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食闻】宁夏固原原州区三营镇:舌尖上的产业融合促共富新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3 16:06 4

摘要:近年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特色食品产业为抓手,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走出了一条以“食”兴产、以“产”聚人、以“人”促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西北地区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的典型样本。

近年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特色食品产业为抓手,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走出了一条以“食”兴产、以“产”聚人、以“人”促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西北地区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的典型样本。

特色美食聚人气,舌尖经济激活共富新引擎

“吃”是民生之本,更是产业之源。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人、产、镇”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精准定位“特色美食小镇”建设方向,全力打造“舌尖上的三营”品牌。

集聚特色美食,打造品牌效应。三营镇将本地远近闻名的“白府酸辣鸡”“杨三女烤馍”“杨麦麦私房菜”“东乡手抓”等传统美食资源进行整合集聚,规划建设特色美食街区和文旅消费集聚区。通过统一规划、品牌包装、市场推广,不仅提升了三营美食的整体知名度,更创造了2000余个就业和创业岗位,带动本地及周边群众稳定增收。

推动农文旅融合,延伸产业链条。依托毗邻须弥山、寺口子水库等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三营镇积极推动“美食+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每日高达3万车次的过境车辆为美食街区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源,实现了“小摊位”对接“大市场”“地方味”带动“大民生”的良性循环。通过发展美食旅游,三营镇有效推动了三产促进一产、带动二产的良性互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商贸物流强支撑,农副产品畅销西北

作为传统商贸重镇,三营镇拥有辐射西北的“五大市场”,其中活畜交易、农贸、农资批发等市场与食品产业紧密相关,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成为区域农副产品流通的重要枢纽。

活畜交易市场带动养殖业蓬勃发展。三营活畜交易市场年交易活牛1.5万余头、活羊50万只,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通过订单农业、合作经营、直播带货等多元方式,市场与周边农户、合作社建立稳定供需关系,显著提升了养殖户收益,带动了周边乡镇肉牛羊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农贸市场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三营农贸市场和综合农资批发市场为周边10多个乡镇提供果蔬、粮油、调味品等农副产品的批发销售服务,不仅保障了本地食品原料供应,更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超过1万元。庭院经济、特色种植等小众业态也借助市场平台实现价值转化。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食品工业初具雏形

随着美食影响力扩大和商贸流通体系完善,三营镇食品加工产业也逐渐兴起。传统面食、肉制品、调味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从小作坊走向规范化生产,涌现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加工主体。“杨三女烤馍”已从家庭作坊发展为标准化面点工坊,产品通过物流网络销往周边市县;“东乡手抓”的调味料和预制菜品也开始尝试标准化生产,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这些变化标志着三营食品产业正从“散小弱”向“集群化、品牌化”迈进。

政策服务双保障,营商环境助力食品产业扎根

三营镇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政务服务,为食品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提供坚实保障。

镇区规划停车位2000余个,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污水处理全覆盖,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持续升级,为食品街区、加工工坊、物流仓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

同时,三营镇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163”政务服务模式,实现工商注册、食品经营许可等事项“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甚至实现了小型车辆相关业务“不出镇办理”,极大便利了食品从业者创业经营。

三营镇以“食”为媒,走出一条特色镇域经济发展之路。

实践表明,食品产业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三营镇以食品产业为突破口,通过特色集聚、商贸带动、服务优化,不仅成功打造了一张“舌尖上的名片”,更切实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中心镇建设和共同富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未来,随着闽宁协作产业示范园区等重点项目的落地,三营镇的食品产业有望进一步走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成为西北地区食品工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高地。

(张宏沛)

来源:中国食品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