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学界认为KOA的发病原因主要与体质量、年龄、职业、性别、环境、积累性劳损等相关,上述因素引起关节内软骨细胞变性,细胞外基质改变,导致炎性因子释放,从而引起关节炎性反应等病理表现。
膝骨关节炎(KOA)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由于膝关节慢性损伤导致的退行性疾病。目前,对于KOA的病因病机尚无定论。
医学界认为KOA的发病原因主要与体质量、年龄、职业、性别、环境、积累性劳损等相关,上述因素引起关节内软骨细胞变性,细胞外基质改变,导致炎性因子释放,从而引起关节炎性反应等病理表现。
KOA的临床表现:膝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及肌肉功能障碍等。
KOA以老年人群为主要发病群体,膝关节是人体主要的承重关节,关节炎发病率、致畸率较高,且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年龄增长与发病率呈正相关趋势,超过60岁人群中,该病男性发病率约为10%,女性发病率约为18%。
KOA一方面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带来情绪与心理波动,是世界上主要致残的疾病之一。
中医学认为,KOA归属“痹病”和“膝痹”范畴。《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卢敏认为“虚、毒、瘀”是KOA的病机。
王培民认为,其病机是由于肾阳亏虚、筋脉失养,再加之感受风寒湿等邪气侵袭,筋脉阻滞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而产生关节疼痛。
总结历代医家的观点本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年老体弱,肝肾亏虚为本,瘀血、痰浊为标。
目前对KOA发病机制的了解仍不明确,给患者提供的治疗和选择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现代医学认为,KOA发病可能与细胞因子、信号通路、蛋白酶、软骨细胞衰老、凋亡与自噬及雌激素等方面关系密切。
运用中药汤剂治疗KOA时,要遵循标本兼治、辨证分期的原则遣方用药。
其主要证型根据《膝痹病诊疗方案》可以分为肝肾亏虚证、风寒湿痹证、瘀血痹阻证、风湿热痹证,相应的中药汤剂分别为独活寄生汤、蠲痹汤、身痛逐瘀汤、宣痹汤。
杨丽平等认为,中药配伍在养血柔肝、调和肝脾指导思想下进行,对KOA的治疗作用更为明显,延缓KOA的发展是通过调节机体内环境,激活机体免疫功能及补肝肾、强筋骨来实现的。
牛彦强等认为运用补肾活血类的中药可改善KOA的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池学采用口服自拟中药复方通痹活络颗粒与壮骨关节胶囊治疗肝肾亏虚型KOA效果显著,结果表明,具有补益肝肾功效的方药可以缓解膝关节疼痛及腰膝酸软等临床症状。
针刺包括毫针、火针、电针、温针等。灸法分为悬灸、温针灸、热敏灸、隔物灸等。
针灸作为一种中医特色治疗方法,采用针刺相关穴位,激发经气,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梁爱军运用膝三针的方法治疗KOA,结果显示可增强膝关节肌力,缓解疼痛。
陈日兰等通过Meta分析对电针治疗KOA的疗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电针治疗KOA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沈林林等采用热敏灸治疗KOA患者,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传统的按摩及理筋手法,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等作用,可有效缓解KOA的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
丁旭童等采用“脊-盆-膝”整体诊疗模式的推拿手法治疗KOA,在改善患者下肢力线、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方面更为显著。
外治法包括敷贴法、中药熏洗、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塌渍治疗等。
(1)敷贴法遵循“病位辨证”的理论将中药制成膏剂或散剂,直接敷贴于患处皮肤,通过药物渗透入人体后发挥活血祛瘀、舒筋活络等治疗作用,因此具有良好的靶向作用。郑红波等运用活血膏外敷治疗KOA疗效显著。
(2)中药熏洗法是一种局部治疗,利用中药在煎煮时产生的蒸汽熏蒸或加热后的药液对患处熏洗,不仅可以发挥中药的功效,还具有因热辐射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李音美等采用中药熏蒸方结合中频治疗仪治疗KOA,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3)中药离子导入具有双重治疗效应,不仅可以使人体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产生反应,还能将中药的有效成分通过生物膜进入机体发挥作用。崔镇海等采用自拟中药方经离子导入治疗KOA,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缓解。
(4)中药塌渍疗法是利用TDP灯照射将含有中药的药包煎煮后湿敷于患处皮肤。刘美玲等采用中药塌渍治疗风寒湿痹型KOA,经过30天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较好。
