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麦克阿瑟接管并重建战后的日本,离开时受到日本民众欢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9 22:00 1

摘要:1945年8月,随着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无条件投降的宣言传遍全球。美国政府迅速任命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为盟军驻日最高司令官,肩负起接管并重建战后日本的重任。

1945年8月,随着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无条件投降的宣言传遍全球。美国政府迅速任命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为盟军驻日最高司令官,肩负起接管并重建战后日本的重任。

1945年8月30日,一架运输机降落在日本神奈川县的厚木机场,机舱门缓缓打开,麦克阿瑟将军走出机舱。

抵达东京后,麦克阿瑟迅速展开了他的接管工作。他的第一步行动,便是派遣精锐部队包围了天皇官邸,将裕仁天皇“请”入其中,实施了实质上的软禁。

这无疑在日本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日本民众忧心忡忡,担心天皇的安危,更害怕失去这位他们心中的“神明”后,日本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麦克阿瑟

裕仁天皇被困于宫中,心中也是忐忑不安。为了探明美国方面的真实意图,他紧急召见了时任日本首相的吉田茂,并委托他前往与麦克阿瑟进行交涉。

吉田茂深知此行任务艰巨,但为了国家的未来,他还是硬着头皮接受了这一使命。而当他踏入麦克阿瑟的居所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羞辱。

麦克阿瑟授意士兵,迫使吉田茂只能从偏僻的小门进入,而禁止他走正式的大门。面对这样的侮辱,吉田茂起初坚决拒绝,试图从前门硬闯。

可当他真正面对麦克阿瑟那凌厉的目光时,所有的硬气都化为了乌有。在回答麦克阿瑟的提问时,他只能唯唯诺诺,点头称是。

麦克阿瑟

即便如此,麦克阿瑟仍要求吉田茂必须使用美国下级回答上级时的特定措辞,以彰显日本的“下级”地位。吉田茂虽心中愤慨,但为了国家的利益,他还是按照麦克阿瑟的要求说了出来。

吉田茂将麦克阿瑟的态度带回后,裕仁天皇意识到,是时候他亲自出面了。1945年9月27日,裕仁天皇亲自前往美国大使馆,拜访了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在裕仁面前,故意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他身着便装,佩戴着一副墨镜,显得异常随意,完全没有将裕仁这个战败国的天皇放在眼里。

他既没有向裕仁行礼,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只是象征性地与裕仁握了握手。随后,他命令摄像师为两人拍摄了一张合影。照片中,麦克阿瑟高大威猛,表情盛气凌人;而裕仁则显得矮小瘦弱,神情恭顺谦卑。

麦克阿瑟与裕仁天皇

这张照片被美国方面取名为《父与子》,意在讽刺裕仁天皇在麦克阿瑟面前的卑微地位。

当这张照片在日本报纸上刊登后,整个日本社会都为之哗然。日本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今却被一个外国人如此轻视和羞辱,这让日本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至此,麦克阿瑟成功地打破了日本民众心中天皇的威严形象,为自己在日本立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外界甚至流传着一种说法,称麦克阿瑟在日本的地位就如同太上皇一般,连日本天皇见了他都要毕恭毕敬、唯唯诺诺。

而为了保住天皇的地位和自身的利益,保皇派可谓是绞尽脑汁,甚至不惜使出了 美人计。

裕仁天皇

而原节子,就在这场政治博弈中不幸成为了牺牲品。原节子出生于 1920 年,来自日本一个普通家庭。家中兄弟姐妹众多,生活十分拮据。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15 岁的她在姐夫的引荐下,踏入了演艺圈,开启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原节子拥有出众的外貌和迷人的气质,她凭借着精湛的演技和不懈的努力,在演艺界迅速崭露头角。她出演了多部电影,每一部作品都展现了她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尤其是在二战期间,她拍摄了大量宣传日本军国主义的 “国策电影”。在这些电影中,她塑造了许多英勇无畏、忠诚爱国的形象,成为了当时日本家喻户晓的明星。

而日本投降后,原节子的演艺事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她曾经参演的 “国策电影” 被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遭到了批判和抵制。她的形象一落千丈,陷入了迷茫和困境之中。

