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大峪乡东峰村有个人,名叫彭柯,用灵魂铸就了千首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8 23:02 1

摘要:一个在乡镇、区委、 市局当过书记、局长的党员领导干部,在从事繁忙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 笔耕不辍,自强不息,写下了几百万字的工作学习笔记和大量的日记,退休后整理和撰写了六十多万字的《彭柯文集》、《彭柯自传》,最近又驰骋文坛,整理并撰写了千首诗集。

作者|张书成

一本厚厚的《彭柯诗集》摆在我的书桌上,厚厚的一本诗集,总共一千二百多首。看了几遍,我的心竟像一泓平静的湖水,泛起了涟漪。

一个在乡镇、区委、 市局当过书记、局长的党员领导干部,在从事繁忙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 笔耕不辍,自强不息,写下了几百万字的工作学习笔记和大量的日记,退休后整理和撰写了六十多万字的《彭柯文集》、《彭柯自传》,最近又驰骋文坛,整理并撰写了千首诗集。

细细地研读这些用灵魂铸就的诗,感觉他仍然像过去在领导岗位上干工作时一样,依然是宝刀不老,雄风犹在!

这些诗,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直截了当的农民诗形式,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农民真挚炽热的思想感情,对文学特别是诗歌执着的热爱,对没落腐朽的社会丑恶现象的无情讽刺和鄙视,可以说, 是一部用灵魂铸就的诗集。

彭柯出生在山大沟深的丹凤县大峪乡东峰村,自幼家境贫寒,生计艰难。

八岁起就开始上山挖药材,用卖药材的钱交学费,给母亲买药治病;九岁起就开始担柴翻山越岭到商镇集市上去卖,用卖柴的钱交付上学的花费,同时还帮家里买油买盐;他靠着顽强的意志读完了高中。

二十二岁被组织选拔到赵川公社担任党委副书记,组织带领群众兴修农田、植树造林、科学种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调到蔡川公社担任党委书记后,与群众心往一处想,汗往一处流,修地、筑路、 拉电,干得风生水起,誉满山乡,后被调到商镇公社担任党委书记,因率先推行土地承包到户的责任制而被罢免职务,但他毫无畏惧,据理力争。后来终于得到组织上的认可,并被破格提拔到竹林关区担任区长、书记。

当时,竹林关区遭受了特大洪水袭击,他不叫苦,不畏难,发动干部群众抗洪救灾,开展生产自救, 帮助灾民度过了难关,又多方联系,争取资金,拉通了高压电,建成竹林关东新街,改建了黄郭公路.....

到商洛地区建筑工程总公司担任党委书记时,面对管理混乱、人心涣散的局面,他大胆改革,创新管理,使不景气企业起死回生,一跃成为先进企业。

在市扶贫办任职时,他深入贫困村调研、论证,提出了“扶贫资金到户”的工作新思路,得到了国家扶贫部门和省市领导的重视,为全国大规模开展扶贫资金到户工作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基础资料和可行思路。

这些,在他的诗集中有浓墨重彩的描绘:《去赵川上任》、《开通蔡川公路》《蔡川修地七年》、 《在商镇再次试行责任田》、《竹林关抗洪救灾》、《架设竹林关高压线》、《创出新路》、《引进世行贷款》、《培养企业家队伍》、《抓工业小区建设》等百篇诗文就是他一行行闪闪发光的足迹……

作者简介:张书成,男,生于1956年12月,陕西丹凤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政府公务员。省作协、商洛市作协、市诗歌学会会员、县作协理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国家及省市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数百篇(首),部分作品被收入《采芝商山》《丹凤文学》丛书。出版散文集《棣花细语》《棣花纪事》等。

来源:文化的大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