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757年秋天,河南商丘有个叫睢阳的小县城正经历地狱模式。守城将军张巡气得把牙都咬碎了,脸都磕破了,城外十万叛军举着火把骂街。这时候城里别说粮食,连最后三匹马都吃完了,空气里飘着烤肉味,不过烤的是人肉。
公元757年秋天,河南商丘有个叫睢阳的小县城正经历地狱模式。守城将军张巡气得把牙都咬碎了,脸都磕破了,城外十万叛军举着火把骂街。这时候城里别说粮食,连最后三匹马都吃完了,空气里飘着烤肉味,不过烤的是人肉。
你可能要问:都惨到吃人了,这帮人咋不跑?说出来吓你一跳,要是他们当时直接跑路,咱们现在学的历史课本可能就变成"大燕王朝"了。
这个破县城凭啥值十万条人命,叛军头子尹子奇刚开始也纳闷:"绕过去不就行了?"他带着从河北抢来的精锐部队,看睢阳就跟咱们看乡下小县城似的。结果真打起来才发现要命了,打开唐朝地图你就明白,睢阳卡在黄河和淮河中间,往西能掐断朝廷运粮的水路,往东就是扬州的钱袋子,往南直接怼到长江边。
最要命的是城南三十里那条通济渠,相当于唐朝的高速公路,江南的粮食、银子、丝绸全得从这儿过。安禄山造反走的是"抢钱流",要是让他们占了睢阳,江南的粮仓就跟自助提款机似的随便拿。等长安那帮当官的反应过来,怕是连逃命都来不及了。
张巡是不是脑子有问题,非要死磕到底。其实他带着三千残兵退到睢阳时,城里有钱人早就收拾金银细软准备跑路了。县长许远吓得直哆嗦想交权,这个当过县公安局长的狠人却放话:"要死咱俩一块死,城破了您给我收尸就行。
当时形势多绝望?隔壁县刚被屠城,洛阳早就姓安了,连皇帝唐玄宗都躲到四川吃火锅去了。正规军都挡不住的叛军,他个县城小官凭啥敢硬刚?
2012年洛阳挖出块唐代石板,上面画着睢阳的防守图。张巡这哥们儿简直是挖坑大师!城墙外看着普普通通,实际藏着七个"吃人陷阱":故意留的缺口下面是插满竹签的烂泥坑,破破烂烂的南门后头藏着二十台超级弩机,粮仓地底下还挖了三条通到城外的地道。这哪是守城?根本是把睢阳变成了绞肉机!
说到吃人这事更吓人。围城第十个月,史书记载张巡杀了小妾分给士兵,许远把家丁炖了当军粮。后人骂了他们一千年,但没人注意关键数字,城破时十万老百姓只剩四百人活着。按唐朝法律吃人肉是要砍头的,张巡这个文化人不可能不知道,那他为啥非要这么干?真相可能要气死喷子,这哥们儿是故意把事闹大!结果江南当官的听说睢阳人吃人,吓得连夜加固城墙。扬州太守把自家别墅拆了修箭楼,苏州刺史带着全家老小上城墙值班。这些南方老爷突然开窍了,睢阳人每多扛一天,就给他们多争取24小时备战时间。后来历史证明,就在睢阳城破九天后,郭子仪带兵收复长安。张巡拿人命换来的十个月,硬是把叛军拖到后院起火。正是坚守的这10个月,成了安史之乱的转折点。
那咱们算笔明白账,要是睢阳城早三个月失守,叛军夏天就能杀到长江边。当时江南的兵都在摸鱼,最能打的岭南军还在两千里外。要是让叛军占了扬州粮仓,安禄山真可能在北方称帝,中国提前五百年搞"南北分治"。更吓人的是吐蕃在西北虎视眈眈,回纥骑兵天天在草原晃悠。要是唐朝连江南都丢了,别说后来的中兴盛世,赵匡胤他爷爷可能都还没出生呢!
现在去商丘古城南门还能看到双忠祠,老太太们逢年过节就往墙缝塞馒头。导游说这是纪念张巡,许远,但没人告诉你,当年逃出来的三百残兵后来都成了郭子仪手下的"打狼队",专打不要命的仗。最讽刺的是,长安贵族们吃着火锅听着曲时,江南老百姓把睢阳故事编成了顺口溜。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反超北方,可能就是因为老百姓记住了:有时候当"傻子"硬扛,反而能扛出活路。
站在睢阳古城墙下,随便踢块砖头都可能碰到唐朝箭头。那些被骂了千年的人肉惨剧,那些史书里说不清的黑暗时刻,都在证明一个理,历史关键时刻,往往就是一群"傻子"拿命死磕出来的。那句话怎么说的?这世上,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凡人。
来源:小贺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