麦克阿瑟

就在原节子感到无助和绝望的时候,日本的保皇派和旧贵族们将目光投向了她。他们认为原节子的美貌和名气,足以吸引麦克阿瑟的注意。

如果能够通过她来影响麦克阿瑟的决策,或许就能保住天皇的地位和他们的特权。在保皇派和旧贵族们的威逼利诱下,原节子被迫接受了这个任务。

为了让自身的举动看起来不那么带有明显的企图与目的性,日本天皇授意日本政府精心筹备了一场盛大的晚会,并邀请了原节子与麦克阿瑟出席。

当麦克阿瑟踏入晚会现场,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年轻貌美、气质出众的原节子身上。原节子在前来参加晚会之前,早已知晓了天皇交付给她的重任。

原节子

她深知自己肩负着保全天皇制度的使命,而这或许是她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在晚会上,她主动向麦克阿瑟示好,而面对美人的投怀送抱,麦克阿瑟没有拒绝,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份暧昧。

自那以后,原节子便成为了麦克阿瑟的情妇。在与麦克阿瑟相处的过程中,她时常在枕边轻声细语,屡次劝说麦克阿瑟不要废除日本的天皇制度。

麦克阿瑟原本就有意力保天皇制度,毕竟维持天皇的存在,对于他稳定日本局势、确保对日占领政策顺利实施有着重要意义。在听到原节子的“枕头风”之后,他顺水推舟,做了个顺水人情,答应了原节子的请求。

在日本天皇看来,天皇位置得以保留,是他精心谋算的结果。可实际上,这不过是麦克阿瑟为了实现自己对日政策目标的一次策略性尝试罢了。

裕仁天皇

他深知,保留天皇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安抚日本民众的情绪,减少占领过程中的阻力,从而更顺利地推行自己的改革计划。

虽然天皇制度得以保留,但美国为了彻底消除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神”一般的地位,于 1946 年,迫使裕仁天皇向日本全国发表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人间宣言》。

这份宣言中最主要的一条内容,便是天皇对于自身“神化”的自我否认。这彻底打破了日本民众长期以来对天皇的盲目崇拜,让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天皇与自己的关系。

从那之后,日本的天皇彻底失去了实权,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存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紧接着,麦克阿瑟对日本的宪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举措,便是废除了“神道教”在日本宗教中的特殊地位。

神道教作为日本的传统宗教,长期以来与天皇制度紧密相连,是维护天皇统治的重要精神支柱。麦克阿瑟的这一改革,进一步削弱了天皇制度的社会基础。

麦克阿瑟还积极推动日本妇女的解放运动,赋予她们选举权,让她们能够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他还强令日本政府颁布《工会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保障日本工人拥有包括罢工权在内的合法权益。

也正因如此,麦克阿瑟在日本赢得了众多民众的崇拜。对于那些曾经生活在社会底层、饱受压迫的穷人来说,麦克阿瑟的改革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还为了彻底制约日本,对日本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编。他下令遣散大部分日本军队,只保留了一小部分作为日本的自卫队。

当时,日本国内存在大量对战争抱有狂热态度的激进分子,他们听闻这一消息后,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强烈不满。他们聚集在一起,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口号,要求麦克阿瑟收回成命。

面对日本激进分子的强烈反对,麦克阿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迅速想出了应对之策。

他命令自己所带来的军队和所有重型武器时刻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在日本人流量最多的地方开展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展览会。

裕仁天皇

一排排身姿挺拔的士兵整齐列队,一架又一架装满了弹药的飞机从日本上空呼啸而过。那场景让日本民众和天皇都感到心惊胆战。尤其是日本天皇,他几乎要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大军事威慑力吓破了胆。

在如此强大的军事压力面前,日本激进分子们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他们纷纷偃旗息鼓,再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麦克阿瑟的决定。

在国际局势方面,中国国内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已经败退台湾。面对苏联和中国这两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深感在东亚地区必须扶持自己的势力,以维护其在该地区的利益。

而韩国和日本,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一定的工业基础,成为了美国的首选。出于意识形态对抗的目的,美国深刻认识到帮助日本重建经济的重要性。

裕仁天皇

在麦克阿瑟的主导下,战后美国积极帮助日本恢复经济。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更是给了日本一份巨大的工业订单。这份订单也是让日本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就实现经济复苏的关键。

麦克阿瑟来到日本的五年后,他终于要离开这个地方了。在他离开的那一天,日本民众自发地来到街道之上,夹道欢送麦克阿瑟。他们高喊着,称呼麦克阿瑟为国父,眼神中满是对他的不舍。

甚至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麦克阿瑟还曾收到过几十万封来自日本民众的信。在这些信中,充满了对他的感激。

这个美国上将或许从未想过,有一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会对他产生如此热爱,甚至这种热爱高于他自己祖国人民对他的热爱。

来源:环球Tal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