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器件行业深度研究:光无源器件各领域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09:56 1

摘要:光器件作为光模块的核心,其性能优劣直接关联到光模块的传输速率、稳定性,以及整个光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是衡量光通信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功能维度看,光器件主要承担光信号连接、能量分路与合路、波长复用与解复用、光路转换、方向阻隔、光-电-光转换、光信号放大及调

光器件作为光模块的核心,其性能优劣直接关联到光模块的传输速率、稳定性,以及整个光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是衡量光通信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功能维度看,光器件主要承担光信号连接、能量分路与合路、波长复用与解复用、光路转换、方向阻隔、光-电-光转换、光信号放大及调制等关键作用,是光通信系统中信号处理与传输的基础载体。根据是否需要外加能源驱动以及是否涉及光电转换,光器件可分为光无源器件与光有源器件两大类。

由于光器件产品门类众多,应用领域广泛,国内外生产厂商众多。光器件厂商一般会同时涉及多种产品的生产,通过多元化的产品线布局满足客户的一站式采购需求,从而发挥客户优势和规模效应。骨干企业同时通过垂直整合的IDM模式,自主研发芯片等核心元件,形成“芯片-器件-模块”的整体布局,构筑行业竞争壁垒,提高议价能力和利润水平。

光无源器件指无需外部能源驱动即可工作的光电子器件,仅通过光学原理(如反射、折射、衍射)被动处理光信号,实现对光信号传输、分配、滤波、隔离或耦合等功能,不改变光信号的波长或进行能量放大,不涉及光-电或电-光转换,典型产品包括光纤连接器、光纤耦合器、光波分复用器、光衰减器及光隔离器等。

一、光纤连接器

光纤连接器(Fiber Connector)相当于光纤系统的“插座/插头”,基于光在光纤中的全反射传输原理,利用精密陶瓷(或金属)插芯内孔把裸纤固定,将两根光纤的纤芯端面精密对准(微米级对准)并接合,使发射端光纤输出的光功率最大限度耦合进入接收端光纤,同时尽量减少连接引入的损耗和反射。光纤连接器按照光纤芯数分为单芯连接器和多芯连接器,其中单芯连接器通常采用氧化锆(ZrO2)陶瓷材料制成的插芯,用于单根光纤的连接,包括LC、SC、FC、APC等多种类型;多芯连接器采用MT插芯,主要包含MPO、MTP系列。

光纤连接器是光无源器件中市场规模最大、占比最高的品类之一。根据和弦产业研究中心(C&C)的报告,2023年,全球光纤连接器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53%,2024年市场规模接近50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全球光纤连接器市场规模可达70亿美元。2023~2027年CAGR可达13%。核心元器件插芯方面,根据C&C公司的市场研究报告,2023年全球插芯需求规模约为26.6亿只,同比增长7.3%,但随着AI的应用加持,加速多芯高密度光连接链路需求并呈现快速增长,预计到2027年全球插芯的需求量可突破30亿只。

全球高端光纤连接器,如 MPO/MTP系列高密度多芯光纤连接器主要由美日欧品牌主导,但海外主要企业大多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或者由中国厂商代工,陶瓷插芯等关键元件也主要由中国厂商提供。美国光纤连接器主要企业包括泰科电子TE、美国安费诺Amphenol(近期收购康普宽带CommScope)、康宁Corning、莫仕Molex、3M、US Conec、泛达Panduit、Siemon等;日本光纤连接器主要企业包括古河电工Furukawa Electric、住友电工Sumitomo Electric、扇港集团SENKO Group、藤仓Fujikura等;欧洲光纤连接器厂商包括德国罗森伯格Rosenberger、爱尔兰伊顿Eaton Corporation、德国ODU、瑞士灏讯HUBER SUHNER等。

中国光纤连接器产量预计占全球70%左右。国内光纤连接器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富士康(代工)、光迅科技(A股,集成光模块与光纤连接器)、深圳太辰光(A股)、苏州天孚通信(A股)、中航光电(A股)、亨通光电(A股)、烽火通信(A股)、特发信息(A股)、江苏宇特光电、深圳爱德泰、河南仕佳光子(A股)等,其他中等规模企业还有苏州安捷讯光电、宁波隆兴电信设备等。