针刀的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方法,通过对病变组织切割、松解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赵峰采用针刀治疗KOA,结果表明,针刀疗法效果显著。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患者缺乏对KOA的认识,往往会耽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所以对KOA的健康宣教十分必要。
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学会指南中推荐健康的运动方式有:太极拳、有氧运动、游泳等。
此外,通过控制体质量可以减轻人体膝关节的负荷,避免关节保暖;膝关节在运动中切勿过度牵拉韧带、肌腱;适度运动,出现疼痛立即制动;少穿高跟鞋;KOA急性发作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运动锻炼。
口服药物治疗大致可分为2类:软骨保护药及止痛药。其中软骨保护药分为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和双醋瑞因等;镇痛药又分为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阿片类药物等。
关节软骨保护类药物可补充关节软骨和关节液里的成分来促进软骨的修复和重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KOA的发展进程。
盐酸氨基葡萄糖能够提高骨及软骨的组织细胞代谢。解热镇痛药多用于快速缓解疼痛症状。阿片类药物通过研究发现其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因此在临床上应避免长期给患者服用。
目前常选用臭氧、PRP、透明质酸及糖皮质激素等作为关节腔内注射使用药物。医用臭氧能不破坏膝关节软骨,同时又能缓解临床症状。
PRP多用于KOA早期的治疗。PRP治疗可能为改变成骨分化进一步激活骨重建的活性,从而促进软骨修复。透明质酸作为关节腔内的一种组成成分,可以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症状。
糖皮质激素使用时应格外警惕,其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但也会加快软骨磨损速度,影响钙和磷等电解质的吸收,还可以改变痛觉的敏感性。
物理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冲击波治疗、电疗、光疗、热疗水疗以及磁疗,通过改善血运,提高关节软骨细胞的代谢,减缓软骨细胞退变,同时能促进关节润滑液的吸收,对早期膝骨关节炎疗效突出。
采用红外线磁疗贴治疗KOA,通过研究发现此方法可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
金龙等采用交替应用冷水及热水可以有效改善KOA活动受限等症状。KOA的手术治疗目前有关节镜术、截骨术、UKA、TKA等。
关节镜手术切口小,恢复快。关节镜手术可用于对膝关节腔的清理,其主要适用于KOA早中期并伴有滑膜增生、游离体、软骨面磨损、半月板撕裂、下肢力线改变不明显、要求能够快速缓解症状的患者。
禁忌证:膝关节间隙狭窄者;具有一定出血倾向者;膝关节局部或全身存在明显的感染灶。膝关节周围截骨术能纠正膝关节力线,改善关节功能。
其主要适用于负重位X线显示单间室病变伴相应的内翻或外翻畸形且血液循环良好者;患者术后有完成功能锻炼所需的肌肉强度。
禁忌证:胫骨内侧或外侧骨丢失>2~3mm;屈曲挛缩畸形>15°;内侧或外侧间室软骨间隙消失;胫骨内侧或外侧半脱位>1cm;膝关节屈曲度<90°;需矫正的角度>20°;明显的外周血管疾病。
UKA通过对单间室病变软骨剔除、清理,重新安装人工单髁假体,改善膝关节功能。
但UKA只适应于单间室的KOA;力线改变5°~10°、屈曲挛缩不超过15°;ACL、内侧副韧带通过MRI、应力位片来判断完整。
不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肥胖患者、膝内外翻>15°、二或三间室病损者。
TKA手术是当下公认的KOA终末期治疗的金标准,其适用于严重的KOA患者关节疼痛、畸形,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且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和截骨术失败后的患者。
禁忌证:膝关节近期或既往化脓感染、其他部位存在未愈感染病灶;肌肉瘫痪或神经性关节病变、肌性膝反张等。
TKA矫形及翻修较UKA更好,而UKA的优势在于内侧间室治疗过程中软组织剥离面积较小,能更少破坏正常组织,同时截骨量较少。
KOA治法还包括基因疗法、软组织工程技术等。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治疗KOA的新技术。
由于社会老龄化的加速,KOA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KOA的诊断及治疗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KOA的治疗是改善患者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延缓关节软骨退变等。
来源:Mr王医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