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8日一大早,纪台镇孟家村村民孟祥孝就在大棚内忙活起来,挺拔的植株之间,一个个紫色的茄子泛着油光。“推广种植优质高产新品种是助农增收的‘金钥匙’。”孟祥孝大方地说着自己的致富“密码”。
寿光融媒讯(记者 王静)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走进寿光,看乡村特色产业,土特产“特”在哪里?
4月18日一大早,纪台镇孟家村村民孟祥孝就在大棚内忙活起来,挺拔的植株之间,一个个紫色的茄子泛着油光。“推广种植优质高产新品种是助农增收的‘金钥匙’。”孟祥孝大方地说着自己的致富“密码”。
纪台长茄畅销市场,关键因素之一便是顺应市场需求。近年来,纪台镇积极推动长茄新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从长茄的品种、口感、外观等方面,分级建立标准,鼓励辖区育苗企业、种植户引进先进品种,保证了“纪台长茄”这一品牌影响力长久不衰。品牌让“菜篮子”更有力量,也让“纪台长茄”更有含金量,“中国蔬菜看寿光,寿光茄子看纪台”已成为各地客商的共识。此外,纪台镇重点打造以长茄为首的特色产业,通过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纪台长茄”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识使用许可,并被纳入2021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在稻田镇崔岭西村,西红柿早早就被预订走了。当地菜农说,当科技与农业完美结合,这种酸甜的味道,能把你瞬间拉回到儿时的无忧时光。
西红柿植株每天要受到光照10个小时以上,在全自动化大棚内,装备了自动水肥一体机、滴灌、自动放风机、电动喷淋、植物补光灯等设备,此外还有生物防控、熊蜂授粉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一眼看上,一尝爱上,一生难忘。我们这个西红柿一入口,先是酸,再是甜,然后是绵绵的香,能让人找到小时候的味道。”这句话是不少种植户的“心声”,因为他们相信“崔西一品”有这样的“硬核”实力。
从2020年开始,稻田镇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崔西一品”蔬菜品牌就是其中之一。除了引进优良品种,稻田镇还一直在致力于建设自己的种业硅谷,不断为寿光农业注入“芯”动力。目前,稻田镇拥有草莓西红柿,马寨黄瓜、博洋甜瓜、桂河芹菜、王婆香瓜、燎原果蔬等40多个优秀品牌,其中多个获评国家、省级单体品牌。
在寿光,像纪台镇、稻田镇这样的农业特色产品、农民致富缩影还有很多。
近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公布了2025年第一批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名单,寿光市的浮桥萝卜、化龙胡萝卜、孙家集长茄、寿光毛蚶、寿光螠蛏5个特色产品入选《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近年来,结合各镇街特色,寿光不断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当前,“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种”格局正逐步形成,已开发利用“桂河芹菜”“浮桥萝卜”“寿光大葱”等16个“国标”农产品,以及“文家韭菜”“斟灌彩椒”“纪台长茄”等30多个“土字号”地标特色产品,打造出纪台茄子、孙家集苦瓜、洛城丝瓜、古城番茄等多个“一镇一品”品牌,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不断激活乡村发展动力,奏响产业兴旺乐章。
此外,为全面展示和提升寿光特色产品整体实力和形象,高品质推进更好潍坊建设,添彩“好品山东”,菜博会期间,寿光将同期开展特色产品提升行动——菜博会特色产品展。届时,寿光将在寿光晨鸣大酒店、万华大酒店、温泉大酒店同步开设展位,本次产品展分为地理标志产品、老字号产品、特色农产品、手造文创产品四个展区,共计35个品种、80余类产品。
特色文创——塑造城市文化品牌
随着小城经济的蓬勃发展,地标产品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热潮。这一现象背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国家对乡村产业的大力扶持。记者在采访中一个明显感受是:乡村特色产业根植于农业农村特定资源环境,涵盖特色种养、特色加工、特色食品、特色制造、特色手工业和特色文化等产业,具有特色鲜明、乡村独有、农民主体等相对优势特征。
“我们村的棉袄花色鲜艳、款式新颖,不管是网上直播带货还是线下销售,卖得都很火。从去年开始,一直是常年加工备货。”台头镇三座楼村妇联主席耿晓庆说,三座楼村的棉袄产业发展壮大,跟村里的非遗手工布艺乡绣有密切关系。数十年来,这个村的妇女以手巧闻名周边,她们大都会做乡绣,主要有虎头鞋、虎头帽等服饰,以及“年年有余”“麒麟送子”“鸳鸯戏水”等主题挂件饰品。目前,村里拥有多位乡绣非遗传承人。
而在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寿光市非遗手造文化街”,老粗布织造、剪纸、草编、木雕、核雕、陶艺、汉服等20多个非遗手造店铺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客流。“取一块黄色面泥制作身体,搓成水滴状……看,这就是孙悟空的眼睛,需要仔细粘上去。”正在捏孙悟空造型的寿光面塑技艺传承人单晨兵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他们站在单晨兵的身旁,满眼的好奇与惊讶。展位不远处,寿光范氏泥塑传承人范光正在捏制作品《菜乡姑娘》,该作品将菜乡文化和泥塑技艺结合起来,具有浓厚的菜乡生活气息……
2024年12月1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寿光市齐民大宴烹饪技艺、怀师拳、斟灌安贞堂吊全风疗法三个项目成功入选,获评数量居潍坊市各县市区第二位。截至目前,寿光市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已达12项。
近年来,寿光市依托三圣文化和特有的非遗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了对当地特色非遗项目的申报力度,目前,卤水制盐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寿光蔬菜生产习俗、仓颉造字的传说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寿光还不断加强非遗人才培育,指导非遗相关企业及传承人开发了夙沙氏盐创、慕云楼砚雕、大吉祥葫芦、北孙香包、三座楼乡绣等非遗特色文创产品。
从舌尖到指尖,从历史到未来,寿光完成了一次次多维立体的品牌突围。这场“破圈”之旅,不仅是特色产品的展示,更是城市发展理念的输出——当文明与现代科技同频共振,当文化底蕴与创新生态深度融合,寿光向世界证明:一座城市的魅力,既能承载千年文明的厚重,也能在创新中做好文明的传承。
来源:寿光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