二、光分路器

光分路器(Optical Splitter)俗称“分光器”,是PON网络中的一个组件,是FTTx方案中最常用的光无源器件之一。用于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将单路或两路输入光纤的信号按特定比例均分/不均分至多个输出端(分光),或反过来将多路输入光信号合并为单路输出(合波)。按照实现方式,光分路器可分为熔融拉锥式(FBT)和平面波导式(PLC)两类,其中FBT成本较低,应用于低通道市场,PLC具备性能优势和集成潜力,应用于高通道、高密度场景。按照封装形式,光分路器可分为裸光纤型光分路器(无保护外壳,需额外防护,适用于紧凑空间)、微型钢管式光分路器(不锈钢封装增强机械强度,用于户外或恶劣环境)、ABS盒式光分路器(以ABS塑料外壳封装、适合室内配线箱)、机架式光分路器(支持高密度布线,用于数据中心机柜)。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Semiconductor Insight数据,2024年,全球平面波导型PLC分路器市场规模为2.347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4.238亿美元,2025-2032年CAGR为8.98%。

PLC光分路器企业一般实行芯片与器件封装一体化模式。光分路器主要由分路器芯片、光纤阵列、封装外壳及材料、连接器接口等组装而成,在主流的PLC光分路器中,PLC芯片占物料成本比重可达40%-60%,光纤阵列占成本20%左右,是最主要的元件。由于芯片是光分路器的主要技术壁垒,因此主要芯片厂商大多采用PLC晶圆-芯片-器件一体化的IDM模式。

PLC光分路器芯片当前由中国厂商主导,占据全球90%左右的市场份额,主要芯片厂商包括深圳砺芯科技、仕佳光子(A股)、上海鸿辉光通、深圳中兴新地、光迅科技(A股)、博创科技(A股)等,其中仕佳光子、鸿辉光通、太辰光、光迅科技、博创科技等同时涉及光分路器封装等光器件业务。海外PLC光分路器芯片企业主要有韩国Wooriro、韩国AL Tech、NTT-AT、日本大道光通信等,总体市场份额较小。

三、波分复用器

波分复用器(WDM)是一种将不同工作波长的光信号在一根光纤上合路传输(复用)或分路还原(解复用)的器件,从而实现单根光纤的传输容量提升。按照波长,波分复用器主要分为稀疏波分复用(CWDM)和密集波分复用(DWDM)两类。CWDM波长间隔20nm,成本和功耗较低,适用于短距离城域网;DWDM波长间隔≤1.6nm,支持超多波长信道(最高达160波),适用于长距离干线网络和数据中心,需配合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按照实现技术,波分复用器包括薄膜滤波器(TFF)型、阵列波导光栅(AWG)型、光纤光栅+环形器型等,其中TFF型在较低通道数的波分复用器(CWDM)中应用广泛,AWG型在高通道数、高集成度的应用场景(DWDM)中逐渐成为主流。

2024年,全球器件级CWDM/DWDM模块市场规模预计在45-50亿美元之间。TFF薄膜滤波片和AWG芯片是波分复用器的核心元件。根据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s数据,2023年全球AWG芯片市场规模约为11.3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28.9亿美元,复合年增速达11.1%。

国内波分复用器生产企业众多,主要企业包括深圳飞宇光纤、深圳太辰光(A股)、长芯博创科技(A股)、光迅科技(A股)、河南仕佳光子(A股)、天孚通信(A股)、上海鸿辉光通、光库科技(A股)、杭州富光科技、广东亿源通等。TFF薄膜滤波片国产主要企业包括腾景科技(A股)、江苏永鼎光电子、东田微(A股)、上海鸿辉光通(收购上海光联通讯)、合波光电通信、苏州浩联光电、武汉驿路通等。AWG芯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国内主要芯片厂商包括光迅科技(A股)、仕佳光子(A股)等。

