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安远县的江西易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晖光电”),只见全自动化的产线正在忙碌地制造纳米级的薄膜产品。经过翻片、清洗、原片黏贴以及多次镀膜等工序后,一块看似普通的透明薄膜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呈现出精密的无序纳米银网结构。
刘新权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鄢朝晖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安远县的江西易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晖光电”),只见全自动化的产线正在忙碌地制造纳米级的薄膜产品。经过翻片、清洗、原片黏贴以及多次镀膜等工序后,一块看似普通的透明薄膜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呈现出精密的无序纳米银网结构。
在光电显示领域,作为ITO薄膜的核心原材料,高品质的ITO靶材曾是被国外企业垄断的材料。如今,这一局面被易晖光电打破——凭借自主研发的叠层无序纳米银网透明导电膜不仅打破中国科学院列出的35项“瓶颈”技术中的2项,还实现了国产替代,更以4项国际PCT专利、23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在全球新一代透明导电膜技术领域抢占制高点。
据了解,易晖光电是国内唯一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透明导电膜研发制造企业,叠层无序纳米银网透明导电膜是易晖光电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2022年10月,惠州易晖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安远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江西易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该公司以触控屏为主的产品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
该公司研发负责人林清耿介绍,易晖光电研制出的叠层无序纳米银网透明导电膜技术是自主核心技术,实现了国产替代。对比依赖国外专利技术的ITO和金属网格技术,该公司的技术有更优的光学和电学性能以及其它突出的热功能。通过磁控溅射与激光蚀刻结合,无须模具即可实现超窄边框线路,具有高透光、高导电、高柔韧等特点,可以降低材料成本,大幅度提升导电性能,彻底摆脱对国外技术路径的依赖。
“由于我们的产品通过了车规级的可靠性检测,我们将技术应用于汽车玻璃天幕,芯片星空膜在白天可以很好地起到防晒、隔热效果。保留天幕功能,夜间则化身为透明的星辰大海,并实现流星划过、星座闪烁、奔赴星海等动态效果,让汽车天幕变身‘移动星空影院。”林清耿介绍。
技术红利正辐射多领域,产品应用场景覆盖触控显示、智慧车载、建筑幕墙、钙钛矿新型光伏等各领域。应用叠层无序纳米银网透明导电膜膜后的触控屏,触控响应速度提升15%,良品率高达98%;终端客户则将其用于高端柔性屏生产线,降低替代进口材料成本;建筑幕墙结合电致变色技术,实现“智能调光+发电”一体化……一块膜,正在打开千亿级市场空间。
从实验室的纳米银网,到车载天幕的璀璨星河——易晖光电在透明薄膜上的创新之路,已然成为中国民企在硬核科技突围下的缩影。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创新密码?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上千万元,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易晖光电总经理彭熠介绍,公司希望通过技术革新,让“中国智造”在全球高端产业链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
“一块膜,背后是一条产业链。”该公司正围绕“1+3+新增产业板块”战略布局——以叠层无序纳米银网透明导电膜技术为核心,向智能触控模组、智慧车载器件、新型LED器件三大板块延伸,同时拓展钙钛矿光伏、电致变色玻璃等新兴领域。现在,公司已与相关头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叠层无序纳米银网透明导电膜导电膜将应用于汽车天幕、智能车窗等产品,并出口至日本、韩国及欧洲市场。
易晖光电将触角延伸至上下游,联合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在无级调光领域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并与赣南师范大学在光电性能提升方面开展研究合作;横向与高校共建“材料+钙钛矿”联合实验室,布局下一代光伏技术。
易晖光电智慧工厂厂房。
透明导电膜制成的应用于汽车内部的星空膜效果图。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