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麦茬花生如何实现高产的神奇种植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16:43 1

摘要:• 地块选择: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且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土壤pH值在6.5 - 7.5之间,

要实现麦茬花生高产,可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着手:

首先是前期准备:

1. 选地整地

• 地块选择: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且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土壤pH值在6.5 - 7.5之间,

前茬作物为小麦,且近两年未种植过花生、豆类等易发生连作障碍的作物,以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

• 整地施肥:小麦收获后,及时用旋耕机灭茬,深度控制在10 - 15厘米,确保地表无明显麦茬残留。

结合整地进行施肥,遵循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氮、磷、钾配合施用的原则。

一般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 - 3000公斤、尿素10 - 15公斤、过磷酸钙30 - 40公斤、硫酸钾10 - 15公斤,或选用45%(15 - 15 - 15)的三元复合肥30 - 40公斤。

将肥料均匀撒施于地表后,进行25 - 30厘米的深耕,使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匀,耙平耙细,达到上虚下实、地表平整的状态。

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及市场需求,选择生育期较短(一般120 - 130天)、耐密植、抗逆性强(抗倒伏、抗病虫)、丰产性好的品种,如鲁花11号、花育25号、豫花9326等。

• 种子处理:播种前,精选种子,剔除秕粒、病虫粒、破损粒及杂质;选好的种子在播种前2 - 3天进行晒种,

将种子摊放在向阳干燥的地方,厚度5 - 10厘米,每天翻动2 - 3次,

晒种时间为上午9点至下午4点,连续晒2 - 3天;

为防治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等)和苗期病害(如根腐病、茎腐病等),晒种后进行拌种处理。

其次是播种环节:

1. 抢时播种:在麦收前5 - 7天灌水造墒,麦收后抢时灭茬整地,播种时间尽量在6月10日以前,越早越好。

2. 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等因素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一般每亩种植密度在1.2万株左右,同时注意保持株距和行距的合理性,以便于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

再有是田间管理:

1. 土壤管理

• 中耕除草:花生齐苗后5 - 7天,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控制在3 - 5厘米,以破除板结层、疏松表土。

后续根据土壤墒情和杂草生长情况,在团棵期前再进行2 - 3次中耕,中耕深度逐次增加至8 - 10厘米。

中耕时避免损伤幼苗根系,同时将杂草连根铲除。

对于杂草发生严重的地块,可在中耕后配合使用乙羧氟草醚、精喹禾灵等选择性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严格按照药剂说明控制用量和使用时间,防止药害发生。

• 中耕培土:至少进行2 - 3次中耕,疏松行间土壤,促进花生的根系生长。

中耕要本着头遍深、二遍浅、三遍细的原则进行。

第一次中耕在出齐苗后,板茬播种深度在10厘米以上,旋耕灭茬后下种的深度在8厘米左右;

第二次在第一次中耕后的15 - 20天,深度控制在5厘米左右;

第三次中耕与培土同时进行,在封行前大批果针还未入土时操作,边锄边培土到垄的外缘,以缩短果针与土壤的距离,有利于果针下扎,此次中耕也可与施肥相结合。

2. 水肥调控

• 合理灌水:根据苗情、墒情适时灌水,灌后在行间撒施麦糠进行覆盖,以保墒增肥。

还有科学施肥:

• 基肥:如前文所述,整地时施足基肥。

• 开花前追肥:播种后30 - 40天,花生3 - 4片复叶期,亩施氮磷钾比例为15 - 15 - 15或16 - 16 - 8的硫酸钾型复合肥30 - 40公斤,采用条施或穴施,将肥料施于种子侧下方5 - 8厘米处。

对于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块,可增施腐熟有机肥1000 - 1500公斤/亩。

结合测土结果调整肥料配比,酸性土壤(pH

• 花针肥:花针期是花生营养生长速度加快的关键时期,亩追尿素10 - 15公斤或磷酸二铵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

粘性土壤可一次施入,沙性土壤分两次施入,间隔时间以15 - 20天为宜,减少肥料渗漏,提高肥效。

• 叶面追肥:花生生长后期土壤养分有效性下降,可通过叶面追肥补充营养,如增磷补钙等。

3. 植株调控

• 人工压棵:选择在花生盛花期进行人工压棵,此时植株生长旺盛,花针大量形成但尚未入土。

使用湿润的细土或麦糠、麦秸等覆盖物,均匀撒施在花生植株周围,厚度以3 - 5厘米为宜,重点覆盖植株基部和行间空隙,使匍匐茎与地面紧密接触。

避免在高温干旱或雨后土壤湿度过大时进行。

• 控旺管理:花生进入七、八月份后,高温高湿的环境极易引发植株徒长,可根据花生生长状况,适时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控旺,如多效唑等,但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防止用量过大影响花生生长。

4. 病虫害防治:麦茬花生常见的病虫害有叶斑病、根腐病、蛴螬、蚜虫等,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或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控制,

如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但要注意农药的安全使用和残留问题。

最后是适时收获:

根据花生的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因素适时收获,一般在花生植株变黄、荚果饱满且气温适宜时进行。

避免收获过晚或过早,以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质量。如需更详细的种植技术,建议查阅相关农业资料。

来源:酷姐农村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