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9日早7点30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完成21.0975公里的赛程。
今日休息,没有炒股的事,就是闲聊。
说说什么心态的人能活得开心,赚得到钱吧!
1.机器人半马
据每日新闻报道:4月19日早7点30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完成21.0975公里的赛程。
按理说,取得科技进步,应该是全人类的幸事,可是总能在评论区看到一些“扫兴”的评论。
这是我随便截得一个有关这次机器人半马的评论区,有些评论就是透着一股子阴阳怪气。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在抖机灵,想玩梗。
互联网世界向来如此,一直都是劣币去除良币。阴阳怪气的评论多了,但凡说点正能量的话就会被淹没和攻击,导致肚子里有点东西的人,也不愿意发评论了,正经人都有正经事的,谁天天在网上和人吵架啊。
2.机器人会取代人吗
这个和AI一样,新技术从来不能取代人,而是取代比你先掌握新技术的人。
汽车出现没有取代马车夫,因为他们的核心能力除了赶车,还有认路,考了驾照还能做出租车司机,还能为乘客提供作为本地人的生活参考;工业流水线让汽车更便宜了,能走进寻常百姓家,做汽车的企业却更值钱了。
机器人能做人类做不了的事,这样人类还能找到更有意义的事去做。
3.未来,人可能只工作三小时吗
现在很多人说每天工作三小时,早就能实现了。
以我国现在的生产力,你想过清朝人日子完全可以,你现在的生活水平、物产丰富、煎炒烹炸的味道,肯定比秦始皇都好。
但是科技在进步,人的精神需求和欲望也在提升。
你想像《钢铁侠》一样,有个助手可以根据你的语音指令,就帮你把事情做好。
以今天的人口出生率,如果现在你还没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以后人少了,就更不可能实现了,只能靠科技的力量。
只要有新的科技出现,就会一直需要人的主观能能动性去完善,人类和智能工具结合起来,更提高生产力。单就科技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就缺不了人的投票。
而且随着科幻成为现实,人们看到更多具象的东西,实现“自我价值”会成为工作的新目的。
这也是很多退休的人,闲不住,要么返聘、要么钓鱼、要么拾废品...
老人的那些“忙碌”“折腾”就是要重建掌控感。
年轻人很难理解这一点,因为很多人还没找到工作的意义,没有获得生活的掌控感,发现不了重复单调生活里的小确幸,一旦离开工作环境就会身心俱疲。要是让他们做自己热爱的事,都可有激情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创业者或老板,都不知疲惫,因为这就是他们喜欢做的事,所以乐此不疲。
4.生活的本质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的《2万赚200万计划》,从开始时,我就没打算用复杂的交易方式或者所谓的“惊天妙手”赚钱,只是想用简单的赚差价方法,给读者演示“一招鲜吃遍天”,把所有能拿到的收益落袋为安。
连载的过程,也是在展示思考的心路历程,和某个操作带来的后果,各位老伙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启示
不论个人经验和机器人的结合,还是我连载的专栏的目的,都是在传递一点:你只要练就一个属于你的绝活儿,并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并在枯燥的生活中发现小确幸,你的人生意义就会有质的飞跃。
一旦你找到这种感觉,能从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用时间和经验、不可替代性积累起的护城河,可不是一般人和机器能轻易撼动的。
悲观者正确,但乐观者才能赢得未来。一味阴阳怪气,却从不付诸实践的人,注定锁死在自己的认知中。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螺旋上升中,不断进步,拥抱未来的人,才会活得更精彩。
对了,别动不动就梭哈,小成本试错、迭代,也是成长的智慧。炒股、创业、感情、人生意义,都是如此。
我的专栏并不是教你如何炒股,而是借着分析各种麻烦的事,分享如何决策和成长,并在一次次交易中,步步为营,顺便赚点投资收益的。
我的这个连载专栏,更像是陪你一起在股市和现实中做决策、共同成长的老伙计。我们彼此鼓励,一起寻找进步的方法。
关注我,做个乐观通达的人。
来源:三下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