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48岁的赵坚毅是山西某煤矿的技术员,他的饮食就如同他的性格一样直爽豪迈。早餐从来不吃蔬菜包子和粥,只爱吃油条油饼,配着胡辣汤大口吞咽。中午在食堂吃饭时,专挑肥肉多的红烧肉、回锅肉这类油腻的菜,很少吃青菜。晚上回家吃饭时,总要炖一锅肥排骨,边吃边喝啤
2020年,48岁的赵坚毅是山西某煤矿的技术员,他的饮食就如同他的性格一样直爽豪迈。早餐从来不吃蔬菜包子和粥,只爱吃油条油饼,配着胡辣汤大口吞咽。中午在食堂吃饭时,专挑肥肉多的红烧肉、回锅肉这类油腻的菜,很少吃青菜。晚上回家吃饭时,总要炖一锅肥排骨,边吃边喝啤酒,经常要吃上一两个小时。长此以往,健康的隐患悄然找上了门。
2020 年5月10日,一个漫长的夜班临近尾声。赵坚毅起身前往茶水间接水,刚一站立,便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头晕,眼前事物模糊不清。他迅速扶住桌子,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几分钟后,这种不适之感才逐渐消退。当时,他只觉得是熬夜工作导致身体疲劳,没太在意,揉了揉脑袋后便继续投入工作。从那以后,头晕时不时发作,有时走路时突然袭来,有时久坐起身时突然出现,但他始终没有很当回事。
6月15日,赵坚毅照常上班。爬楼梯时,他突然发现左腿异常沉重,每上一级台阶都很费力,大腿肌肉非常酸痛,走不了几步就得停下来喘气,胸口发闷。往日轻松的楼梯现在竟如此艰难。他以为是最近工作太累所致,打算忙完这阵好好休息就能恢复,便咬牙坚持工作。可接下来的日子里,左腿沉重感越来越明显,即便走平路也感到使不上劲,渐渐开始一瘸一拐地走路。
7月20日,赵坚毅又有了新的变化,在处理文件时,发现自己的视力明显下降,看文件时字迹模糊,稍微看一会儿眼睛就发酸。同时手脚经常性的发麻,手指不听使唤经常拿不稳东西,连拿筷子都很困难。走路时感觉双脚发软,像踩在棉花上。虽然症状越来越明显,但他总觉得自己身体底子好,这些小毛病扛一扛就能过去。没想到情况越来越糟,不仅视力持续下降,手脚发麻也从偶尔发作发展到一天要发作好几次。
8月1日,赵坚毅在井下检查设备时,突然感到胸口一阵疼痛,就像是有人死死的拽住自己的心脏一样,他的脸色也开始变得发白,额头上的汗珠不停的往外冒,嘴唇也因为疼痛而紧紧的闭着,牙齿被他咬得咯咯作响,整个脸上露出狰狞的表情,可此时疼痛并没有因此而停下,反而从胸口迅速沿着脊柱向后背爬去。同事发现后立即将他搀扶出来了,并送往附近医院。
在医院,医生迅速为赵坚毅安排了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一系列检查。心电图上表现为Ⅱ、Ⅲ、aVF导联ST段下斜型压低 0.1mV,T 波低平,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前壁运动幅度减弱,收缩期增厚率降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近端狭窄 80%。综合检查结果和症状,赵坚毅被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面对这些检查结果,赵坚毅面露震惊之色,眼神中流露出无助。医生耐心询问他生活习惯后,神情严肃地表示:“你所面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你长期的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以及频繁熬夜密切相关。血液长期处于高凝状态。当下你需立即进行治疗,还要调整生活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加强体育锻炼,同时按时服用药物。”随后,医生为赵坚毅开具了氯吡格雷,并详细告知其服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叮嘱他务必严格遵循医嘱。
赵坚毅回家后就开始认认真真的吃起了药来,并且也不再抽烟喝酒了,饮食也清淡了,此外为了自己身体的健康,他还把工作都辞掉了,还为自己报了一个健身班,于是一年过后,他的身体都没有出特别大的状况,甚至他自己都感觉自己运动能力好了不少。这些变化让他确信按时服药确实有效,医生的建议是正确的。
2022年8月1日晚上,赵坚毅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他感觉右边身子不对劲,很快就全麻了。右手一下子没知觉了,拿着的遥控器“啪嗒”掉在地上。他想站起来,可右腿软绵绵的使不上劲,差点摔倒。这种发麻的感觉从手指头开始,很快就传到整条右胳膊,接着又往下到右腿,整个右边身子又麻又疼。赵坚毅被这突然的情况吓坏了,站也站不稳,坐也坐不安,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妻子发现赵坚毅情况不对,立即上前询问。发现他面色苍白,嘴唇颤抖着想要说话,却只能发出断断续续的模糊音节。他努力想告诉妻子自己右边身子又麻又疼,可舌头像是打了结,怎么都说不清楚。妻子看着他痛苦挣扎的样子,心里又急又怕——结婚二十多年来,她从未见过丈夫如此无助的模样。赵坚毅的右手无力地垂着,右腿微微抽搐,整个人瘫坐在沙发上,眼神中满是惊恐和求助。
赵坚毅的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他的右侧身体几乎完全不听使唤:右手只能微微抬起,连握拳都做不到;右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只能勉强挪动几厘米。更糟的是,一阵阵剧烈的头痛让他蜷缩在床上,冷汗直流。看着丈夫痛苦的样子,妻子再也坐不住了,两人立即打车赶往医院。一路上,赵坚毅连坐稳都很困难,只能靠在妻子身上。他们迫切希望医生能找出病因,结束这场突如其来的噩梦。
