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连日来,山西省阳泉市各县(区)、各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连日来,山西省阳泉市各县(区)、各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自然和经济活动等多种因素耦合影响,自然灾害的异常性、频繁性、极端性进一步加剧,山西省阳泉市洪涝、地质、干旱、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多发且易出现灾害风险交织叠加,防灾减灾救灾形势严峻。
为织密织牢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网,山西省阳泉市上下坚持底线思维、压实工作责任,聚焦灾害事前、事中、事后,着力构建“全链条、全要素、全覆盖”的工作体系,各项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健全,风险防范应对能力逐年提升。
构建“全链条”防灾体系
山西省阳泉市现有抗震救灾、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地质灾害4个专项应急指挥部,分别负责相应灾害的防范治理和应对处置工作。
近年来,山西省阳泉市各相关部门完成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预案“动态化修订”,聚焦防汛、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产安全事故等事故灾难,组织市级演练20余场次,县区级演练40余场次。
为进一步统筹协调山西省阳泉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眼下,山西省阳泉市正积极推进整合设立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推动构建“一委四指”协同工作体系,实现从“分线作战”向“统筹联动”转变。
4月11日至13日,山西省阳泉市经历寒潮、大风和霜冻天气过程,部分地区伴有扬沙或浮尘。本次天气过程降温剧烈,并伴有极端性大风天气。山西省阳泉市气象台及早发布重要气象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做好应对防范工作,市民出行和户外活动做好防风保暖措施。
多年来,山西省阳泉市气象局围绕“灾前、临灾、灾中、灾后”关键时间点,创新开展气象服务,形成了“131621”渐进式气象服务模式,强化“递进式预报、渐进式预警、跟进式服务”,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持续提升。
优化组织架构、健全应急体系的同时,山西省阳泉市从预测预报会商、预报预警信息共享、预警信息发布、预警信息再传播、应急联动、科普宣传6个方面建立起部门联动机制,部门间资源实现共享,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
2021年到2022年,山西省阳泉市保质保量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全面摸清了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构建起了覆盖多灾种、全链条的数据库。市、县(区)形成了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技术报告,并将普查成果数据与部门间共享,在监测预警、灾害防治和应急指挥决策等方面进行推广应用,山西省阳泉市联防联动能力持续增强。
夯实“全要素”应急基础
5月12日至5月18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连日来,山西省阳泉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各级宣传队伍深入辖区广场、社区活动中心等场所,为市民讲解家庭防火要点、自救逃生技巧及初期火灾处置方法,并现场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山西省阳泉市消防救援支队是山西省阳泉市应急救援力量的“主力军”。多年来,山西省阳泉市持续锻造多级应急救援力量,基本形成了消防作为“主力军”,武警、军分区作为“突击队”,应急、林业、城管、交通等部门的应急队伍作为专业力量,蓝天、红十字、市政公司等社会团体、工程企业作为社会力量的4级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目前,山西省阳泉市共统筹了47支2800余人的应急力量,有效保障抢险救援行动有序开展。
强化队伍建设基础方面,山西省阳泉市通过实物自储、协议商储、社会代储等多种方式,优化物资物料储备品种,增加抢险救援物资储备数量。目前,山西省阳泉市已构建了以1个市级物资储备库、6个县(区)物资储备库为基本盘,辅以应急队伍物资、基层储备物资、协议储备物资等组成的物资装备储备大格局,共实物储备了34万余件物资装备。同时,相关部门与大型超市、各类企业签订了生活物品、物资、机械等供应、代储协议,并健全了快速调拨机制,确保出现灾情时各类物资能第一时间抵达灾区。
此外,山西省阳泉市坚持因地制宜、平灾结合、均衡布局和安全易建原则,在城区、矿区、郊区和高新区集中连片的城镇发展区建成62处应急避难场所,并成功创建了33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92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成26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应急物资储备点,基层防灾减灾基础不断夯实。
强化“全周期”应对能力
4月上旬,山西省阳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针对汛期降水形势及早研判,从责任落实、健全体系、隐患排查、完善预案、加强队伍建设、优化物资储备等方面,对做好汛前准备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从灾前预防到灾中处置,从应急抢险到民生救助。眼下,山西省阳泉市正在构建覆盖灾害全周期的应对机制。每年防火防汛关键时期,各相关部门加强定期和不定期研判会商,整合多方信息资源,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森林草原高火险期和重点时段,山西省阳泉市森防办组织应急、规自、公安、气象、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召开森林火险会商分析研判;汛期,山西省阳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严格实行强降雨期间“气象信息2小时1会商、重点部门1日3会商、各县(区)随时会商”和汛情险情“1日3报告”制度,形成科学研判、精准防控、快速响应机制,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影响。
面对极端天气的多发频发,山西省阳泉市上下科学统筹、精准施策、协同作战,成功应对了2021年历史最强秋汛、2023年受“杜苏芮”影响引发的历史最强降雨和2024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重大挑战。2021年至2024年,山西省阳泉市共下拨中央、省级、市级自然灾害救灾资金4410.5万元,有效解决了山西省阳泉市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
与此同时,山西省阳泉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唐山大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多措并举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社交媒体等平台,通过集中宣传、公益广告、专题节目、专家讲座及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宣传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不断提升公众防灾避险能力。
来源丨阳泉日报
本文来自【阳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