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哥说戏】之四十七: “四艺”才子万子琰 《金婉钗》剧才华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20 10:09 1

摘要:万子琰(1917—1961),山东曹县人;豫剧舞美设计,豫东知名舞美设计师,曾任朱集市工商联聘任文昌墨职员、商丘市红星剧校画师、商丘市豫剧团首席舞美设计师。为初创时期商丘市豫剧团的舞美设计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艺”才子万子琰 《金婉钗》剧才华现

——记曹县籍知名舞美设计师万子琰老师

文/酆鸿

万子琰(1917—1961),山东曹县人;豫剧舞美设计,豫东知名舞美设计师,曾任朱集市工商联聘任文昌墨职员、商丘市红星剧校画师、商丘市豫剧团首席舞美设计师。为初创时期商丘市豫剧团的舞美设计做出了重要贡献。

万子琰生于书画之乡,耳渲目染,孩提时期的他渐渐喜欢上了绘画。后入私塾读书,因天资聪颍、才学过人,尤其擅长作画,深得师友之喜爱,被誉为精通“四艺”的才子。

1945年,万子琰逃荒到朱集市(今商丘市),先以卖画为生,后充当街道文书。因书画、文字功底出众,1950年被朱集市工商联聘任为文昌墨职员。施展其给画的才华,

1953年秋,为充实商丘市(县级市,即今梁园区)红星剧校师资力量,万子琰被调入该校任教,任画师,为该校首任舞美设计。半生落拓,

今得安身立命之地,万子琰以强烈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他首先设计制作了《白蛇传》《牛郎织女》两剧的灯光布景,展现了其杰出的绘画才华,赢得了剧校上下的好评。

随着剧校演出活动的日益增多,万子琰的视野更开扩,阅厉更丰富,参与制作的艺术日渐提高。他溶中国水彩画、西洋油画之特点于一身,集浮雕、泥塑之技巧于切末之中,设计制作了《张羽煮海》《陈妙常》《李闯王》《屈原》《画皮》《马兰花》《白莲花》等二十多出戏的布景,道具、人物造形,为剧团节约了大量资金,并取得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如在《李闯王》一剧里,他以麻包、粗布、硬纸、木料等原料,制成全剧将士的服装、头盔、各种兵刃。再在《屈原》《画皮》《马兰花》的服装、道具制作中,他运用泥塑艺术制成大头、面具、鬼头、栩栩如生。万子琰的舞美设计得到了梨园名流的肯定,也获得了戏迷观众的好评。

1955年,商丘市委、市政府将红星剧校改为商丘市(县级)豫剧团,万子琰为首席舞美设计。剧团排练神话剧《白莲花》,他别出心裁的舞美设计,惊艳观众:帷幕启开,眼见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目睹者顿感心旷神怡,似入仙境;接着一股云烟喷过,缓缓张开的莲花嫩芯之中,白莲仙女飘然而出。该设计为全剧增添了诗情画意,也为刚刚建立的商丘市豫剧团赢得了声誉。成为初创时期商丘市豫剧团舞美设计的奠基者。

1957年,商丘市豫剧团排练《金婉钗》时,万子琰从剧本整理到舞美设计制作,从绘景到人物造型,无不交口赞叹。这是熔铸了他半生的艺术精华,也是他艺术创造的新高峰。

1960年,万子琰英年才华正得施展之际,天妒奇才,他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而此刻正需雪中炭的万子琰,却接到剧团劝退职的命令。身心交瘁的万子琰,生活无着,以卖字画为生,直至病逝。

2025年谷雨晨草就于于酆水河畔

后记:撰写英年早逝的万子琰老师事略,由来已久。苦于材料难觅,迟迟没敢动笔。今得曹南文史学者、律师武老师相助,才有万子琰老师事略初稿与诸君相见,在此向武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也冀希知悉万子琰事迹者,斧正并提供资料,以便充实完善之,致谢!

作者:酆鸿,戏曲爱好者、地方文化痴迷者,曹南田村里人;参编、撰写地方文史资料十余部;系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山东梆子戏迷票友联谊会理事,曹县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办公室主任,偶有作品见诸报刊。

来源:灃水河下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