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284有客押韵、注释、古音、今韵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20 10:26 1

摘要:在编写《周音》时,我认为夷为i韵,之-夷押韵i。但现在看来,之为虚词,不应视为韵脚,马-绥-夷,押韵o。因为夷从大,具有i o 二象性,可以押韵o。

诗经284-1有客押韵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i/o二象性,✤o的鼻音二象性、✜i的鼻音二象性)「」

1.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有萋有且,敦琢其旅。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2.言授之絷,以絷其马。薄言追之,左右绥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o

□□□□,□□□●。□□●□,□□●□。□□□●,□□□●。o

附注:

1、本诗押韵较为规则,主体是偶数句押韵,也即,ABCB。

2、在编写《周音》时,我认为夷为i韵,之-夷押韵i。但现在看来,之为虚词,不应视为韵脚,马-绥-夷,押韵o。因为夷从大,具有i o 二象性,可以押韵o。

3、第一阕:信,不参与押韵,抵触了偶数句押韵规则,可能是讹字。=?

诗经第159篇《九罭》:

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於女信处。鸿飞遵陆,公归不复,於女信宿。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

其中,信处vs信宿形成类比,为近义,指的是爱住多久就住多久,诗人以周天子的口吻讽刺身边的大臣没有什么能力,但赖在朝廷不走,而自己心仪的大才(比作鸿雁)却不来朝廷,一去不返,诗人痛恨自己没有能力招徕大才,身边只有小才(比作小鱼)。

在本诗中,那个不住宿的白马人才,正好契合《九罭》中的鸿雁,诗人都是站在周天子的视角,痛惜人才之失,高才不为我所用之遗憾。那么,本诗中的宿宿-信信,形不成类比,何况押韵上抵触偶数句押韵的规则,因此,我认为:

①宿宿→信宿。为前人错简,或抄错。

②信信→信处。为前人错简,或补录错误。

也即,本诗理应写为: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 有客宿,有客信

与《九罭》的措辞类似。

因此,我对正文做出更正。

1.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有萋有琢其旅。有客宿,有客信

2.言授之絷,以絷其马。薄言追之,左右绥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o

□□□□,□□□●。□□●□,□□●□。□□□●,□□□●。o

4、敦为㨃的讹字,诗经中出现过,两者甲骨文金文同源,指的是从两边向中间冲压,南阳方言至今有此说,一般读作dei,普通话读作dui,正字为:㨃。

因此改正。

5、且为苴的讹字,指的是老虎,可理解为:且=苴=菟,通假字,古音du。而菟=虎。何况,在甲骨文苴从虎,似乎一直与老虎有关。传抄古文字苴也从虎。以前也查看过,沮字也从虎。

由此看来,且-虎-菟三者在上古存在密切关系。

因此,予以改正。

诗经284-2有客注释1

2.言授之絷,以絷其马。薄言追之,左右绥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o

□□□□,□□□●。□□●□,□□●□。□□□●,□□□●。o

附注:已修改几处讹字:宿宿→信宿,信信→信处,敦→㨃,且→苴。

1、苴:=菟=虎。通假字。申国和楚国称老虎为菟、苴。以前分析过,见: 诗经265-1栖虎押韵 ;

2、萋:荒草萋萋。

有萋有苴=路边野草茂盛,老虎出没。

呼应下文: 琢其旅。 =从两面不断袭击其队伍。其中

①㨃:从两边向中间挤压。前面讲过。

②琢:雕琢,引申为袭击。也可理解为:=椓、啄,通假字,打击。

3、信:任凭,放心。

信宿=一直住下去。

信处=一直安静呆下去。

诗人在描述一些过客的情形:大部分客人都在这里心安理得住着,甚至不想离去,暗喻人才在自己这里长期驻扎,不愿离去,透露出诗人作为周天子对自己政绩的肯定。人才住在我这里不离开。

诗人把自己的朝廷比作旅店,将人才比作来往客人,这也符合上古政治现实:人才被朝廷重用,才不舍得离开,而不被朝廷重用,则有选择其他国家效力的权利,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去自如。诗人作为周天子,表明大多数过客一旦住下就不愿离开,也明示自己的朝廷对待人才优厚,人才不愿意远走他乡投奔他国,在自夸政治开明。

4、薄言:=甫而。通假字。刚刚,马上。诗经中多见,不赘述。

5、绥:=随。通假字。跟随。诗经中遇到绥=遂=满足的情况较多,也遇到绥=拖着地的情况也较多。看来,绥字在上古的通假指向不同,存在多样性。

言授之絷,以絷其马。薄言追之,左右绥之。 = 言授之絷,以絷其马。甫而追之,左右之。 =有个客人很奇怪,我招呼他住店,已经把绳子递给他,让他拴马,但他不理会我,径自离开。我马上吩咐手下追他,但手下也跟随他离开了。。。

