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祥子永远没明白,他被困在底层,是没看懂这5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9 05:43 1

摘要:和一个刚毕业的小伙伴聊天,她说想给自己同学骗来自己公司上班,因为人多好玩,但是大概率对方不会来。

和一个刚毕业的小伙伴聊天,她说想给自己同学骗来自己公司上班,因为人多好玩,但是大概率对方不会来。

而后又提到另一个同学,估计这个也不会来,因其不想上班,不想有班味,不想变得憔悴。

听闻她的言论,旁边有人诧异道她怎么没有班味。

这简单呀,因为她还年轻,也因为这个年纪正是奋斗的大好年华,正处于朝气蓬勃中……

这让我想起了老舍笔下的祥子,在《骆驼祥子》中,他也曾年轻,有梦想,充满干劲,为拥有自己的一辆车而努力拼搏。

但现实却一次次给予他打击,经历了三次三落的买车过程后,他选择在世间沉沦,如行尸走肉般的活着。

祥子永远没明白,他之所以被困在底层,并不是因为他不够努力、不够吃苦,而是没看懂这5点。

01

误区1:相信“努力就能翻身”

查尔斯史考伯说:“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到北平谋生的祥子有一个执念,那便是攒够一百块,买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

为此,他努力了三次,体验了得到后又失去的心情,最终不抱任何希望,而放任自己堕落。

第一次,他用了三年时间攒够了一辆黄包车的钱,拥有了心心念念的车。

但是却在战乱年代,为了两块钱而前往西直门,即使他听说那里有人抓车,但还是去了,然后不出意外的被抓了。

第二次,祥子在刘四老爷那租车,继续赚钱,以买上自己的黄包车。

这次他被自己的客户曹先生连累,被调查曹先生的私家侦探敲诈,将钱都骗走了。

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刘四老爷的女儿虎妞向其示好,他接受了,两人步入婚姻。

第三次,虎妞给他买了一辆车,但后又因为虎妞难产而死将车卖了办葬礼。

祥子以为,攒够钱买上新车,就可以当体面人。

为此,他可以天不亮就出车,风雨无阻,甚至拉车拉到吐血。

但他却不明白,阶级固化,底层向上流动的通道被资本与权力垄断。

他要翻身是极其难的,并非努力就能做到,还需要学会借势。

就像现在的我们,内卷的本质是努力陷阱,996,乃至007也换不来阶级跃迁。

但学会借势,比如不少人通过自媒体实现了阶级跃迁。

02

误区2:用“苦行僧”模式对抗命运

诸葛亮说:“静以养身,俭以养德。”是说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而祥子的节俭却到了一个极端,他不抽烟不喝酒,拒绝社交,一心只想攒钱买车。

另外,他还不敢生病,害怕因病耽误了赚钱。他这种苦行僧的方式,所导致的后果也严重。

一个是心理压力大,最终崩溃了,特别是在虎妞难产去世后,他彻底丧失了希望。另一个是身体透支,因长期营养不良而拉不动车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过度透支,只会反噬生命力。这无益于实现理想。

网上有外国人问,为什么中国人不像他们一样,每个人都打两三份工?

因为普通人做一份主业,还兼职一份工作,没有休息时间,其身体会受不了,亚健康会成为常态。

罗素说:“努力工作,享受休闲!”

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一味的努力,和拼命工作,最后却没时间享受,就本末倒置了。

平常我们可以建立可持续努力的模式,比如工作上采用番茄工作法,专注工作一阵,而后休息一下。

正如约翰·列侬所说:“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休息才能让生活更完整。”

03

误区3:把“工具理性”当生存法则

卡耐基说:“成功来自于85%的人脉关系,15%的专业知识。”

而祥子却错误地将车认为是自己的命根子,比人情更重要。(工具理性是指人们通过使用工具和技术来达到特定目标的理性行为。)

他拒绝帮助曹先生,只因担心会白费力气;比如他对小福子的愧疚,最终演变成了逃避。

而事实上,当小福子自杀后,祥子失去了最后的救赎。

他最后沦为那样的结局,是其社会关系网断裂的结果,他成了孤家寡人。

林肯曾言,人生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就是与他人的友谊。

这其实是说情感投资,人际关系是底层突围的一个隐形阶梯。

网上有人热议,好的阿姨是不流通的。主家为了留住阿姨,能将阿姨的家人一起打包照顾到,比如给阿姨的孩子包学费包工作等。

不过,我们也要认识到,人脉的本质是价值交换,而非饭局上的应酬。

我们可以建立“弱关系”网络,比如加入行业社群,链接上该群的资源。

04

误区4:用“非黑即白”定义人生价值

“任何事物都不是非白即黑的,到处都是灰色地带。”

群里有人分享人们执着于对错,进而产生情绪,影响对这个世界的体验。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其实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而祥子的人生,则被自己的执念所困,最后走不出来。

他认为当个好车夫,娶个好媳妇,就是幸福。还有他对“体面”的偏执,比如不拉包月,导致收入断崖式下跌。

毕淑敏在《女心理师》中刻画了一个为实现人生理想,不择手段的女心理师。

女主为了赚钱,她卖过劣质化妆品,也为了开心理工作室而和不喜欢的人结婚。

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当时如果不卖那些劣质化妆品,女主就要饿死了。

而祥子处于社会底层,就应该挑赚钱多的路走,而不是为了体面放弃多挣钱的机会,而这也间接导致了他堕落的结局。

对于现代的普通人,特别是处于底层的,没有第二选择。

就像网上讨论了多年的话题,小镇青年融不进去的大城市,而又回不去的故乡,人被困在大城市躺平还是回家乡堕落的二元论里。

但事实上,人生可以拥有多种可能性。

就像粥左罗,通过写作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就像一些外卖员做直播探店,也能月入过万。

05

误区5:用“麻木”掩盖精神死亡

鲁迅先生认为,麻木不仁是国家的第一大弊病,是一个社会的灾难。

经历过三次与梦想擦肩而过后的祥子,堕落了。

他不再拉车,而是改为抽大烟,抢生意还骂人。甚至到后来,他连祥子这个名字都懒得叫了。

他的悲剧,本质在于由人变成了赚钱机器。就像现代打工人沦为社畜,失去了自我认同。

想要不被外界同化,拥有穿越周期的力量,就需其精神拥有韧性。

一个小伙伴说,会拥有现在的自己,是运动拯救了自己。在其难过和悲伤时,就出去跑步,跑着跑着,人就好了,身心皆是如此。

我们可以建立精神锚点,比如阅读,比如运动,以避免走入精神死亡的境地。

就像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的那样:“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写在最后

要想走出祥子的悲剧,跨越其陷阱,就需要做以下升级:

首先,我们要明白,努力并不等同于成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努力是改变命运的基础,并非一定会如愿。

看清社会结构,才能更好地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计划,通过借势而行,以达目的。

就像有的人喜欢画画,做画画博主,有的人喜欢读书,做读书博主,而有的人喜欢美食,做美食博主。

其次,生命最重要。相对于工具理性,保持身心健康,才能在人生有限的时间里,拓展其可能性。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活出更好的自己,体验到生命的魅力。就像赚钱,是为了让钱为我所用,实现心中理想,而不是被钱困住,失去自己。

最后,明白实现人生突围,并非是孤勇。我们可以建立人生支持系统,重塑人生价值。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来源:玲珑蜻小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