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拍者嚣张称“删不删看心情”:我们还要容忍这种“癞蛤蟆”多久?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9 16:37 1

摘要:近日,一则关于上海地铁偷拍事件的新闻引发全民愤怒。一名24岁男子长期在地铁偷拍女性,将视频配上低俗文字发布网络,面对受害者家属的投诉竟大言不惭道:"删不删看心情"。这种肆无忌惮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底线,更折射出当下网络环境中某些令人作呕的畸形现象。

近日,一则关于上海地铁偷拍事件的新闻引发全民愤怒。一名24岁男子长期在地铁偷拍女性,将视频配上低俗文字发布网络,面对受害者家属的投诉竟大言不惭道:"删不删看心情"。这种肆无忌惮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底线,更折射出当下网络环境中某些令人作呕的畸形现象。

一、"流量野兽"的丑恶嘴脸

涉事博主薛某的账号内容令人瞠目结舌:一个月发布327条视频,其中43条是偷拍女性。在直播中,他公然将镜头对准陌生女性,进行"近景特写"并配以"这个腿绝了"等下流点评。更令人愤怒的是,当16岁受害女生的父亲要求删除视频时,他竟振振有词:"我这叫擦边蹭流量,正经拍视频没人看。"

这种将他人尊严践踏为流量垫脚石的行为,暴露出某些"网络癞蛤蟆"的丑恶心态。他们像饿狼般窥视公共场所的每一个女性,将偷拍视频当作吸引眼球的"猎物"。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网信办处理的类似案件中,每10个偷拍视频就有6个涉及未成年人。

二、维权路上的"三重门"

受害者的维权之路充满艰辛。陆先生女儿被偷拍后,在学校成为同学议论的焦点,心理受到严重伤害。而当父亲联系平台要求删除视频时,得到的回应却是漫长的等待——同类投诉平均需要72小时才能处理。这段时间,足够让一个偷拍视频传播数万次。

更令人心寒的是加害者的态度。"每天几十人找我删,看心情"的嚣张言论,暴露出违法者的有恃无恐。这种态度背后,是违法成本过低、维权成本过高的现实困境。上海警方数据显示,去年类似案件仅处罚21起,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三、平台不能当"帮凶"

在这个事件中,社交平台的角色值得深思。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叶岚教授指出:"平台算法变相鼓励擦边内容"。确实,当"带妹妹就有流量"成为潜规则时,平台推荐机制难辞其咎。

笔者朋友曾亲历类似事件。去年在地铁上,朋友发现有人偷拍,立即报警并联系平台,但视频直到三天后才被删除。这段时间里,视频已被转发上千次。这种"慢作为",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偷拍者的气焰。

四、全民行动的时候到了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多管齐下:

1. 法律层面:建议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将偷拍行为与性骚扰同罪论处

2. 平台责任:建立"一键投诉-快速下架"机制,响应时间压缩至2小时内

3. 社会监督:鼓励市民使用"水印相机"等APP取证,形成全民监督网络。

结语

这个事件给我们敲响警钟:当一名父亲需要为女儿的基本尊严四处奔走时,当违法者可以嚣张地说"删不删看心情"时,我们的社会防线已经出现了严重漏洞。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建议开通'变态地图'功能,实时预警。"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反映出公众对安全环境的渴望。我们期待有一天,每个女性都能安心地走在街上,不必担心成为别人镜头下的"猎物"。

您遇到过类似情况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历和看法。对于整治偷拍行为,您有什么建议?

来源:路人皆知是过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