其中

①言:动词,说话,与后面的薄言=甫而通假不同。言在诗经中只有这两种意思,一个是动词,言语;一个是虚词,=而,通假字。

②絷:=羁。通假字。马笼头,用于拴马休息。奔跑时,不带马笼头。现代仍有此义,例如,羁縻。

③左右:诗人的手下,而非客人的手下。左右指的是立在地上的左右,而客人的队伍是骑着马,在赶路。

前人对此误解很多,主要是诗人省略了客人拒绝住店的镜头。只写到诗人招揽客人住店,然后直接说前去追客人,中间省去客人拒绝。

其实,这正是诗人的写实:客人根本就没有搭理诗人的挽留,闷着头朝前走,转瞬即逝。所以才引出诗人的:薄言=甫而。赶快之义。

前人还常常误解客人最终回头了,让手下追了回来,终于住店了。。。其实,这是前人误解了末句: 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6、淫威:泛滥的威仪。形容架子很大。

已经暗示出,客人非但没有理睬诗人的招揽,甚至也没有搭理诗人手下的追赶劝说,而是离开了。这才引起诗人的郁闷与惋惜。

7、孔:=甚、很。通假字。诗经中多见,不赘述。

降福孔夷= 降福夷=降下福禄甚平。

这是贬义,是诗人的诅咒。但愿上天给你降下的福禄平平。为何诗人如此咒骂?因为诗人觉得客人不识抬举,不仅不搭理我,竟然还顺带拐走了我的手下!!!

诗人前面大篇幅自夸,描写自己政通人和,路过的人才无不常驻不走,可偏偏这个奇怪的客人不仅不搭理我,还拐走我的得力干将!你不是傲气吗?我咒你福禄平平。。。

前人误解太多,不再赘述。

诗经284-3有客上古音大概

dui co dui co, dui bui ci bo. dui di dui du, du do ci co. dui co ding du, dui co ding du.

2.言授之絷,以絷其马。薄言追之,左右绥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ding do di di, di di ci bo. bo ding dui di, do dui do di. ci dui ding cu, dong bui cong dui.

□□□●,□□□●。□□□●,□□□●。□□□●,□□□●。o

□□□□,□□□●。□□●□,□□●□。□□□●,□□□●。o

附注:已修改几处讹字:宿宿→信宿,信信→信处,敦→㨃,且→苴。

1、苴从且,古音du。发生了d→j辅音腭化。

2、㨃从享,享从高,古音co,发生了c→d辅音演化。也发生了鼻音化,例如,敦今音dun。

3、宿从席,席从石,古音do。发生了d→s辅音擦化。

4、处从虎,今音chu,可知虎古音du。结合沮从虎,苴从虎,苴=菟=虎通假,可知,虎上古为d辅音,而非我在编写《孔子音准》时误以为的c辅音。也即,在本诗中,且=苴=菟=虎,是一连串的通假,古音du。

因此,有必要对《孔子音准》进行追溯修订。

5、絷从执,古音di。发生了d→zh辅音腭化。

6、淫从壬,壬从千,千从十,古音ding。发生d→辅音零化。

7、夷从大,古音dui。发生了d→辅音零化。

8、威从女,从戊,古音cu。发生了c→辅音零化,i o二象性。 但可能不存在c辅音环节,而是女的古音bui直接演化,b→辅音零化。

诗经284-4有客今韵

1.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有萋有㨃硺其旅。有客宿,有客信

2.言授之,以其马。甫而追之,左右之。既有淫威,降福夷。

□□□●,□□□●。□□□●,□□□●。□□□●,□□□●。o

□□□□,□□□●。□□●□,□□●□。□□□●,□□□●。o

附注:已修改几处讹字:宿宿→信宿,信信→信处,敦→㨃,且→苴。

1、且→苴→菟→虎。通假字。应一步到位修改为虎字,避免后人继续误解。

2、絷→羁。通假字。马笼头。

3、薄言→甫而。通假字。刚刚。马上。诗经中多见,不赘述。

4、绥→随。通假字。跟随。

5、孔→甚、很。通假字。诗经中多见,不赘述。

6、琢→硺。通假字。击打。可以不改,因为二字并无本质区别。

以上只考虑通假字,并未考虑古今音变,可视为版本一。

7、马→驹。近义。驹-虎-旅-宿-处,现代押韵u。

8、夷→微。近义。稀少。微-威-随-追,现代押韵ei,因为ui=wei。

9、马→队。不同义。纯粹为了押韵。根据上文可知,这位客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队伍,旅。这样,队-追-随-威-微,现代押韵ei。同上。

于是,出现版本二,20250420上午10:18

1.有客有客,亦白其。有萋有㨃硺其旅。有客宿,有客信

2.言授之,以甫而追之,左右之。既有淫威,降福甚微

来源:pluiepoc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