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跟跑到反向输出!2025年中国农业基因编辑技术的″逆袭″叙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6:38 4

摘要:2025年初,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将″基因编辑工具原始创新与性状迭代″列为十大优先领域之一,要求研发和拓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准化基因编辑工具,强化全基因组选择、智能设计等育种关键核心技术开发。2025年还未收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技术不断创新以及产业化进程加速,中国农业基因编辑技术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2025年初,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将″基因编辑工具原始创新与性状迭代″列为十大优先领域之一,要求研发和拓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准化基因编辑工具,强化全基因组选择、智能设计等育种关键核心技术开发。2025年还未收官,中国农业基因编辑领域已交出一份″现象级″答卷:

齐禾生科8个月内完成5起跨国/跨行业合作,把抗白粉病小麦推向澳洲,把蔬菜孵化器扎根河西走廊;

舜丰生物让中国″基因剪刀″首次落地印度,并拿到欧洲种业巨头KWS的全球反向授权;

大北农、河南农科院、中国农科院烟草所等″国家队″在花生、烟草等细分作物上实现从0到1的性状突破。

中国自主可控的基因编辑技术体系正在形成,并开始在全球市场上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赛道......

一、工具迭代:中国基因编辑原创″Max″系列崭露头角

齐禾生科QBEmax:精准编辑的突破性进展

2025年4月,齐禾生科研发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了一种名为QBEmax的新型碱基编辑系统,实现了对碱基编辑技术的全方位升级优化。

齐禾生科开发的QBEmax编辑工具实现了对碱基编辑技术的全方位优化提升,在保持高效多重基因编辑活性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编辑产物的纯度,显著降低了indel副产物以及DNA和RNA脱靶的发生。该研究还展示了如何通过AI蛋白模型分析及设计具有更优越编辑特性的工具酶。QBEmax的开发进一步提升了碱基编辑技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有望为精准基因编辑应用场景提供有力的新技术。

目前,齐禾生科正依托QBEmax系统,对多种重要作物进行多种类型的性状改良,包括高产及矮杆玉米、耐除草剂水稻、高产大豆等。

舜丰生物″作物精准高效编辑育种体系″项目通过验收

2025年5月,舜丰生物牵头的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作物精准高效基因编辑育种体系构建″项目通过验收。

该项目成功研发出编辑效率大幅提升的基因编辑工具酶CRISPR Cas-SF01和Cas-SF02,其中Cas-SF01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创制了精准改良的大豆、小麦、玉米新品系37个;获颁农业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3张;通过国家品种审定4个。

中国农科院烟草所″双子叶高效编辑器″

年初,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筛选出一种能够驱动Cas9基因高效表达的新型启动子,改造并开发出系列优化的适应于双子叶植物的高效基因编辑工具。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园艺(Molecular Horticulture)》上。

与传统的编辑体系相比,优化后的工具将烟草T0代纯合或双等位突变比率提升了6-15倍,在部分位点实现近100%的纯合突变,成功突破了异源四倍体烟草纯合编辑效率低的技术瓶颈。该编辑体系还可大幅提升番茄和生菜的高比率纯合突变效率,极大地提升了双子叶植物基因组编辑效率,显著减少了筛选纯合或双等位突变体的工作量,并丰富了植物基因编辑系统的多样性。

二、作物落地:蔬菜、主粮、经济作物″三线并进″

齐禾生科与华美种子在河西走廊打造″基因编辑蔬菜孵化器″

2025年7月,齐禾生科与酒泉市华美种子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协议聚焦应用全球领先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生物育种技术,围绕基因编辑育种技术创新、新品种联合研发及产业化推广等建立全面合作。合作优势互补,加快番茄、辣椒、甜瓜、葫芦科等蔬菜作物种子的生物育种研发提速。

