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块钱买什么?便利店肉包能买仨,公交早餐就一片面包加豆浆?这性价比,资本家看了都流泪。
一、早餐刺客,专扎打工人
八块钱买什么?便利店肉包能买仨,公交早餐就一片面包加豆浆?这性价比,资本家看了都流泪。
打工人早上被闹钟追杀,现在还要被公交早餐背刺,建议改名叫"早八刺客专列"。
二、移动早餐车=移动细菌培养皿高峰期公交挤得前胸贴后背,这时候发早餐?包子汁蹭西装,豆浆洒皮鞋,韭菜盒子味腌入味。
防疫三年白干,现在全车共享口水早餐,建议卫健委连夜出逃。
三、创收写在脸上,吃相过于难看
公交公司就差把"我要搞钱"贴挡风玻璃上了。
空调费刚涨完,早餐费又续上,下一步是不是要收"座椅加热费"?
建议直接开直播打赏,让乘客众筹修轮胎。
四、服务型变异成销售型
公交本职是准时送达,现在整成早餐推销员。司机一边飙车一边喊"亲要不要加个茶叶蛋",安全员改行当收银员。
下次建议开通KTV公交,堵车时还能靠卖话筒回血。
五、伪需求制造机
真当白领是傻子?便利店5分钟搞定的事,非要在摇晃车厢练杂技。
不如开发"公交美甲""地铁烫头",把早晚高峰变成移动商业街,彻底实现通勤GDP内循环。
公共服务玩商业套路,就像食堂大妈突然搞私房菜——既没那本事,还败光好感。
真要解决民生问题,先把公交车厢异味治治,把晚点率降一点,少整这些花式割韭菜的烂活儿。
当老百姓是海绵呢?挤挤总有水分?
来源:吕迎春教授填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