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下旬,俄罗斯媒体曝出列宁格勒军区司令亚历山大·拉平上将已被解除职务,正式退出现役。虽然这一任命尚未得到克里姆林宫的正式确认,但俄媒普遍认为其真实性极高。
2025年9月下旬,俄罗斯媒体曝出列宁格勒军区司令亚历山大·拉平上将已被解除职务,正式退出现役。虽然这一任命尚未得到克里姆林宫的正式确认,但俄媒普遍认为其真实性极高。
拉平出生于1964年,毕业于喀山高等坦克指挥学校、马利诺夫斯基装甲兵学院以及俄罗斯总参军事学院,曾担任西部军区第20集团军司令、东部军区参谋长,并亲赴叙利亚作战,2019年晋升为上将。2022年,他因在战场上的表现获得“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一度成为普京最为信任和倚重的新生代指挥官。
然而,在2022年乌克兰军队在哈尔科夫州东部发动的反攻中,拉平指挥的“中部”集群表现不佳,防线迅速崩溃,大片领土丢失,这场失利让俄军损失惨重,也引发了俄国内的强烈争议。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直接点名批评拉平“指挥无能”,称其导致俄军官兵付出不必要的牺牲。尽管普京当时在公开场合强调拉平亲赴前线,甚至带枪上阵,以显示其勇武与担当,但战争的失败还是让拉平的口碑受到了严重影响。
之后,拉平被免去“中部”集群指挥权,但很快获任陆军总参谋长,随后在军区改组中出任列宁格勒军区司令,统领“北部”集群,负责哈尔科夫、苏梅方向的行动。然而,在2024年的库尔斯克方向战事中,乌克兰发动突袭,俄军一度陷入被动,即便在朝鲜援军的支持下收复部分失地,但最终未能稳固战果,苏梅方向的阵地也再度失守。这一系列的失利彻底耗尽了普京对拉平的信任。
2025年8月21日,俄罗斯国防部正式宣布,拉平上将不再担任北方部队群司令职务,由叶夫根尼·尼基福罗夫上将接任,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健康原因,但知情人士都明白,这是普京对他在乌克兰战场表现不满的直接结果。9月,拉平被解除现役,这意味着他不仅失去了指挥职位,甚至连军职都没能保住,有消息称他可能会去鞑靼斯坦共和国担任总统明尼哈诺夫的助手,负责征兵工作,这看似体面,实则意味着剥夺实权。
拉平的被免职,是俄军在现代战争中面临困境的一个缩影。俄军的指挥体系依旧沿用苏式的集中化模式,在快速变化的战场上缺乏灵活应对的能力,战场情报与信息化水平也滞后,无法保证部队在第一时间完成调整和部署。与此同时,乌克兰在西方支持下大规模使用无人机和精确打击武器,俄军在这些新兴作战手段上的差距愈发明显。
此外,拉平的被免职也与俄国内部的权力格局息息相关。卡德罗夫等地方势力对其公开攻击,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他在军方的地位,对普京而言,保留拉平意味着冒着与盟友关系紧张的风险,最终的取舍既是军事判断,也是政治考量。
拉平从曾经的“英雄上将”到被免职退出现役,其命运的转折反映出普京在用人上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新生代将领带来改变,又不得不在失败面前做出清算。这一事件也向整个俄军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即战场上的表现是唯一的硬指标,无论过去功劳多大,只要在战场上失利,就可能会被拿下。
拉平上将被免职的具体原因主要是其在俄乌战场上的一系列糟糕表现,未能达到普京的期望,具体如下:
1- 哈尔科夫战役惨败 :2022年乌军在哈尔科夫方向发动反攻时,拉平指挥的“中部”集群节节败退,连续丢掉大片地盘,引发俄国内强烈质疑。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更是公开炮轰他“指挥无能”,导致俄军士兵无谓牺牲,俄军内部对其也颇有抱怨。
2- 库尔斯克防御不力:2024年,乌军对库尔斯克发动突然袭击,拉平指挥的俄军一度措手不及。他大手一挥解散了库尔斯克的边境安全委员会,却没及时派兵补上,结果让乌军趁虚而入,一下子占了28个居民点,逼得俄方紧急疏散12万平民。后来虽然在援军帮助下把乌军赶了出去,但副司令阿巴切夫又在库尔斯克遭无人机袭击重伤。
3- 苏梅州进攻无果:在苏梅州进攻战里,拉平没能趁势扩大战果,被乌军反击后又陷入拉锯。他指挥的部队中有精锐的空降兵和海军步兵,但就是推进不下去,拿着一手好牌却打不出优势,这样的表现让普京非常不满意。
4- 指挥风格与现代战争脱节:拉平是在俄格冲突、叙利亚战争这种低烈度战场上成长起来的,其指挥风格和战术理念可能已经不适应俄乌冲突这种高烈度战场。俄军的指挥体系本身存在层级过多的问题,从总参谋部到前线士兵,要传五六道命令,等消息到了,战场情况早变了,拉平刚好是这套老体系的代表人物,他那套苏联时期的打法在现代战争中难以发挥作用。
来源:流浪的西施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