齐禾生科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Kevin Zhao表示:″此次合作标志着我国自主基因编辑工具从实验室迈向田间地头。SEEDIT™平台突破海外专利壁垒,配合华美二十年积累的育种经验,将实现种源‘中国智造’的弯道超车。″

齐禾生科授权澳大利亚AGT在澳开发抗白粉病高产小麦

齐禾生科与澳大利亚最大小麦育种公司Australian Grain Technologies(AGT)达成授权许可合作,加速抗白粉病高产小麦在澳大利亚区域的落地,标志着中国基因编辑性状进一步获得全球性认可。根据协议,齐禾生科将向AGT授予其使用自主核酸酶工具编辑的抗白粉病高产小麦性状在澳大利亚的商业化和开发权益,双方将共同推动该性状的商业化落地。

本次授权的核心技术通过精准编辑小麦感病基因首次实现广谱白粉病抗性与产量提升的协同突破。田间数据显示,改良品种在完全抵御白粉病侵袭的同时保证产量,彻底终结了抗病育种中″抗病必减产″的行业困局。

齐禾生科入局盖茨基金会水稻研发项目

2025年3月,齐禾生科作为唯一中国民企入局参与盖茨基金会水稻研发项目,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编辑技术与遗传转化能力,开发″雕琢″新型水稻优异性状,为本次项目提供多方面的支持。项目成果向全球多个低收入国家开放,中国团队首次在国际公义育种平台拥有话语权。

河南农科院培育出具有香味的花生品种

2025年2月,河南农科院研究团队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培育出具有香味的花生品种。通过构建CRISPR/Cas9载体,并采用粒子轰击法将其导入花生品种Yuhua9326中,在490个潮霉素抗性转基因株系中,89.6%的株系在目标位点上发生了编辑,编辑效率分别为83.7%、85.2%、86.7%和84.1%。突变株系的油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且脂肪酸成分也发生了变化。

大北农与辉大基因达成基因编辑技术专利许可合作协议

2025年2月,大北农与辉大基因(HuidaGene)达成一项 Cas12i 专利许可合作协议。此次达成许可合作的专利,是辉大基因 CRISPR- Cas12i 的核心专利之一,所涉及的 Cas12i 具备与 spCas9、LbCas12a 相媲美的切割活性。对于大北农集团而言,通过利用 Cas12i 基因编辑技术,大北农有望培育出更具优良性状的农作物品种,进一步提升在农业领域的竞争力。

三、全球输出:从″技术引进″到″反向授权″

舜丰生物国际化″两步走″

2025年7月,舜丰生物与印度种业公司Nuziveedu Seeds Limited(简称NSL)签署基因编辑工具酶授权使用协议。合作主要聚焦于基因编辑工具在玉米、水稻、棉花上的应用授权。本次合作是舜丰基因编辑核心技术继出口北美、南美后,首次进军亚洲核心农业市场。这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基因编辑底层核心工具在全球三大主粮市场获得全面认可。

2025年9月,舜丰生物与德国种业龙头KWS SAAT SE & Co. KGaA(简称"KWS")签署了基因编辑技术全球授权协议。舜丰生物提供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KWS则凭借其全球市场渠道和育种经验,共同推动创新育种材料的开发和商业化应用。此次合作是舜丰生物自主研发的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实现对所有作物的全面授权,开创了"中国创新+全球网络"的国际合作新模式。

齐禾生科 ″战略绑定″科迪华

2025年9月,齐禾生科与国际农业创新巨头科迪华农业科技(Corteva Agriscience™)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合作将聚焦双方核心技术与资源优势,重点推动具有重大市场潜力的基因编辑作物性状的开发与商业化应用。双方也将共享全球监管申报经验,科学助推基因编辑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安全有序地落地。

双方将围绕基因编辑育种技术研发与全球应用展开深度协同,携手推动高产、抗逆、营养强化型作物的商业化进程,共同探索基因编辑技术在大豆、玉米、小麦等关键作物中的应用潜力。

来源:世界农化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