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之光 | 张锦:她的数学课,有爱的温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23:08 1

摘要:教育伟业,植根于细微之处,绽放于坚守之中。在平凡的岗位上,教师们以课堂为田,以育人为耘,他们是学校前进的坚实力量,更是莘莘学子成长路上的点亮者。日复一日,他们用匠心打磨教学,用耐心倾听困惑,用爱心滋养心灵——无声之处,惊雷渐起;平凡之中,卓越自成。

教育伟业,植根于细微之处,绽放于坚守之中。在平凡的岗位上,教师们以课堂为田,以育人为耘,他们是学校前进的坚实力量,更是莘莘学子成长路上的点亮者。日复一日,他们用匠心打磨教学,用耐心倾听困惑,用爱心滋养心灵——无声之处,惊雷渐起;平凡之中,卓越自成。

本系列将持续记录这些动人的教育故事

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世界

感受温暖而坚韧的育人之心

张锦,蒲江县五星学校教师。2016年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后,她选择扎根乡村教育,在五星学校担任小学数学教师,至今已走过八个春秋。八年来,她始终承担班主任工作,并负责学校数学教研组建设,默默耕耘在教育教学一线。

在张锦的教育理念中,“唤醒每一个灵魂的成长”是她不懈的追求。曾经,有一名学生对数学充满畏惧,上课低头不认真听课,作业也完成得十分潦草。张锦没有急于批评,而是在课后与他耐心交流,先是肯定了他“计算速度快”的优点,再委婉地指出缺点。随后,她每天为这位学生量身定制练习题,公开表扬他的点滴进步,私下则与他共同制定“错题整理计划”。一个月后的班级数学计算竞赛中,原本信心不足的他不仅第一个交卷,而且全对、书写工整。他激动地对张锦说:“老师,我以前觉得数学是洪水猛兽,现在一点也不怕了!”

这样的故事在张锦的教学生涯里数不胜数。她常说:“学生进步一分,我就成长十分。”为了更懂学生,她坚持阅读研究教育心理学,把“因材施教”从口号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策略。

在张锦的数学课堂上,她总有办法让枯燥的数字和公式变得生动有趣。记得教“圆的周长”时,她没有直接抛出公式,而是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圆形物品——玩具汽车车轮、圆形饼干盒、自制的圆形教具,让学生们分组测量、计算,在动手操作中推导圆周率的奥秘。“数学不是纸上的符号,而是生活里的规律。”张锦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她的教案本上,永远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这道题可以结合学生喜欢的动画角色改编;那个知识点适合用游戏竞赛的形式巩固。为了让学困生跟上进度,她利用午休时间开设“数学小灶”,用“星光银行存折”“减免作业”等当奖励,把抽象的“分数运算”变成“分水果”的趣味实践,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就掌握了重难点。

基于多年的教学反思与实践,张锦总结出独具特色的“三趣教学法”,形成了系统的教学策略体系。一是将数学知识融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从而真正理解数学的实用价值;二是积极组织多样化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三是设立多维评价指标,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张锦的办公桌上摆放着陶行知的名言:“教育是点燃,不是灌输。”这句话是她教育实践的生动写照。在传授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时,她没有直接讲解假设法,而是让学生扮演“小鸡”和“小兔”,通过角色扮演和“抬脚法”的直观演示,在欢声笑语中理解解题逻辑。为了让学生感受“对称美”,她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建筑的对称特点并绘制对称图,尝试剪纸创作,让数学与艺术碰撞出火花。

天道酬勤,德艺双馨。张锦的爱心播撒和辛勤耕耘终于收获了丰厚的回报。八年来,她所带的班被评为“蒲江县先进班集体”“2022年度‘红领巾奖章’二星章”,并荣获“蒲江县教育系统教坛新秀、蒲江县小学数学学科优秀教师、蒲江县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八载春秋,张锦以爱心为帆,以智慧为桨,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海洋中,引领一批批学生驶向梦想的彼岸。在新时代教育改革浪潮中,她不忘初心、默默奉献,用行动诠释着教育的价值与幸福。

来源:升学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