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一辆搭载NOA(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小米SU7标准版在安徽铜陵境内G0321德上高速发生严重事故,造成3名大学生死亡。这起事故不仅引发公众对智能驾驶技术安全性的质疑,更因舆情发酵过程中的多重争议,成为观察当下网络治理复杂性的典型案例。
日前,一辆搭载NOA(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小米SU7标准版在安徽铜陵境内G0321德上高速发生严重事故,造成3名大学生死亡。这起事故不仅引发公众对智能驾驶技术安全性的质疑,更因舆情发酵过程中的多重争议,成为观察当下网络治理复杂性的典型案例。
据闪电大数据舆情云平台监测显示,截至4月17日,全网信息量87.88万条,负面论调占比37.01%,中性论调占比62.99%。传播渠道方面,网媒(45.5%)、短视频(33.08%)、微博(16.54%)是信息主要来源。具体来看,今日头条平台活跃度最高,信息量是新浪微博、抖音平台各自数据的两倍多。网络大V累计发布2.3万余条信息,账号观点及分析角度较为多元,主要涉及新能源车辆安全、事故定责、智驾技术发展成熟度、小米公关手段、企业形象修复、极端网民网暴受害者家属等议题。
从舆论场议题信息权重来看,事故遇难者亲友和涉事企业小米是释放关键信息的两个主体,并且在舆论场形成博弈状态。“小米汽车发言人”4月1日中午首次发布声明是双方形成信息博弈的起始点。在此之前,罗某亲友通过社交媒体维权的热度相对较低,且舆论对说法持怀疑态度。在小米公关团队声明发布1小时后,罗某母亲便通过微博平台描述事故现场情况,控诉“车门锁死”和“车辆碰撞自燃”问题导致人员死亡,并与小米公布的“配备机械把手”“电池防护达标”等声明形成说法上的矛盾。此外,在4月1日晚间,雷军发布声明后,罗某母亲微博“@诗雨370491153”在第一时间留言称“希望说到做到”,罗某父亲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称“雷军发声虚伪”,李某小姨手举身份证实名质疑车辆安全性。罗某男朋友通过强调“今年毕业”“即将结婚”“考编”生活细节、修改签名“爱你”“我想你”、配文“妈妈想你了”等方式,来塑造美好人生被毁的弱者形象,试图引起舆论同情和对冲小米企业公关效果。
在小米SU7事故引发的舆情中,公众对企业家雷军的态度呈现出显著的两极分化。极端支持雷军的网民称赞其回应体现了高度责任感,并且在雷军对于此事回应的微博下表达对其无理由支持的态度;极端反对者则从此事宣称雷军“塌房”“人设崩塌”,甚至上升至对其个人道德的攻击,超出了正常批评的尺度。 无论是支持方还是反对方,在其表达方式和语言特征上均体现了“饭圈”文化特点。这种现象揭示了当前网络舆论对企业家形象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造神”与随后可能发生的“毁神”循环趋势。在此次事故发生前,由于小米SU7产品销量喜人,雷军曾被赞誉为“跨界神话”;而事故发生后,他却被塑造为“漠视生命的商人”。“饭圈”思维以情绪宣泄替代理性讨论,加剧了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针对这起影响重大的事故,安徽省公安厅迅速做出反应,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已指导属地公安机关开展事故调查。安徽省公安厅的介入,无疑给这起事故的调查注入了强大的专业力量和公信力,也让公众看到了官方对此次事件的高度重视,能有效破解“家属-企业”在舆论场引发的信息矛盾困局 。
4月14日,在中国汽研主办的“极智长测”测评技术研讨会上,中国汽研联合来自一汽、长安、比亚迪、赛力斯、丰田、大众、奇瑞、吉利、岚图、广汽、理想、智己、华为、地平线、同济等40余家企业共同发布了“统一L2智驾最低安全要求”“强化驾驶监控与提醒干预”“建立公开透明的评价标准”“规范市场宣传与用户培训”“推动数据共享与迭代机制”五项行业倡议。
在行业发布倡议的议题走热后,媒体广泛传播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要求严禁车企夸大宣传智驾,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这系列措施,让公众看到智能联网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趋势。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