四、光隔离器

光隔离器(Optical Isolator)是一种只允许光沿正向传输、阻断反向回波的无源光器件,其核心作用是在光路中非互易地隔离反射光,防止光路中的后向传输光(如反射光)对光源(激光器)及光路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提升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光隔离器品种繁多,按其内部结构可分为块状型(技术成熟、体积较大)、光纤型(体积小、抗震动、工艺较复杂)和波导型(处于前沿研发阶段);按其外部结构可分为尾纤型、连接器端口型和微型化型;按其性能可分为偏振灵敏型和偏振无关型。

光通信用的光隔离器几乎都用法拉第磁光效应原理制成,主要由起偏器、法拉第旋光器(芯片)、检偏器构成。其中,法拉第旋光器(FRG)是核心材料,占光隔离器的成本可达50%,技术壁垒高。法拉第旋光器生产工艺主要是在晶圆衬底上生长薄膜磁光晶体,主要的磁光晶体材料包括YIG(钇铁石榴石)、TGG(铽镓石榴石)、铋置换稀土类铁石榴石单晶体(RIG),其中YIG、TGG最为成熟。从适用场景来看,YIG是当前光通信模块的主流选择,TGG适用于400-1100nm波长的激光器件,主要为高功率的工业激光领域,RIG适用于1100nm以上的激光器件领域,主要应用于光通信、激光雷达和激光美容等领域。

根据Global Growth Insights数据,2024年全球光通信用光隔离器市场规模约8.2亿美元。光隔离器生产企业绝大部分为中国厂商(包括Coherent/Finisar等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生产基地),2022年国产化率已达到90%以上,国内光隔离器主要企业包括昂纳科技、河南鑫宇光科技(新三板)、桂林光隆科技、无限光通讯(深圳)、苏州天孚通信(A股)等,其他生产企业还有东田微(A股)、长飞光纤(A股)、上海中科光纤、光越科技(深圳)、珠海光焱科技、福建华科光电等。

光隔离器芯片法拉第旋光器主要由美国高意Coherent(II-VI)、日本GRANOPT(三菱与住友合资)两家公司垄断,全球市场份额超过90%。近年来国产企业在晶体材料实现破局,磁光晶体国内布局厂商包括福晶科技(A股)、森一量子(厦门)、东田微(同时布局YIG单晶与隔离器成品)、长飞光纤(A股,子公司长飞光坊TGG晶体自产)、成都飞锐特科技等企业,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等科研机构近期也取得相应进展。

五、光衰减器

光衰减器(Optical Attenuator)是一种用于降低光信号功率的光无源器件,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吸收、散射、反射或错位耦合等方式,精确控制光信号的衰减量,确保光通信系统或测试设备中的信号强度在合理范围内。根据调节方式和功能,光衰减器可分为固定式光衰减器、可调式光衰减器(VOA),可调式光衰减器又可分为分级可调型衰减器、连续可调型衰减器等。按工作原理分类,光衰减器可分为位移型光衰减器、衰减片型光衰减器、智能型光衰减器等。

根据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s数据,2024年全球可调式光衰减器(VOA)的市场规模为5亿美元,预计2033年达到7.1亿美元,

光衰减器的市场格局相对分散,生产企业众多。海外光衰减器主要厂商包括美国高意Coherent、美国朗美通Lumentum、日本住友电工、美国康宁、美国L-com诺通(隶属于Infinite Electronics)、日本藤仓Fujikura(子公司AFL)、美国Thorlabs、美国莫仕Molex、美国安费诺、美国Viavi Solutions、美国是德科技Keysight等。国内企业包括昂纳科技、光迅科技(A股)、深圳朗光科技、长飞光纤(A股)、亨通光电(A股)、华工正源、烽火通信(A股)、深圳飞宇光纤、天孚通信(A股)、深圳太辰光(A股)、河南仕佳光子(A股)、福建华科光电等。

六、光纤耦合器

光纤耦合器(Optical Fiber Coupler)指任何能把两根或多根光纤里的光功率按一定比例进行“耦合/分束/合束”的无源器件。利用不同光纤面紧邻光纤芯区中导波能量的相互交换作用构成。光纤耦合器按所采用的光纤类型,可分为多模光纤、单模光纤和保偏光纤耦合器等。广义的光纤耦合器包含了光分路器。

