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黄翀不幸去世!晚年生活落魄不堪,疑因过度融入角色引发疾病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20 16:45 1

摘要: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满怀期待的打开电视,然后追着这个反腐题材的刑侦剧看。

看到演员黄翀去世的消息,我第一反应竟然愣住了。

这位曾经在屏幕上那么鲜活的人,现在竟然永远消失了!

01

记得2002年《黑洞》热播时,我还是个刚毕业的初中生。

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满怀期待的打开电视,然后追着这个反腐题材的刑侦剧看。

但黄翀饰演的这位"小芮",可是个内心复杂的大反派,阴狠毒辣却重情重义,为了老大甘愿赴汤蹈火。

那场和陈道明的对手戏,至今都是无人超越的经典表演。

但任谁没想到,二十年后我们再次看到他的名字时,竟会是出现在讣告上!

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曾经的《黑洞》剧组,已经有四位演员相继离世了!

像肖荣生、杜玉明,现在又加上黄翀。

剧里的黑帮老大们活得轰轰烈烈,演员们却在现实中黯然退场,这种现实与电视剧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翻开网友的评论里,有一句直戳人心:"剧还在各大平台重播,人却已经不在了。"

02

黄翀当年毕业于北电表演系93级,是正儿八经科班出身。

183的身高、硬朗的外形,当年一度成为女孩心目中的偶像!

但他除了拍摄过《黑洞》外,还在张纪中版《射雕英雄传》里饰演了陆冠英,在《情满珠江》等众多影视剧中,塑造过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然而这些角色并没有让他翻红。

就像很多实力派演员一样,提起他的名字时,观众可能一时还有点想不起来。

但只要说出角色名字时,众人才会"哦"的一声恍然大悟。

03

有网友在报道中,翻出关于他晚年生活的画面,让人看了后不由得泪目

2015年被粉丝拍到,在北京某老旧小区独居,身体瘦得几乎都认不出来。

邻居还反映,有时候他的口中,经常会自言自语,甚至抱怨墙壁里有声音。

尤其是最后一次的视频,在网络上一直都流传很广,他头发凌乱、神情恍惚地在对着镜头说话。

别看他一直住在北京的老胡同,但家里最值钱的,却是一台二手的索尼相机。

有网友发现,就连常年服用的精神类药物,也是当地最便宜的。

原来电视剧里的江湖大哥,出了戏也是个住着老破小、还要被病痛折磨的普通人。

04

我从各种采访报道里,特意梳理出五个特别值得思考的点:

第一,演活角色是以消耗生命为代价的
为了饰演《黑洞》里的毒贩,他深入城中村和瘾君子同住两个月。

最极端的是拍精神异常戏份时,他还曾连续三天不睡觉,就为了寻找到那种状态。

这种投入精神真的令人敬佩,但这种透支也令人担忧。

第二,早年的求救信号被当成段子
在2005年一次采访中,他总是笑着开玩笑,说能听见"墙里有电钻声"。

没想到十年后被确诊精神分裂症,那次采访里他说的其实是幻听症状!

第三,银行卡比履历表靠谱多了
翻开他的往日简历,参演过几十部影视作品,还和很多大牌合作过。

但这些履历,并没能让他在生病后,住进更好的医院,甚至到了晚年,他连取暖费都需要东拼西凑。

第四,聚光灯外没人记得你是谁
他家里唯一的装饰,就是拍摄《黑洞》时的剧照。

到了后来,剧组聚餐不再通知他,陈道明获奖庆功时的来宾名单中,也再没有了他。

这种心理落差真的比贫穷更可怕。

第五,认清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他在病中经常反复说:"要是再高五厘米,早就能演男主角了。"

其实他试镜过四百多次,大多数的角色都被别人抢走。

05

黄翀的遭遇看似特殊,其实也折射出常人都会面临的困境:

1)重视精神健康
体检时别忘了做心理评估,就像感冒一样简单。

精神科医生跟我说:"大部分精神疾病如果早期干预,是完全可控的。"

2)存钱比想象更重要
理想虽然很重要,但先要保证你能病得起、活得起。

建议至少存够6个月的生活费。

3)学会适时认输
不是每部戏都要当主角,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成功。

4)保持现实的温度
再辉煌的事业也比不上一顿家常便饭。

黄翀晚年最怀念的是剧组的大锅饭,并不是得奖时辉煌一刻。

5)建立真正的社交圈
远离圈子后他才发现:这些年结交的大多是"剧组的熟人",真正的朋友是少得可怜!

当我们在重温那些经典剧集时,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黄翀",正在被遗忘的角落里,独自挣扎......

来源:千寻说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