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吧丨 二次入伍,军营就是我的家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20 00:35 1

摘要:我叫周星,是驻守上海的一名武警战士。按籍贯来说,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桂林,可我对“家”的记忆却是如此支离破碎。10岁那年,母亲在病痛中离世;12岁时,我又亲眼看着父亲倒在家门口的青石板上,再也没有醒来。那天,年幼的我拼命摇晃父亲逐渐冰冷的手,直到邻居们把我拽开,我

收听王宇温情朗读

我叫周星,是驻守上海的一名武警战士。按籍贯来说,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桂林,可我对“家”的记忆却是如此支离破碎。10岁那年,母亲在病痛中离世;12岁时,我又亲眼看着父亲倒在家门口的青石板上,再也没有醒来。那天,年幼的我拼命摇晃父亲逐渐冰冷的手,直到邻居们把我拽开,我感到天塌了。后来,舅舅、舅妈好心收养了我。15岁那年,读中专的我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在米粉店剁辣椒,剁得眼泪鼻涕一起流。

2021年春天,我第一次入伍,分到了美丽的新疆。背着行囊站在新兵集合点,刺骨的风裹着沙粒打在脸上,指导员说我们是“昆仑山上的界碑”。我们驻扎在海拔5000多米的哨所,九个月的驻点日子里,我们牢记“祖国山河,寸土不让”的誓言,顶着风雪在边境线巡逻。记得第一次巡逻时,高原反应让我吐得昏天黑地,迷彩服后背渗出的汗渍冻成了冰花,是班长把最后半壶氧气让给了我这个南方兵。每到晚上抬头看,喀喇昆仑的月亮特别亮,钢枪上能映出我挂满冰碴子的脸。

2023年春天,因留队名额有限,我不得不告别昆仑山上的哨所,退伍返乡。接下来的半年里,几乎每天晚上,我闭上眼睛就能听到军营战友们的欢声笑语,醒来后发现自己其实是独自一人。在新闻上看到二次入伍的消息,我又一次坚定信念,再一次踏上前往军营的列车。

这一次,我被分到了繁华都市——上海。再次穿上军装,我像呵护眼睛一样珍惜这身橄榄绿。下队后,听说我是二次入伍,还在喀喇昆仑当过兵,战友们都想听我讲以前的故事。我把踏雪巡逻怎么防止掉队、冻僵的手指怎么扣扳机、缺氧时怎么坚持下去等故事说给大伙听,指导员夸我故事讲得好,是中队教育课上的“活教材”。训练场上,我也不敢偷懒,始终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哨兵,不辜负战友们的关心和信任。

去年6月,桂林遭受严重暴雨,家里的十亩田地被洪水冲垮了,看着被洪水糟蹋的庄稼,舅舅和舅妈心急如焚,我的泪水也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中队主官敏锐地发现了我情绪上的变化。了解缘由后,中队长、指导员带头给我捐款。感受到大家的关心,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班长对我说:“都是一家人,有困难一起扛!”

我总在想,受到大家这么多的关心爱护,我能为中队做些什么呢?去年下半年,中队驯犬员被调走,养犬的工作一时没人接手。犬舍味道很大,需要人每天要早起打扫,要准时喂食、清洁、遛犬、驯犬……总之是一项苦差事。我找到指导员主动请缨,其实我并没有养小动物的经验,但我知道这是给中队做贡献的机会。除了养犬驯犬,我也会主动干一些维修维护的工作,上次加固犬舍,打电钻的手艺还是当年打工时学的。

在军营,我每天睡得都很踏实。这里有关心我、照顾我的亲密战友,有教育我、培养我的干部和班长。每天晚上下哨回来,宿舍总有一张温暖的床;哪怕是中午下哨回来,饭堂的保温箱里永远留着热乎的饭菜。指导员说,我们在岗楼上站岗,守护的是万家灯火;对我来说,我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处,部队就是我温暖的家。

播:王宇

作者:武警上海总队 周星

整理:鹿子舟

《朗吧》征稿启事

在文字中品悟文化,在品悟中照见自己。“人民武警”微信公众号《朗吧》栏目现向网友征稿。体裁以散文、诗歌、小说为主。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推荐(注明作者出处)。内容可关乎人生哲理、家国情怀、军旅感悟、爱情亲情,只要适合朗读,能打动人、感染人、启发人、激励人、塑造人即可。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附3张以上照片。

主 办: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

监 制:姚洪华

主 编:王 文、赵冰晶

编 辑:别 特

邮 箱:wjxinmeiti@163.com

来源:人民武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