到达医院后,医生详细询问症状后,安排了脑部C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等一系列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脑部CT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出现低密度影,面积约为3cm×2cm,考虑为急性脑梗死灶;MRA检查结果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达 70%,表明脑部供血严重不足;TCD检测发现,患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频谱形态异常,种种检查结果均指向严重的脑部血管问题。综合检查结果和症状,赵坚毅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
赵坚毅盯着检查报告,嘴唇颤抖,低声自语:“肯定是你们医术有问题!我自从之前出问题后便一直保持规律作息、清淡饮食,烟酒更是没碰过,之前病情也好转了,为什么会突然会这样?”他和妻子都是震惊与恐慌,根本没办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结果,脑海中不断回想着过去两年的种种,始终不能理解为什么病情会恶化成这样。
医生惋惜的解释道:“脑出血发病非常迅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诱发不可逆的损害,我们也是根据报告诊断的。”但医生也疑惑不已,既然如妻子所说,赵坚毅出现脑出血死的病因究竟是什么?于是医生详细的了解了刘龙的饮食、睡眠情况和用药情况。医生看着满脸绝望的赵坚毅,轻声问道:“你这两年除了吃药,生活中还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习惯或者改变?”
赵坚毅努力回忆,将日常之事详细的向医生讲述。医生听完,皱着眉头,缓缓说道:“虽氯吡格雷虽好,但任何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很多和你丈夫一样的患者,吃氯吡格雷时都会忽略了这3个用药的关键点,不仅疗效不佳导致肝肾的毒性,甚至出现脑出血、心梗等生命危险,如果能注意这3点,用药才是一件安全放心的事情......”
赵坚毅长期在矿井工作,矿井内充斥着大量粉尘与有害气体。赶工期时,他常常在粉尘超标的区域连续工作数小时。有一次紧急抢修,他没戴防尘口罩就下井,一待就是大半天。这些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致使血管壁不再光滑,血液流速受到影响,血小板也容易聚集在一起。研究发现,长期处于这种恶劣环境工作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相较于普通人群高出30%-40%。他本应做好防护措施,定期进行体检,却因工作繁忙而忽略,这就给血管健康埋下了隐患。
因患有冠心病,赵坚毅一直在服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他工作压力巨大,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中,每天精神高度紧张。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常常加班到深夜,生活节奏紊乱。在这种高压环境下,他的身体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体内应激激素大量分泌,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的异常分泌,会对血小板的功能产生影响。血小板在正常情况下对于凝血过程起着关键作用,
而氯吡格雷本身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来预防冠心病患者血栓形成的。但长期的精神压力使得血小板的活性出现异常波动,原本在氯吡格雷作用下相对稳定的凝血平衡被打破。同时,压力还会导致血压升高,赵坚毅的血压常常在工作繁忙时飙升。血管在长期高血压的冲击下,变得脆弱易破。当血管壁承受不住压力破裂时,由于血小板功能异常以及氯吡格雷的抗凝作用,出血难以迅速止住,进而引发脑出血。
赵坚毅虽调整了饮食和作息,但忽略了其他一些细节。工作时,他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例如为完成一份紧急的技术报告,从早到晚几乎未曾离开座位,缺乏运动致使身体代谢减缓,脂肪逐渐堆积。同时,他情绪管理欠佳,遇到难题就容易焦虑、发脾气,这会致使体内激素失衡,影响血液循环。而且他喝水较少,经常因忙碌而忘记补充水分,每天的饮水量都不足1000毫升,血液因此浓缩,黏稠度上升。这些生活细节相互交织,严重威胁着他的血管健康。
资料来源:
[1]蒋楠,王国富,毕乐昌.下肢深静脉继发血栓后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25,30(03):444-446.
[2]周峰,解银立,支兴兴,等.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腔内治疗策略选择[J].基层医学论坛,2025,29(08):57-60.
[3]蒋忠杰.预防脑梗必须走出五个误区[N].甘肃科技报,2025-02-21(007).
(注:《回顾:山西一男子坚持服用氯吡格雷抗血栓,2年后情况如何?》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陈医生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