2024年全球光纤耦合器市场规模预计在13-15亿美元之间。多数光模块厂商布局光纤耦合器,并将其整合在光模块整体方案中。海外光纤耦合器主要企业包括美国康宁Corning、美国高意Coherent(整合Finisar、II-VI)、美国朗美通Lumentum(收购Oclaro)、日本藤仓Fujikura(子公司AFL)、美国Thorlabs、加拿大OZ Optics、日本Senko、瑞士灏讯HUBER SUHNER等。国内企业主要由光迅科技(A股)、中际旭创(A股)、长飞光纤(A股)、亨通光电(A股)、昂纳科技、华工正源、烽火通信(A股)、太辰光(A股)、天孚通信(A股)、仕佳光子(A股)、深圳飞宇光纤等。

七、光开关

光开关(Optical Switch)是一种用于控制光信号传输路径的光无源器件,具有一个或多个可选传输端口,核心功能是基于外部控制信号(如电信号、光信号、机械力等),对光传输链路或集成光路中的光信号进行物理路径切换、端口选通或逻辑状态调控,实现光信号在不同通道间的定向传输。按照其功能原理,光开关包括机械式光开关(通过电机或压电元件驱动光纤、棱镜或反射镜移动)、MEMS(微机电系统)光开关和非机械式光开关,非机械式的原理包括电光效应、热光效应、声光效应、磁光效应、液晶效应等。

根据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s的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MEMS光开关市场规模为2.7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达到6.1亿美元,2025年至2034年的CAGR约为9.63%。

海外光纤耦合器主要厂商包括美国高意Coherent、美国安捷伦Agiltron、美国DiCon Fiberoptics、加拿大EXFO、美国Thorlabs、日本Orbray、瑞士灏讯HUBER SUHNER、美国莫仕Molex等。国内企业主要有光迅科技(A股)、昂纳科技、桂林光隆科技、无限光通讯(深圳)、博创科技(A股)、广东亿源通科技、深圳飞宇光纤、武汉永鼎光电子、桂林恒毅金宇、广东三石园科技、福建华科光电等。

八、光滤波器

光滤波器(Optical Filter,也称滤光片)是一种用于选择性透过或反射特定波长光线的光无源器件,通过光学特性(如干涉、衍射、共振)从多波长混合光中筛选特定波长,同时阻断其他波长通过,从而实现光信号的分离、提纯与噪声抑制。按照功能原理,光滤波器可分为:1)干涉型滤波器,包括薄膜干涉滤波器(TFF)、法布里-珀罗(F-P)腔滤波器、马赫-曾德干涉仪(MZI)滤波器;2)衍射型/光栅型滤波器,包括阵列波导光栅(AWG)滤波器、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滤波器等;3)耦合型滤波器,包括熔锥光纤滤波器、微环谐振腔(MRR)滤波器等;4)声光/电光可调型滤波器,包括声光可调滤波器(AOTF)、电光可调滤波器(EOTF)等。

根据美国Market Research Future的数据,2024年全球光纤滤波器市场规模为27.4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到29.4亿美元,2034年将达到55.6亿美元,2025-2034年CAGR为7.32%。其中,电信领域的光纤滤波器市场规模为9.5亿美元,占比达37%,为最大的应用市场,预计2032年市场规模增长至17.5亿美元。

海外光滤波器主要厂商包括日本大阳日酸Taiyo Nippon Sanso、日本日东电工Nitto Denko、美国海洋光学Ocean Insight、日本豪雅集团Hoya Corporation、美国康宁Corning、美国OptiFiber、法国Lynceus、德国肖特集团Schott AG、日本藤仓Fujikura、日本OptoSigma、美国Thorlabs、美国爱德蒙光学Edmund Optics、美国Newport Corporation、美国Melles Griot等。中国代表厂商主要有中航光电(A股)、光迅科技(A股)、昂纳科技、长飞光纤(A股)、光库科技(A股)、天孚通信(A股)、华工正源(A股华工科技子公司)等企业。

来源:深企投研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