菜更“细长”“柳条”,而且叶片的先端还有细刺。

叶片基部楔形,全缘,柄长1㎝~8㎝,两侧有“细刺”,刺长5~10mm。

刺苋菜在田间的出苗期在4月份~5月份,花期在7月份~8月份,果期8月份~9月份,胞果可以边成熟边开裂,让种籽自然散落,随风或者流水传播。种籽生产量较大,一株刺苋菜,可以产生数万粒种籽。

“凹头苋”地上植株生长势弱,高10㎝~30㎝,常常伏卧在平地上,野外比较好识别。但凡在农村“打过猪草”的60后,70后基本上都认识它。

图片05):凹头苋菜植株(野生)

“凹头苋”基部常分枝,基部颜色有绿色,偶或亦有紫红色。

叶片卵形或者菱状卵形,先端钝圆而有“缺刻”(准确的说叫“凹缺”)。叶片基部宽楔形,全缘,有时也有植株“稍呈波状”。

叶柄长1㎝~3㎝(无细刺),花簇生于叶腋,生在植株顶端或者分枝的顶端,形成直立穗状花序或者“圆锥状花序”。

以种籽繁殖为主,在田间地头的出苗时间为5月~6月(比绿苋菜,野苋菜,刺苋菜出苗时间都迟),幼苗植株比较多,花期在7月~8月份,果期在8月份~10月份。

一株凹头苋,可以产种籽“几千粒”或者“几万粒”,与植株本体的健旺生长发育有关。

“雁来红”老来少,人称“三色苋”的野苋菜,也是人们常见,采摘食用最多的野苋菜。

图片06):野生雁来红~老来少~三色苋菜

“雁来红”老来少三色苋,与前边介绍的“野苋菜”最大的识别点就是它的叶片。

“三色苋”的苋菜叶片也是卵形,或者椭圆形披针形,绿色叶片之中常夹杂有“红紫色”,随叶脉延伸(有时还夹杂有其他色彩,但比较少见)。

叶片先端“钝尖”稍有微缺,内有小凸尖。全缘或者波状缘。

花序生于叶腋或者整个植株顶端(穗状花序),胞果卵状长圆形。

“三色苋”田间株高80㎝~150㎝(比较高),茎秆粗状直立,有分枝,株型树冠比较开阔,喜肥水,耐盐碱。常有人工栽培。

“腋花苋”与前边介绍“野苋菜”最大的识别特点有2个:

图片07):野生腋花苋菜的地上植株

一是腋花苋株型特征比较“散”,从基部开始,腋花苋就开始“多分枝”,然后每个分枝上又形成第二级分枝,分枝愈多腋花穗就越多,花期正旺时,满树都是“腋花”。

腋花苋的地上植株高约30㎝~50㎝,斜卧在地面上生长,茎淡绿色,多分枝且有条纹。

腋花苋叶片菱状卵形或者倒卵形,没有柔毛。叶片顶端微凹有“凸尖”。叶片基部楔形,叶全缘或者稍有波纹状。叶柄比较纤细而且很短。

腋花苋的花穗着生于地上植株的各个叶腋处。胞果卵形。以种籽繁殖为主。花期在7~8月,果期在8~9月份。与“刺苋菜”(假苋菜)同时段生长发育。

“山苋菜”书面语叫“牛膝”,但很多人称它为“山苋菜”,概因它是“苋科”植物吧。

图片08):野生山苋菜~牛膝地上植株状态

牛膝在田间的株高约30㎝~100㎝。根细长丛生圆柱形。地上茎直立“方形”有条纹。

在节间有“膝状膨大”,且有对生的分枝。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叶形,对生,先端长尖,基部楔形或者宽楔形,全缘无波纹。

叶片正反两面都有柔毛,叶柄长约5~20mm。穗状花序腋生或者顶生。胞果为矩圆形,花期在7月~9月,果熟期在9月~10月份,乃多年生草本植物。

图片09):野生山苋菜~牛膝地上植株状态

“繁穗苋”地上植株高约100㎝~200㎝,强分枝少见不分枝,茎秆光滑或者粗涩,幼苗植株上有柔毛,茎绿色或者淡红色,有条纹。

“繁穗苋”的叶片有2种,地上植株上部叶片为“菱形披针形”,下部叶片为“菱状卵形”。

长约8㎝~15㎝,宽约4㎝~7㎝,先端渐尖基部狭窄,楔形全缘。

图片10):野生的繁穗苋~西天谷地上植株

“繁穗苋”为顶生和腋生花穗,分雌花穗和雄花穗2种,花穗为紫褐色。种子近圆形稍扁平,淡黄色或者棕褐色,基部有微突的种脐。

“繁穗苋”的全生育期比较短,3~4个即可完成生活史,较耐旱(因为它的根系比较发达,可在壤土之中向下生长30㎝~40㎝)。

“繁穗苋”花期在6月~7月份,果期在8月~9月份,以种籽繁殖为主,适应性较强,可在贫瘠薄砂和盐碱地上健壮生长发育。

图片11):野生的繁穗苋~西天谷地上植株

来源:清江鹤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