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视宴 | 中国·意大利主题纪录片展映交流活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1:17 1

摘要: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三世纪,中国的丝绸通过波斯、粟特等国的商人传到罗马。这种美丽的织物让古罗马人产生了奇妙的幻想,他们将丝物的来处,称为“塞里斯”,意为“丝之国”。

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三世纪,中国的丝绸通过波斯、粟特等国的商人传到罗马。这种美丽的织物让古罗马人产生了奇妙的幻想,他们将丝物的来处,称为“塞里斯”,意为“丝之国”。

虽然两国之间有安息(帕提亚帝国)阻隔,罗马贵族们对这种织物的狂热,还是让大量的黄金顺着“丝绸之路”流向了中国。在中国的汉朝,罗马则被想象为一个文明富庶的国度,罗马帝国也被中国称为“大秦”。

《从长安到罗马》剧照

元朝时期,庞大的蒙古帝国横跨欧亚,丝绸之路变得更加畅通,欧洲的传教士和商人得以直接前往中国,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便是其中的著名代表。

欧洲大航海时代之后,意大利的传教士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主力军,耶稣会士利玛窦学汉语,穿儒士服装,将欧洲的数学、天文学等知识带来中国,成为“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重要人物。

艺术方面,意大利与中国也保持着持续地彼此欣赏。意大利歌剧大师普契尼创作的《图兰朵》也成为了西方歌剧史上最著名的中国题材作品。

《图兰朵》剧照

2025年正值中国和意大利建交55周年,我们将在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为您带来“流动的视宴——中意纪录片系列展映交流活动”。本次系列活动由广州图书馆与广东艺术影展联合主办,广州市非虚构影像创新发展中心协办,将分为【主题纪录片展映】和【读影沙龙】两个部分。

01读影沙龙

中意电影的凝视与回响

9月26日下午14:30,广州图书馆将与广东艺术影展联合主办“中意电影的凝视与回响”读影沙龙。

活动现场将放映纪录片《从到中国》之《寻找》,并邀请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黄桂萍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意大利语系专业教师高翔来到现场,从意大利著名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国》出发,共同探讨中意两国电影和文学的美学共性和个性,以及如何通过对作品的转译和传播,促进中意文化的理解与借鉴。

活动详情

INFORMATION

时间

TIME

9月26日 14:30-16:30

地点

VENUE

广州图书馆负一层

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

参加方式

PARTICIPATION

交流嘉宾

GUESTS

黄桂萍

HUANG GUIPING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纪录片创作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委会秘书长,广东省电影节协会理事,广东省广电协会理事。创作的影视口述历史作品《广州记忆——黄俊英》荣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教师组一等奖。

高翔

GAO XIANG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意大利语系专业教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家。

2009年进入大学担任意大利语教职以来,在十余年的工作生涯中,在《基础意大利语》《意汉互译》《法律意大利语》及《意大利词汇学》等学科的教学中,长年耕耘。翻译作品包括《木偶奇遇记》《伟大钢琴家系列-巴克豪斯》《暗欲都市》《伟大的艺术风格(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艺术)》等。

温馨提示

1.12岁以下儿童需在家长陪同下参加活动。

2.活动期间请勿携带食物或有色饮料,请勿录屏,遵守活动秩序。

福利!互动有礼

在观众互动环节发表感想或提问,即可获得广东艺术影展·限定款票夹一个。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02主题纪录片展映

在【主题纪录片展映】部分,我们将为您带来歌剧《图兰朵》(为舞台剧的录制),纪录电影《我母亲的消失》,以及由中意联合制作的系列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

流动的视宴

- 中意纪录片系列展映活动-

时间 9月25日至9月28日

地点

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放映厅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